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宝珍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管前中心幼儿园 福建省三明市365116
摘要:在幼儿园,做游戏是开发幼儿智力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可以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小朋友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知识,快乐的成长。游戏是生活的延伸,更加贴近生活的游戏不仅让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更加热爱生活,而且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老师在设计游戏的时候应给小朋友们预留思考和探索的空间,鼓励小朋友们发挥想象力,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化教学;角色游戏
引言:幼儿园让小朋友们摆脱了独自在家时,受到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身体和心理上得到更好的发展。一方面,小朋友们可以在幼儿园学到安全常识和生活技能。另一方面,小朋友们通过尝试集体生活,学会了分享和合作。幼儿园是学制的最基础一环,帮助小朋友们体验生活中的常识和概念,启迪小朋友们的智慧,培养优良的品格。
一、在幼儿园推行游戏化教学的必要性
幼儿园的小朋友天真、好动,很难集中注意力,老师单向的讲解和提问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游戏的元素,以更具有趣味性的内容,让孩子们的直观的体验学习的内容。例如,按照要求照顾一天自己的娃娃。小朋友们早上七点叫醒自己的娃娃,给娃娃穿衣服、吃饭。早上八点送娃娃去幼儿园,下午五点去幼儿园接自己的娃娃回家。晚上六点给娃娃吃饭,晚八点哄自己的娃娃上床睡觉。通过这个照顾娃娃的游戏,让小朋友们体验了当家长的感觉,一方面观察了自己在生活中的状态,代入感很强,另一方面通过别人的表演发现自己在平时的不足,努力改正自己的小毛病,做一个董事的好孩子。
通过游戏培养小朋友们的规则意识。规则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以游戏的形式讲述规则的重要性,比单纯的说教更容易让小朋友们接受。例如经典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让一组小朋友扮演绵羊站在一条横线上,让一名小朋友扮演大灰狼站在另一条横线上。游戏开始时,绵羊和狼向一个方向前进,绵羊齐声问:“老狼,老狼,几点了?”当狼回答“一点”、“两点”时大家继续前进,直到狼回答“十二点”时狼突然转身捉羊,这时要求小羊们及时的转身跑回自己的横线,不然就会被狼捉到。通过这个游戏,不仅锻炼了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和运动能力,而且让小朋友们体会到规则的重要性,只有大家都遵守规则,游戏才能进行下去。
通过游戏培养小朋友们的创造性思维。在游戏的过程中利用一些小道具作为载体,可以激发小朋友们创造的热情,释放小朋友们的潜能。例如,颜色各异的瓶盖就在小朋友的手中焕发了青春。黑白两色的瓶盖,被小朋友们当成了五子棋的棋子。一些小朋友用瓶盖作画,红色的瓶盖在画布上充当太阳,而黄色的瓶盖是向日葵的样子,再配上蓝色和白色瓶盖组成的蓝天、白云,这就是一幅美丽的乡间景象。还有一些小朋友把五颜六色的瓶盖串在一起,组成了一串美丽的项链,挂在胸前沙沙作响。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各显神通,在欢声笑语中,锻炼了自己的想象能力。
二、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探索
随着教改的深入,对幼儿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教师为小朋友们创造出更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引导小朋友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自己的兴趣探索未知的世界。在课程的设计上融入游戏的设计,通过分享环节让小朋友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例如,举办创意集市。小朋友们可以自己制作一些玩具,或是把家里的玩具改造一下,拿到集市上与别的小朋友交换,提高了小朋友们的综合素质,搭建了一个面对面的交流平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一,通过以物换物的形式,让小朋友们家里的闲置玩具再一次体现出价值,做到了玩具共享。第二,锻炼了小朋友们的沟通能力,通过简单的表达达成共识,体验达到目标的过程。第三,通过沟通和交流,培养了小朋友们的社交能力,让小朋友们通过成功的交换,增加了为人处世的自信心。
又如,开展职业体验,让小朋友们体验大人的生活。让一部分小朋友扮演厨师、医生、记者和消防员,其他的小朋友感到饿就去找厨师,感到不舒服就去找医生看病,有什么了不起的发现就找来记者采访,发现哪里着火了就赶紧喊来消防员。一方面,让扮演角色的小朋友通过劳动获得成就感,在学会选择和执行的同时更有责任意识,懂得去关爱别人。另一方面,让没有扮演角色的小朋友们学习到别人的长处,在自己扮演角色的时候能够做得更好。
转变教师的观念,拉近老师和小朋友们的距离。教师的工作重心应从传统的传授知识和取得教育结果上,转为关注小朋友们的兴趣和发展上,从点滴做起与小朋友们共同成长。游戏化教学不是简单地等同于游戏活动,而是要体现课程的教育内容,只是更关注于小朋友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在设计课程的时候,一方面要同时兼顾趣味性和教学目标,让游戏的形式服从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考虑到小朋友们的个体差异,让所有的小朋友的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收获。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幼儿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升。3D技术的异军突起,为幼儿园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交互方式,小朋友们不仅可以通过语言和声音与人或动物交流,而且可以通过触摸和肢体感受与新鲜事物发生交互,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让小朋友们更加投入,大大的提升了幼儿教育的效果。互联网催生了大量的实时通信方式,方便家长和幼儿园及时有效的沟通,充分的利用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幼儿园通过打造公众号,不仅让家长直观的看到孩子的成长状况,而且科学的指导家长在家里教育孩子,形成教育孩子的有效同盟。互联网整合了幼儿园的各种资源。
结束语:
游戏化教学发展了幼儿园教育的形式和方式,通过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加入游戏元素,让孩子在游戏中不断探索、实践和总结规律,让小朋友们学会用创造性的思维解决问题,弥补传统幼儿园教育中较难培养小朋友们举一反三的能力的问题,满足小朋友们获得关注的需要,促进小朋友们将学习的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力,培养小朋友们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孙建国.浅谈幼儿园游戏化教学[J].山东教育学报.2019(3).42.
[2]李红.幼儿园游戏化教学[J].福建教育月刊.2019(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