严丽
连云港市精勤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开始出现重大转变,教学的有效性开始深受重视,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与综合素养发展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优化。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以微课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为立足点,结合新课程改革教学指导与素质教育理念,对基于微课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贡献微不足道的价值。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引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体制逐渐得到了完善和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当前教学形势下已经显现出落后性,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教学需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树立现代化教学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微课的运用,展现出现代化教学技术的优势,提升语文教学效率与质量。
一、微课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来说,微课的应用具有明显的新颖性特征,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教师在对微课加以运用时应当高度重视这一情况,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与认知特点,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有效优化,构建新颖高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可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快速进入到教学状态下。微课的运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很好的增强教学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更好的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创设和谐的交流氛围
根据教学调研来看,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仍有大部分教师在运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学习氛围较为枯燥,也难以对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制约了学生能力与素养的发展。现代化教育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应当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使其能够成为复合型的现代化人才,微课的运用能够优化传统教学模式,创建和谐的师生、生生交流氛围,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微课教学的运用不仅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促进作用,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知识结构优化同样具有较高的价值。微课主要是以视频的形式进行知识内容的展现,网络环境下,互联网为微课的制作与共享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在制作与收集素材的过程中也会使得自身信息能力得到提升,长期的实践操作下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也会得到增强,对于教学的发展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基于微课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科学设计课堂导入
教育界普遍认为“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小学语文的教学导入对于教学效果也有着直观的影响,教师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微课对学生的感官加以刺激,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导入环节,教师所选择的导入内容应当契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兴趣,让学生可以跟随教师的引导进入到教学环境中。以《落花生》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导入中为学生播放微课视频,设计问题式样的探究内容“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植物,当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在顺势揭开谜题,让学生明白关于花生的相关知识,吸引学生快速的进入学习探究状态。
(二)构建问题情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微课构建特定的问题情景,以此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究,从而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创造有利条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当增强问题的针对性,使教学活动可以更好的打破教学重点难点的局限,深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逻辑与掌握,以此保障高效课堂的构建。以《小英雄雨来》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构建良好的问题情景,为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以课文的题目激发学生的思考“雨来为什么会被称之为小英雄?”“雨来的哪些表现可以称之为是英雄的表现?”学生在观看微课课件视频后,可以从中寻找教师所提出问题的答案,然后思考分析后进行回答,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进而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拓展学习路径
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有效的展现,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过度依赖教师成为了较为常见的现象,并且大部分教师缺少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深化认知,以至于严重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与主体地位的展现。而运用微课可以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优化,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能够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拓展,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通过多种路径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文素养,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七律·长征》这一节内容时,老师可以基于微课拓展学生的学习路径,为了有效完成教学,要提前把微视频放到学习网站或学习群中,同时留下预习作业,要求学生在自主观看微视频后,利用网络搜索与红军长征有关的历史资料,并要对其进行总结,在正式的教学中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成果,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是近几年非常火热的一种教学模式,由于其具有独特的优势,很多学科都开始运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在运用微课的基础上,小组合作的形式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实下去,以此更为有效的进行教学,完成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目的,实现学生的良好成长与发展。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匆匆》这一节内容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学习,由于这一篇文章的教学重难点是“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的,感悟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懂得时间的匆匆流逝,从而珍惜时间。”在学生观看完5到10分钟的微视频后,学生主要探究的话题是文中匆匆指的什么?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完成教学。
(五)布置科学的课堂任务
最初学生的疑问往往是零散的、浅层次的,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引疑工作,帮助学生对疑问归类整理。但是不少老师对布置的任务的教学价值认识不足,在任务的设计与布置上比较随意,往往形式大于内容。无论是课堂任务还是课外任务,它的最终要的目的是通过这些任务的锻炼,学生可以对知识的熟练度和掌握度有一个更加良好的提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全体的学生,这是新课程的基本指导思想。目前的一些语文作业安排的较为死板,很多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写一篇作文或者是些一篇文章阅读读后感。一些学生很不喜欢这种教学方式,这种作业不会引起他们的兴趣,起不到提升他们语文水平的作用,所以教师应在作业设置中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作业,一些学生在电脑方面较为擅长,就可以让他们用电脑做一些PPT来为大家进行展示;一些同学较喜欢朗诵,就可以让他采取良好的方式将文章朗诵出来,这样可以激发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可以使得他们对语文方面的知识掌握的更好。
结语: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实践,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深化认知微课教学的重要性与积极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加以有效运用,切实提升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鑫. 微课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方式探析[J]. 好日子, 2019, 000(025):P.1-1.
[2]王晓刚. 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和对教师的基本要求[J]. 信息记录材料, 2018, 019(005):170-171.
[3]耿红刚. 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及对教改的启示[J].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