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彧
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 110015
摘要:实验是物理课堂的重要组成,是学生物理学习的重要途径。为带学生进入物理实验课堂,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参与能力。初中物理教师要在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时打破原有的“演示+模仿”式物理实验教学,要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参与实验、感受物理知识、实现物理学习。文章也将结合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从实验预习、问题导学、小组合作、信息技术、家庭实验、移动学习六个方面入手欧,探析在初中物理实验课堂培养学生参与能力的重要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参与能力 培养对策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生为本”,即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在落实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时要尊重学生在物理实验课堂的主人公地位,让学生参与物理实验、感受物理学习、投入物理思考、进行物理探究[1]。那么如何打破旧实验教学模式,立足新实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物理实验呢?
一、实验预习:初步感知物理实验,自主参与学习
引导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第一步,就要充分利用预习环节,让学生率先明白物理实验的重点,并且对物理实验所囊括的物理知识点作初步了解[2]。这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主人公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参与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物理素养有着独特作用。
为让学生们有效预习、有方向的预习。初中物理是教师在落实开展这一工作时要提供给学生充足的课前预习资源,包括微课、慕课等,同时要结合本节课的物理实验活动设计导学案,让学生在导学案的带领下,初步感知物理实验,建立物理实验知识框架,实现参与学习。
如在学习“伏安法侧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活动时,教师可设计如下导学案:
.png)
在导学案的驱动下,学生们对该物理实验有了初步的认知和了解,且对实验的注意事项有了清晰的掌握,在后续课堂上落实开展物理实验学习时实验操作会更科学、更正确。
二、问题导学:吸引学生深度思考,参与实验思考
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的物理实验学习并不是一个佐证的过程,而是一个基于深度思考,进而实践的过程。为了让学生们对物理实验的把握更到位、更具体,同时激发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积极性。初中物理教师就要注意在开展物理实验活动时,要利用问题导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在充分调动学生好奇心、求知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参与到物理实验活动中,促使学生深度思考、完成实验。
如在学习“自由落体”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先提出这样的问题“质量相同的棉花和质量相同的铁球从同一高度落下,你认为哪个先落地?”
生1:铁球先落地;
生2:棉花先落地;
生3:同时落地;
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入物理实验活动,让学生们在问题导学下结合自己的思考结论,进行物理实验活动的开设,通过实验来检测结果。
这样的物理实验教学水到渠成,基于问题、进行实践检验,学生在积极思考、积极假设、积极探究中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物理实验课堂上,课堂参与度提升。
三、小组合作:提供实验实践舞台,鼓励自主操作
为让学生参与到物理实验活动中,真正突出学生在物理实验中的主人公地位。初中物理教师就要推进小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验实践的舞台,鼓励学生们自主操作完成实验活动。
第一步,教师要合理划分学生小组,考虑“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原则,让物理实验小组组内成员能够得到最优搭配[3];第二步,要精心提出合作实验任务,让学生们在小组中假设、小组中分工、小组中实验,这样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物理实验课堂,学生的实验体验也大大增加。
如在完成“电阻和变阻器”实验时,教师可以根据电阻和导体长度、导体材料、道题横截面的关系,布置不同的小组合作任务;
(1)1、2组:操作电阻和导体材料关系的实验;
(2)2、3组:操作电阻和导体长度关系的实验;
(3)4、5组:操作电阻和导体横截面关系的实验;
再如在完成“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实验时,可以让学生们在小组内各司其职:
生1: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者;
生2、3:实验活动的具体操作者;
生4:实验的集中调控者及最后实验汇总者;
学生们各司其职、各在其位,相互配合、投入实验,实验参与程度大大提升,实验学习效果也远远高于零散完成实验的效果。
四、信息技术:立体展示实验活动,直观引导理解
初中物理学段有许多的物理实验活动受到实验器材、实验场地等方面的影响,无法在物理课堂上顺利开展。为了弥补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这一问题,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借助信息技术,立体展示实验活动[4]。通过视频实验的展示,给学生以感官冲击,直观引导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理解与学习,能够 加深学生的物理实验学习印象,同时也能够借助信息技术促使学生真正参与物理实验学习。
一方面,在进行演示实验时,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看到实验效果,教师可以利用投影,进行实验展示教学:
如“磁效应”实验时,为了让学生清晰地看到铁屑在磁场的作用下形成的平面磁感线分布图形,教师可以利用投影进行大屏幕播放;
另一方面,进行无法课堂实验的物理实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直观展示:
如“固体融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教室可以利用多媒体动态展示蜡、橡胶、沥青、海波、铁、锡等固定融化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探析不同物质的荣华事温度变化规律、熔点等,直观引导理解。
五、家庭实验:拓展延伸实验舞台,利用家庭资源
初中物理教师不要将物理实验局现在物理课堂上,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下碎片化时间,利用家中的各种实验资源,让学生在家中完成家庭物理小实验。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家中也进行物理知识学习,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让学生能够在课后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参与到物理实验操作中。
如“自制彩虹——光的折射”、“微型太阳灶——凹面镜对光的汇聚作用”、等物理实验活动,都适合在家中开展。能够利用易得的材料、方便的实验,加深学生对物理实验的操作与学习,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学习有效性。
六、移动学习:建立线上学习平台,实验复习练习
为了让学生参与到物理实验学习中,促使学生真正成为物理学习的主人。初中物理教师就要延伸拓展物理教学课堂,迎合“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新趋势,建构线上物理实验学习平台。
线上学习平台模块众多,包括资源模块、实验模拟模块、实验训练模块、答疑解惑模块等。在不同的模块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完成二次学习、实验复习与练习。既能够拓宽学生的物理实验学习空间,又能够确保学生真正参与到了物理实验课堂的学习活动中,对学生物理综合素养的培养有着积极作用。
结束语:
总之,为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物理实验学习,让学生感受物理实验的魅力与快乐。初中物理教师就要深度剖析“以生为本”这一教育理念,要让学生在实验课堂上获取极大的自主性,这样学生的物理实验参与才会更深入、更具体、更有效。物理实验课堂才会因学生群体的参与而“活”过来,实验教学的目的才能够顺利达到。
参考文献:
[1]蒲延才.初中物理实验小组的合作学习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08):97-98.
[2]王玉柱.关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05):69-70.
[3]陈春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J].基础教育研究,2020(10):85-86.
[4]马兴忠.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困惑及对策[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08):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