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28期   作者:吴丹
[导读] 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可以引导学生在符合学情的情境中认知进而感知音乐,体会音乐带给人的独特的感受。
        吴丹
        浙江省慈溪市沧田实验学校   315326
        摘要: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可以引导学生在符合学情的情境中认知进而感知音乐,体会音乐带给人的独特的感受。那什么是教学情境呢?其实就是一种“有的放矢”的场景,这种场景能够让学生很快地体验到教学内容所传达出来的情感,达到一种沉浸式体验教学。同时音乐的价值也在好的课堂教学质量上尽情地发挥出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具体的要结合生活实际,开展网络教学从而构建音乐高效课堂。
        关键词:情境教学;教学情境;高效课堂
一、引言
        笔者在本文中针对于提升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展开研究分析,将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融入到相应的教学完善理论与实践中去,以小学音乐人教版教材内容作为研究的主要依据,通过课堂情境的创设来锻炼与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情感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参与课堂音乐的学习热度。
二、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的现状
        目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首先教师自身不加以重视音乐科目,自动地将之划为非重点科目。在小学总的课程教学中,像语文、数学、英语这样的科目会受到更多的重视,因为这些会在最终的成绩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其次,教师对待音乐的消极的态度也会使得学生对音乐产生消极地看待,与其他繁重的课程相比,音乐自然显得更加轻松愉快,加上教师教学结束后又不怎么布置作业,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更加懒散、不重视。最后,有些老师可能会误解将音乐教学的创新视为对音乐曲目本身的改编,进而导致教学目的偏离,例如三年级上册中《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曲目,本来是欢快、节奏紧凑的旋律用以表达歌词中蜗牛与黄鹂鸟两个主体的动作变化与人的心理感受,要是换成其他风格的话就难以抒发这样的情绪,与原来想要传达的意思背道而驰。
三、提高音乐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一)创音乐语言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当下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根据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小学生能力以及素质培养的要求,结合音乐课程内容,科学创设语言情境,构建高效课堂,有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参与音乐课堂的程度,为音乐教学能顺利实现开个好头。
        以人教版教材《在祖国的怀抱里》单元中的《我们的祖国是花园》为例,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该章节内容以及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情境,将学生的吸引力成功地转移到新课题的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师也可以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根据自己对班级学生已有的音乐水平判断,巧妙引出《音乐中的故事》这一新课题,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借助语言的刻画,使得学生在语言情境中准确理解《音乐中的故事》,并试着唱这首歌,做出拍手的动作去感受。老师还可以在班级学生大致掌握这首歌曲之后,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根据歌曲内容进行不同分工,以表演形式的方式进行生动的展现。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全方位仔细观察各小组学生探讨以及编排情况,尽量不要过多干预学生。

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在动态地观察了小组每位学生表演情况后,进行合理化意见与建议。当发现有学生歌词唱错甚至跑调的情况时,教师也不要一味地指责,而是要采用平和的语气指出他们出错的地方,我们要在帮助学生树立学习音乐课程的自信心同时还能让学生在音乐语言情境中及时意识到自己出错的地方,正确掌握新的音乐知识,构建全新的音乐知识框架体系。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语言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音乐课程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音乐课堂互动中,有利于有效激发他们对音乐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强化他们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1]。
(二)创音乐问题情境,突破重难点学习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首先意识到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根据不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去积极、主动思考,分析、解决课堂问题中的教学重点以及难点。以人教版《东海渔歌》中的《小螺号》为例,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可以根据该章节音乐知识,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小螺号的相关片段,借助多样化的多媒体功能,让学生积极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随后,教师可以根据片段内容,创设好的问题情境,让班级学生就此情境展开相互讨论、交流,谈谈自己对现实生活中的认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不要害怕出错,然后根据他们回答的情况,把握还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进行引导,展开课堂教学。在此基础上,开始教学生唱这首歌曲,并再次让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探讨、交流,说说彼此唱的问题,唱得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应该如何改正?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然后正确唱出学生出错地方歌词的同时,随意抽一些班级学生,唱相关的歌词内容。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就能很好的体会到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感受与表达的重要性,也更能准确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
(三)创音乐实践情境,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在当今素质教育背景下,好的学习态度对于学生更好的掌握一门课程的学习变得尤为重要。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当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相融合,要把创设良好的实践情境作为日常教学的重中之重。以人教版《母亲河》中的《保卫黄河》为例,在学习该首歌曲之后,教师可以引导班级学生观看相关的影视剧,更好的准确把握音乐歌词内容,体会新中国成立的不容易。教师也可以利用实践情境,引导学生再次唱《保卫黄河》这首歌,掌握必要的技巧、方法,不断提高他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还可以利用班级集体出游活动等机会,现场去观赏黄河的魅力,引导学生产生对该歌曲的共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有针对性的,让学生通过音乐旋律、节奏、力度、音色的变化,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之外,还要更加注重启发学生对音乐的内心感受和共鸣,通过情境创设,把握乐曲情绪的基础上,进入情感体验,感受音乐表达的情绪和艺术情感[2]。
结语:
        音乐是人类生活中常见的生活元素,它不分高低贵贱,不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我们都能通过一串串音符感受到音乐带给人的喜怒哀乐。小学是人一生中重要的启蒙阶段,对于音乐的感受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审美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学习兴趣,还能够实现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优化与提升。在此过程中教师更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音乐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科学创设语言、问题、实践等情境。
参考文献:
[1]陈志娇.小学音乐教学中情境创设法的应用策略研究[J].北方音乐,2017(18)
[2]李  滨.创设审美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小学音乐创设有效情境导入的策略研究[J].音教论坛,202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