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萍
浙江省义乌市北苑小学 浙江 义乌 322000
叶澜教授曾说:“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错误,正是被忽视又亟待开发的宝贵的教学资源。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发挥教师的智慧,适时调控课堂,“善待”错误,进一步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并能透过错误发现有关问题,在错误上面做些文章,就可变“废”为“宝”,带领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
一、容“错”,树立正确错误观
宽容、理性地对待学生的错误,是错误资源利用的根本前提。作为教师,首先对错误要有正确的认识。数学学习是不断地提出假设、修正假设并逐渐完善的过程,错误不过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做的某种尝试。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最好的学习就是在错误中学习。对于错误的不断出现与修正,让学生经历错误,认识错误,纠正错误才可能更好地防止错误,才使学生的能力不断提高。教师以积极的姿态善待学生的错误,容纳与欣赏学生的错误,将可以把课堂学习错误生成一种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如果说对某些教学资源而言,有效利用与闲置不用的区别是1与0的差别的话;那么对错误这一资源而言,则是+1与 -1的差别。因为课堂上的学习错误如果处理不当,将会给教学带来困难或是意想不到的“麻烦”,从而阻碍学生的发展;如果充分地加以利用,则可以让学生不仅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上的改变和成长,还能体验到人格的尊严、真理的力量、交往的乐趣和人性的美好。
其次,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错误观。错误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错误,都要让孩子们学会正确面对。通过讲数学家、科学家对待错误的故事,如《科学家与错误》、《谬误大观》、《数学大师的创造与失误》、《败经》,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生自古谁无错”。通过搜集大量的格言警句,引导学生看到错误的价值,帮助学生认识到关键是要吃一堑,长一智,让错误的价值最大化,不再重犯这样的错误。
师生间的心平气和地讨论“错误”的对话,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人格尊严的神圣和礼貌待人的意义,更重要的是教师对待“错误”的宽容、谨慎的态度,无形中在暗示学生: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策略,是一种境界;实事求是、追求本源是对待“错误”应有的态度。
二、寻“错”,分析错误原因
寻找错误根源,是错误资源利用的基本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注重对错误的订正过程,忽视对学生所犯错误的分析。实际上,寻“错”可以更加深入了解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便于教师针对原因纠“错”,有效发挥错误的积极作用。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主要有:感知粗略、注意失调、情感脆弱、思维定势副作用等方面。
造成学生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在遇到学生的错误时要冷静分析,灵活纠正,带领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
三、用“错”,发挥错误价值
合理运用错误,是错误资源利用的重要策略。我们在宽容错误,分析错误原因的基础上,更要对“错误”这一“财富”挖掘利用,化弊为利,将错就错,培养学生正确归因错误,正确地、巧妙地利用错误,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师通过有意识制造“错误”,来创造出一些课堂教学资源。相对于利用课堂中出现的其他形式问题而言,教师有意制造“错误”更有一些开发课堂教学资源的意味。而议“错”是学生对自己错误的一种反思,同时也是教师对自己教学的一种反思。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反思是一种主动“再认识”的过程,是思维的高级形式。课堂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让学生在议错赏错的过程中,放松思维,体验成功。
正所谓小曲好唱口难开,“错误”无时不在,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对待。但愿在我们的教改下变的越来越少,不多的错误真正成为我们随手可用的教学契机,让课堂教学在容“错”、寻“错”、纠“错”、用“错”的探究过程中彰显精彩,“错”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