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朝安
山东省济市济阳区实验小学
走进济南市济阳区实验小学的每一个班,无不感受到各班的特色文化,无一不彰显着班级管理先进理念。各班教室门左侧醒目的班牌,昭示着班级大家庭无穷的智慧,富有朝气的班名,班训、班约、班级口号、班主任寄语。在各班教室外墙上是各班每月一期的文化阵地。学生以丰富多样的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为内容,利用手抄报、剪纸、手工、绘画等形式,发挥教育功效,大力弘扬正能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实现了自我教育。走进班内瞧一瞧,宽敞明亮的教室,黑板上“感恩、团结、勤奋、诚实;乐学、博学、善思、求真”几个大字时刻提醒同学们,南墙上的,北墙上的挂满了励志名言、学习格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信心就有希望,有行动就有收获;宝利峰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日日行,不怕千万里……教室的后墙则是每两周一换的黑板报,每期内容紧紧围绕学生生活,安全教育、读书交流、班级明星等内容丰富多彩。
看各班的“值日班长”制度、“操行评定量化”制度,使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使班级管理权责分明,这一做法既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自我管理能力和班级凝聚力,又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将教师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时间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哪一点不显示出大教育的智慧呢!
作为班主任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是学生生活的导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新时代赋予班主任全新的教育任务,作为班主任要用符合时代要求的班级管理理念,打造富有活力的班集体。下面就怎样构建团结向上的班集体,打造适合新时代要求的班级文化与大家分享。
一、制定班级发展目标,润泽学生心灵
一个班有共同的目标,就会凝聚全体学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个班的目标就是全体学生的理想,理想是人奋斗的基石,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会时刻鼓舞他们为理想而努力。给班级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如:春雨班、厉行班、博学班、大拇指中队、展翅翱翔、七彩阳光……发动学生设计体现自己班级文化内涵的班徽、响亮的口号、发人深省的班训、一给班级起一个好听的名号,设计好班徽,有班级自己响亮的口号,这都是有别于其他班级的精神文化。
二、建立规章制度,规范学生行为
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无痕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的自我教育,让道德内化为习惯。班集体是学生的第二个家,要靠学生共同管理和维护。优秀的班主任善于发挥班集体的自我教育功能,把教师的意图变成学生集体的要求,把教师个人的智慧变成学生集体的力量,这就需要建立起一套班级成员普遍认可且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做到凡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例如:“值日班长”制度、“操行评定量化”制度,使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使班级管理权责分明,这一做法既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自我管理能力和班级凝聚力,又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以人为本的班规、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班级公约无不透露出班级隐性文化教育的内涵。
三、关注教育细节、营造育人氛围
教室是学生学习、交往的主要场所,整洁美观充满文化韵味的教室能够潜移默化地发挥育人功能。班主任带领学生共同布置这个“家”,值日生各司其职,全班同学共同维护,保护教室窗明几净;用花草和书法作品装点教室,教室前黑板上,每天由值日班长负责书写一条励志名言;布置富有个性和美感的宣传栏;设立“班级图书馆”;张贴奖状,悬挂奖旗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设置环保箱,从点滴小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除建设环境文化之外,班主任还可利用其他物质条件,为学生搭建思想交流平台。如:班级日志,有值日班长执笔,记录班级成长中的酸甜苦辣,趣闻轶事,为生活留下美好回忆;设立“读书感想”交流本,在班级图书馆借阅图书的同学可以写下自己阅读后感想与思考;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资源,开辟网络交流平台,建立班级影院,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放映“百家讲坛”、“发现与探索”等知识讲座或励志电影……努力促进学生文化追求,内化为一种习惯。
四、挖掘学生潜能,提升生命意义
班会课是进行思想教的重要阵地,是促进班级建设的有效形式,也是学生大胆展示自我、提高能力、陶冶情操的舞台。班主任应将班会课的组织权还给学生,指导学生自主策划主题、组织内容、搜集资料、分析信息、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主体作用。如:为学生树立人生楷模,“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点滴小事中体现良好的个人修养;“光荣与梦想”颁奖典礼,班内有特长的学生都能得到大家的认可,重拾自信,同时学会欣赏他人;“他山之玉”学习经验交流会促进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形成良好学风……一次次成功的特色班会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成长成熟起来,懂得什么是人生,什么是责任。
五、构建温馨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
教育工作是情感的相遇,是心与心的沟通。“情通则理达”,学生亲其师方会信其道,而教师知其心方能救其失,教师只有先得到学生的信任,走进他们的世界,才能抓住时机,因势利导,针对学生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和千差万别的个性特征进行教育,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此,在班级建设中,班主任应坚持用欣赏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热情真挚的态度对待学生,小事见真情,润物细无声。如:面谈、笔谈、电子邮件、博客等形式,为学生敞开心扉,广开言路;给“小寿星”送上一张贺卡,给失利的同学写几句鼓励的话,给学困生送上一本励志图书。
实践告诉我们,在温馨和谐的教育环境中,学生才能敞开心扉无拘无束的与你交流,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触底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学生教育生命的价值,不断丰富其生命内涵,开发其生命潜能,提升班级文化品位,为学生今后成长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