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凤 倪伟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实验中学110000
摘要:众所周知,化学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具备科学性和实践性,在初中阶段开展化学教学,不仅能够对于学生的思维进行拓展和延伸,还能够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助力初中学生良好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养成。因此,本文将针对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进一步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提供相关参考经验。
关键词:趣味教学;化学实验;初中学生;应用研究
一、以趣味化学实验设置课堂导入
在对于目前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及教学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和反思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学生在初中三年级第一次接触化学的时候,对其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学习化学学科知识内容提供了良好的驱动力。然而,大多数初中化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盲目追从与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上的推进,忽略了学生在这一时期学习发展的需求以及个体接收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进而影响了学生参与化学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了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及效率。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对于这一现象予以反思,适当引入趣味化学实验进行化学课堂的教学导入,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侧重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的化学知识的学习中,跟紧教师教学步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养。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如果依据传统的课堂导入环节进行教学,很难激活学生的兴趣,把握学生的注意力,此时就需要教师深度剖析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导入时设置二氧化碳性质相关的较为简易的趣味性实验“吹牛奶比赛”环节,准备两杯澄清的石灰水,让学生向其中的一杯石灰水吹气,可以明显的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没有吹气的另一杯石灰水仍然清澈。启发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看到吹气的石灰水浑浊后与牛奶相像,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此时,教师在导入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这一性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化学学科知识内容,还能够以趣味化学实验为依托,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认知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不断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果及教学效率。
二、以趣味化学实验创新教学方法
在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引入趣味性的化学实验,本质上是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进行激活,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深入思考探究化学知识定律,从而构建出清晰完善的化学学科知识框架。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紧跟新课程标准要求推进教学进程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趣味化学实验的方式和要点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拓展,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路径,不断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助力初中学生养成良好的独立学习意识和化学学习习惯。
例如,在进行“金属的物理性质”这一知识点的讲述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会依据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理论上的讲授,学生在对于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虽然在当堂的学习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长远来看并不利于学生知识迁移与运用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良好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此时,教师在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就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给每个小组一些铜片和铝片,让学生尝试着在铜片和铝片上进行刻字,并试着发现不同。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趣味性的化学实验,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感悟同在铜片和铝片上写字的不同,体验和感受,会发现铝片上写字笔铜片上写字更容易,教师再对于教学的知识定律进行延伸,归纳总结出铜片和铝片硬度上的性质与区别。通过趣味化学实验的切入点,为初中学生参与化学学习,激活学生表现欲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与空间,一改传统化学教学方法和教学路径,能够让化学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让初中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三、以趣味化学实验联系生活实际
化学学科在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科学性与实践性,这也意味着在初中化学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同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而化学实验作为初中化学教学的切入点,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推动化学教学有序开展的基础所在,更需要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侧重对于实验教学的设计与优化,以此为依托,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化学学习热情进行有效激活,让学生能够在后续化学学科的学习和汲取中实现自我综合能力的发挥与提高。需要初中化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以趣味化学实验为着手点联系生活实际,在最大化程度上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认知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启发学生在生活问题的解决与分析中运用化学知识助力学生良好化学知识迁移与应用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学习有机物质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以果皮爆气球的生活趣味化学实验环节入手,准备气球和橘子皮,让学生合作将气球吹鼓,再将橘子皮挤出橘子汁滴在气球上,观察现象。学生在按步骤操作之后发现气球出现爆裂现象,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此时,学生纷纷调动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这一原理进行思考,教师再进行总结,说明橘子皮皮的汁液中含有植物性芳香油类物质等可以溶解橡胶,从而使气球爆裂。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带动学生主动参与到化学实验环节中,还能够有效提高初中学生的实验实操能力,帮助学生拓展认知有机物性质,让学生在后续生活现象和生活问题的分析思考中合理运用化学知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面向当前新的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初中化学教师以开放性和趣味性的教学环节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实验参与兴趣,让学生能够在动手实操和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加深对于化学知识的印象。需要初中化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合理运用趣味性化学实验进行课堂导入和课堂拓展,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的运用并迁移知识,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助力初中学生良好化学学科综合实践能力和核心素质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王英. 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数理化学习(教研版), 2017,21(4):89.
[2]周玉莲. 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化学教育, 2017, 34(4):77-79.
[3]吴小清. 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剖析[J]. 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2015,11(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