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小学音乐课导入的多样性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28期   作者:吴巧英
[导读] 精彩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习的欲望。
        吴巧英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215125
        摘要:精彩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习的欲望。导入的目的是教师有意识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十分巧妙地把学生带进新的教学内容中去。
        关键词:小学音乐,导入  吸引
        导入是一堂课中比较短暂的过渡性环节,它的主要任务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引到新知识上,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形成积极参与的精神。那么如何精心设计导入将学生一开始的注意力紧紧地抓住呢。下面谈谈我在音乐课设计导入时的一些体会:
一、从教学内容出发,设计切实可行的导入
        在设计导入时,力求根据教学内容、题材、风格,并且结合地方特色及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设计切实可行的导入。设计的内容一定要与主题内容联系紧密,绝不能找不相及的内容导入。
如在设计《小猴子有礼貌》一课的导入,采用了木偶自我介绍的方法把学生带进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中:
下面是我在教一年级音乐《小猴子》的导入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
生:喜欢。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看-----在找朋友的歌声中,师请出小猴子,随音乐跳舞并和小朋友问好
师:(教师像演木偶一样用形象的语言讲述)同学们,今天能和大家一起上音乐课非常高兴,先让我自我介绍一下:小猴子,一路走,桃子吃了七八个,小猴子,一路走,骨碌骨碌翻跟头……
        这导入环节采用木偶表演与用歌词内容介绍相结合的方法把学生带到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利用木偶表演把学生吸引住,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和欲望,紧接着用歌词介绍,一步步铺垫,点燃学生求知欲,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动参与者。
        又如一年级中《大鹿》这课的导入我采用故事导入,从感性入手,讲故事前加入图画,增强了形象性和趣味性,同时帮助学生了解歌曲内容。加上故事吸引打动每一位学生,把他们引进课堂,使学生轻松愉快的进入角色,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导入片段如下:出示画着大鹿和小兔的图画,并播放背景音乐。
师: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大鹿住在一棵大树下的房子里。一天,大鹿推开窗户往外看,看见一只小兔拼命在敲他的门,一边敲一边在说:“大鹿大鹿快开门,林中老狼追来了”大鹿连忙开门,一边开一边在喊:“小兔小兔快进来,我们一起来对付它”。最后大鹿和小兔团结一起,战胜了大灰狼。(同学拍手欢呼,庆祝大鹿和小兔的成功。)后来人们为了表扬大鹿和小兔团结一致把这个故事编成一首歌曲叫《大鹿》唱给孩子们听-----播放歌曲
        根据教学内容、题材、风格及地方特色的导入一定要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学内容,联系学生实际,使导入与本课主体内容浑然一体,做到有目的性,有针对性。
二、从学生心理需求,设计符合特点的导入
        在设计导入时,还必须考虑学生的兴趣、愿望、将导入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兴趣。
        导入片段教学实况:
        师:(在投影仪上作出小孔雀的手影)你们看,老师把谁请来了?(小孔雀。


        师:小孔雀与我们一起上音乐会,你们高兴吗?(高兴)
        师:如果高兴就拍拍手吧(播放音乐《假如高兴就拍拍手》,生随着音乐边欣赏边随着《假如高兴就拍拍手》的音乐拍手。
        师:(以小孔雀的口气说话)谢谢你们用拍手的方式欢迎我,你们知道手还能做什么吗?
        生1:手能帮我们干活:拖地、扫地……
        生2:手能弹琴、指挥……
        生3:手能写字、做作业……
        师:手的作用还真不小,在生活中帮我们做很多很多的事,为我们带来许多许多的欢乐,你们听-----(播放音乐)
        这是音乐《我有一双万能的手》的导入,一开始小孔雀的出现深深吸引了孩子们,从与小孔雀的对话交流中,进一步使学生了解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无论什么样的游戏,对学生来说都具有吸引力。所以在本课我根据孩子们爱动、爱玩的特点,精心构思手影游戏导入的方法,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从艺术出发,设计生动形象的导入
        儿童歌曲的内容往往在脑海中可以建立相应的情境,所以在设计导入时根据教材的特点,从艺术出发,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投入歌曲意境,更佳地领会歌曲情感。如在教学歌曲《小小雨点》:
         师:(课件出示春天的图片)春天来了,万物苏醒了,让我们一起来找找春天,一起跟美丽的春天跳个舞吧,播放《春天在哪里》学生律动。
        师:你找到美丽的春天了吗?
        生:小草发芽了,树木长出新的嫩叶,大地绿了,花儿开了……
        师: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美丽的春天 (播放下雨声)
        师:你们感受到了春天里的什么了?
        生:小雨、下雨。
        师:你们能模仿一下春天里小雨的声音吗?(沙沙沙 沙沙沙…… )
        师:(课件出示一点飘动的小雨点,)请你仔细听一听,小雨点落到哪里了? (播放歌曲)
        歌曲《小小雨点》的导入采用图画与优美的语言结合使学生感受到音乐与美术的结合,同时为学生学习歌曲创设了生动形象的境界,继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与愿望,调动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通过这种导入方式发挥了他们的情趣想象,深深地领会歌曲的意境,给学生美的享受,获得艺术感染和熏陶。
        除上述几种导入方法外,音乐教学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很多,如通过猜谜语、节奏、实物展示等等。每一节课,我们都不应拘泥于一种形式,应灵活掌握,让新课导入成为一块“磁铁”,深深吸引每一个学生尽情地享受音乐的美。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