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德育教学中的转化与结合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28期   作者:刁锦达
[导读] 在新课标与素质教育的发展与引导下,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转化与结合逐渐被教育部门及教师加强重视,成为教育工作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刁锦达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园洲中学   516123
        摘要:在新课标与素质教育的发展与引导下,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转化与结合逐渐被教育部门及教师加强重视,成为教育工作中极为重要的环节。良好的德育教育不仅停留在表面的理论教育上,更应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等渗透至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氛围中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进而达到发展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目标。本文将通过完善的与教学体系、教师起榜样作用、将德育教育与教学内容充分结合、营造良好班风四方面,对初中德育教学中的转化与结合策略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学;转化与结合
前言:
        初中阶段作为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初期,德育教育在此阶段中是十分重要的。此时应当加强对学生引导,从思想政治及各学科的教学中发展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渗透至日常教学及班级管理中,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念。良好的班风和教师的榜样作用是发展初中德育工作的基础所在,而完善的德育教育体系与完整的教学内容,是促进初中德育教育优化和升级的有效途径。
一、完善德育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完善的德育教育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学校及教师在日积月累的经验中不断改善与提升的。对此,完整的校园管理制度及班级制度是促进发展德育教育的核心所在。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常常以教师或学校单方面作为制度的制定者及管理者,学生缺乏参与感,进而导致学生对制度视若罔闻,甚至对学校及班级制度出现无视的状态。因此,为发展学生思想品质以及综合水平,在班级制度的制定上,可以引导学生与教师共同制定的形式,促使学生感受到参与感与主体意识。对此,教师可以通过班会的形式引导学生利用《倡议书》等方式对班级制度提出建议。另外,对于学生提出的建议逐一了解,并决定是否采纳。同时也可通过投票的方式决定。此方法的运用不仅有效体现了教学合理性与公平性,同时真正将学生的主体意识加以突出,使学生感受公平与和谐。在制度的制定与管理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学校实际情况,不断将德育教育体系及管理制度更新、完善,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因此,完善的与教育体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内容。
二、教师以榜样作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教师作为学生的主要引导者,其言行举止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以此促进德育教育的效果。教师在要求学生之前首先审视自身是否已经做好,是否为学生提供了正面的榜样和形象。另外,在要求学生的同时要严以律己,以更高要求对待自己,以此达到发展学生德育教育的目标。

例如:在初中班会课《做情绪情感的主人》主题课中,教师首先应当审视自己,是否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控制自己的情绪?是否以积极阳光的心态与状态面对学生?以自身良好的形象引导学生懂得情绪对个人行为和生活的重要性,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引导学生发展良好的情绪品质,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继而提升学生对自我认知、驾驭情绪的能力。因此,教师的榜样作用对德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当加强注重自身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及学习目标。
三、将德育教育与教学内容充分结合
        一切新颖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在运用时应当紧紧围绕教材内容进行,教材是教育中的中心思想,更是精髓所在。因此,将德育教育与教材内容充分结合,是促进学生深度理解教材,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方法。例如:在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网上交流信息》、《网络文明与安全》等章的教学中,其主要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由与规则的关系,做到自我约束、自觉遵守规则,要注意自己的形象、遵守有关法律规定、遵守网络秩序,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地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同时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思想认识上,将规则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与性。在此课程的教学中,即充分体现了德育教育的因素,教师应当将德育教育与课程紧密结合,进而达到深度教学的目标。
四、营造良好的班风,促进德育教育
        良好的班风与班级氛围是促进德育教育顺利开展的基础。而树立良好班风的形式是多样化的,班级活动即是非常科学且趣味性较强的德育教育方法。实践类型活动是学生普遍参与积极性较高的学习途径,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者纪念馆等场所,展开德育教育。在参观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与观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外,在参观与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搜集关于参观博物馆的相关信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并加深学生的学习与理解,进而达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德育教育目标。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引导学生营造积极、向上、乐观、友爱的班级风气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通过多种途径与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与班级风气,是推动德育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方法。
总结:
        在初中阶段教育工作中,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为发展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与核心素养,学校及教师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将核心素养元素融入至实际教学以及校园管理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良好环境中不断提升思想品质,进而达到新课标中倡导的发展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刘丹兰.初中德育教学中的转化与结合方法初探[J].才智,2020(12):167.
[2]黄志坚.分析初中德育教学中的转化与结合[J].赤子(上中旬),2016(24):218.
[3]温晓婷.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德育教学中的转化与结合[J].祖国,2018(10):230.
[4]钟小玲.浅谈如何做好初中生的德育教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2):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