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28期   作者:李静梅
[导读] 在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作为起点的小学阶段是打下成长进步基础的重要环节。
        李静梅
        四川省泸州市长江小学校   646006
        摘要:在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作为起点的小学阶段是打下成长进步基础的重要环节。为了适应高年级学习中进行基础解题的主旋律,我们要着重于进行对小学六年级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升级加强。在小学六年级阶段打下夯实的解题能力与思维方式基础是应对未来更加困难数学问题的常规方法。本文则就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学生应用解题能力培养方面的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解题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为了适应未来学生进修高强度的数学解题,我们要求小学生能够具备一个成型的基础解题能力。作为基础能力,我们理应拥有正确的培养时间与方法,小学六年级高年级作为小学六年级的最后阶段,学生的思维已经具备雏形,在此基础上解题能力的锻炼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教育策略下的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能力培养往往耗时费力而成果颇微,也没有系统性强化学生解题能力的的方法,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正是现阶段我们所需要的。
        一  小学六年级数学解题能力培养的重要之处
        应用题发解题能力是基础的通用能力,它是数学这一学科所进行的思考、解题、得出结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小学六年级数学的各个研究及出题方向,基本都围绕着解题能力进行,解题能力很大程度上显示了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高低。在高年级的数学问题中,已经不仅仅是简单是数字,更多的是抽象的字母和几何图形,对于许多刚刚升学的小学六年级生来说,如何快速适应这样的数学环境是一个大问题。拥有了良好的解题能力,学生就能更好的理解出题者的出题思路,并根据这一点理解出题人想要考察的学习内容,做题也就变得更加轻松。更重要的是,解题能力强的学生往往能依赖自己的长处来获得更深入的学习,将数字、公式之间的逻辑关系牢牢掌握,在生活中也可以更快速巧妙的解决日常问题。
        二  关于小学六年级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策略原则
        (一)充分掌握应用题解题方法,提高个人能力
        训练是提升能力水平的普遍方式,正所谓熟能生巧,经过时间和努力的洗刷,学生的解题能力一定会有肉眼可见的提升。但是训练不能只依赖庞大的数量,不经思考的采用题海战术有时甚至会造成解题能力的倒退,过于枯燥乏味的训练,会让学生身心俱疲,而这种训练一旦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学生的动力和热情就会很快消退,对反复的无意义训练产生反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行之有效,行之有趣的训练方式,既要抓住学生的兴趣,对症下药,让学生敢于训练、乐于训练,又要有实际效率,让学生在训练中获得实际收益,强化解题能力。

不能只在形式上贴近学生,更要在实质上给予学生帮助和有效的沟通,沟通可以建立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让老师对学生的单项知识输出变成老师和学生的双向反馈,能更大的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
        (二)创新教育模式,积极引导教育
        具体来说,老师要脱离过去的甩给学生两本作业就当甩手掌柜的模式,加强老师的带队作用,积极带领学生们进行探讨交流甚至辩论,以一个引导人的身份带领学生们进行探索,在这个过程小学生会渐渐从被动的接受变为自主探索,不仅对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对解题的熟练程度也会迅速爬升。就比如一根铁丝,将其分别弯曲成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哪一种方法铁丝所扭成的图形面积最大,这样一个可以实际动手有可以激烈讨论的问题,在老师的带动下,经由学生们集体思考和实践,就能得到完美的解决,还能激发孩子的思考与实践的能力。不仅如此,这种老师融入孩子的训练方式还能促进师生关系的良好发展,让学生更加亲近信任老师,师生之间的交流也会更加通畅。
        (三)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解题效率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为有效的动力源,要进行长期高效的学习,不可或缺的就是兴趣这一剂良药。本身数学就是一个非常乏味单调的学科,很少有孩子能对纯粹的数字感兴趣,所以要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就要给数学套上一层能吸引学生的外包装。老师应当对学生平时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调研,将其融合进教授课件中,贴合学生的兴趣,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学生的兴趣自然高涨。兴趣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小学六年级生本来就不容易集中注意力,思维发散天马行空,只有经过长期的兴趣培养和环境影响才能让其能够拥有将兴趣放在解题上的耐心,并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效率。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应用解题能力作为当前小学生的一项重要能力,我们对解题能力的策略已经有了一些研究,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是将这些研究实际运用到教学中去。让合理的策略能够准确地影响学生的能力建设和提升。在循序渐进的发展之后,我们对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方式和提升强度都取得进展,而实际教学的难度也会有所下降。我们要做的更多是实事求是,而非纸上谈兵,只有经过实践,这些策略的正确性才能获得准确的判断。
        
        参考文献:
        [1]蔡文举.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J]. 教育教学论坛,2016(15):283-284.
        [2]曾燕虹.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J]. 教育教学论坛,2018(26):266-267.
        [3]袁瑛瑛. 浅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与学生解题能力培养研究[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8):62-65.
        [4]张莲. 探析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J]. 才智,2018(32):99-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