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晖
四川省西昌市川兴中学
摘要:全面贯彻落实核心素养不仅是对素质教育作出更具权威性的诠释,同时也是切实提高教育品质的有效措施,可以将其看作是对新课程改革的传承和发展。现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这也是引起广大教学人士重点关注的话题。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数学教学,有利于助力学生摆脱固有思维模式的束缚,将传统教学模式中只重视理论知识传授的不足改进为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将课堂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灌输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积极响应教育改革号召,助力学生取得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策略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在我国学术界中,广大教育学者将核心素养当成是基础教育决定性的重要内容,集中体现出关于育人价值的决定性作用,是对教育教学成果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培养并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对未来基础教育进行评价的标尺。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国内教育部门愈发重视起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和研究。我国教育学者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和界定呈现逐年深化趋势,其认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考察教育教学成果的集中体现,是针对数学学科最终教学目标的集中体现,学生掌握学科核心素养的程度,直接体现出教育成果的优劣。通过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应用数学知识、数学理论、数学逻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得到学生对核心素养的掌握和认知达到哪种境界的结论。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和作用
对高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是新时代背景下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步入高中阶段以后,学生正处于学习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和中小学生进行比较,高中生自身已经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意识,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迎接更大的挑战。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挖掘课本教材,不断汲取精华,对自身教学方式进行革新创造,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助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通过将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贯通于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同时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强化创新意识,在实践中取得进步,推动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其次,对于学生而言,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对提高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助力学生构建完整的思维体系、数学观念,还可以促进有效记忆,让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应用自身所学展开联想记忆,独立自主探究并解决问题,激发自主学习意识,进而提高学习成绩。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在于给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时带来有效助力,引导学生扎实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最终实现终身学习意识的形成。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教师积极学习《课程标准》,领悟数学核心素养
在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时,哪种方式才是最正确且有效的?虽然在这个问题上广大教学人士各执己见、争辩不休,但是却有一点是得到共识的,即倡导“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开展教学活动”。有学者认为“进行学科教育的目的在于对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不单单是要传授基础知识”。还有学者认为“教师不应将学科教育局限在本学科内部,这并不利于开阔学生视野,也不利用培养思维敏捷、文化气质出众的人才”。在五花八门的观点下,有些教师就会产生深深的困惑,到底怎样才能全面贯彻落实核心素养教学呢?此时,《课程标准》给我们指明方向,即结合学科逻辑体系、教学内容、知识点联系进行教学设计。同时,针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做出更加细致地界定和水平划分,提出在各模块中都要重视培养学生哪些素养,并给出明确介绍,同时在附录中提供了一些教学设计和素养评价的示范。
(二)制定突出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在制定突出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教师才能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制定针对性教学措施,对教学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高中数学知识涵盖丰富的数学思想,很多数学核心概念都是教学的重点,可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体现和培养核心素养并不是单一的工作,需要教师遵守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逐步达成。基于此,就需要教师充分结合《课程标准》、课本教材和学生学情这三项要素进行教学目标的确立,有效整合三维目标,以深入挖掘数学核心素养为前提,结合数学核心概念特征,制定涵盖重视数学知识理解与应用、培养数学思维、助力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判断、积极学习态度等众多要素的教学目标,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充分凸显出数学核心素养。通过确立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高效完成课业的学习,获取到更多数学知识,同时教师要站在宏观角度做出判断,以微观角度为突破点,在设计教学环节时着重突出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和达成不用层次水平。
(三)加强数学文化渗透,活跃教学氛围
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需要教师给学生设立良好的数学文化情境,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高效学习作业,对推动教学工作正常有序进行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教师应积极顺应新课程改革要求,扭转传统教学观念,摒弃“填鸭式”教学法,将课堂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从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学情出发,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教学活动。在高中阶段,学生已然拥有了一定的思考能力,因此教师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引导方式,不要过多干预学生,要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发挥自身能力的空间,同时也不能对学生完全“撒手不管”,以防让学生失去明确的学习方向。因此,教师首先要做到宽严相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调动内在的学习动力,培养并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其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将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求异思维有效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最后,在讲授基础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讲授一些数学发展史,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了解到更多有关数学的文化知识,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汪生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147.
[2] 刘芳.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