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安岳县龙台初级中学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措施和对策,希望能够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问题;原因;措施
一、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影响和阻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问题主要有:
1.填鸭式。填鸭式教学就是教师上课时滔滔不绝,黑板写得满满的,学生不停地记笔记,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法有很多弊病。教师讲得过多,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常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所以学生难以对教师所讲的知识完全消化吸收。再有,教师讲的过多,重难点不突出,学生掌握不了要领,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容易产生消极疲惫的情绪。
2.陈旧式。教师上课方式保守,停留在原始的教学状态中,没有语音室,没有幻灯片,没有电脑等现代化的手段来辅助教学,甚至连录音机都少用,从始至终都只靠教师讲述,根本提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3.应试式。有些教师为了提高成绩,往往只给学生教授与考试内容相关的东西,忽视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学生脑子里装的都是语法、句型和条条框框,但是听说能力,实际运用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却非常差,这样不利于学生英语学习持久性的培养。
4.厌教式。有些教师由于自身原因,不能透彻地掌握教材,不能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矛盾,导致自己对教学产生厌恶情绪,不愿投入太多的精力,这自然就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5.厌学式。教师没有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也没有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依靠死记硬背,但时间一长学到的知识很容易遗忘,而且课业不断增多,这就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
6.母语式。在英语教学中应尽量使用英语授课,这样可以形成一种语言氛围。但现在还有很多教师习惯在英语课堂上大量使用汉语,这样不仅会影响学生英语思维的形成,而且会影响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英语课堂上应尽量避免母语式教学方式的出现。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不求上进的学生,大部分都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学习上无规律、懒惰,学习无主动性,缺乏自信。在这方面,教师首先要不断规范班级学生的学习生活,促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逐步养成,同时,密切配合家长,做好学生在家的习惯养成。另外,要使每个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课堂上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教师可采取多种方法及时表扬任何一个同学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特别是后进生有进步时,可让全班同学鼓掌,以鼓励其继续坚持下去,使后进生体会到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要知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师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以下三点:养成课前必须预习的习惯;课堂上认真听讲,并且做好课堂笔记;课后及时复习巩固,认真独立完成作业,认真总结一天的收获。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贪玩是学生的天性,即使你课堂上讲得再生动有趣,课后学生如不及时巩固,不认真完成作业,也不会掌握太多的知识,时间久了就会听不懂,从而失去兴趣、丧失信心。
三、要因材施教
教师要力求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学生个体之间确实存在差异,不可一律强求,特别是后进生,他们的意志非常薄弱,经受不起失败的打击。如果每次向他们提出的要求都高于他们的实际能力,他们就会破罐子破摔,失去信心,放弃学习,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针对不同的后进生,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总的一条原则是:定好他们各自的“最近发展区”,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把桃子摘下来”。及时表扬,充分肯定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为了使后进生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评价自己,使他们逐步走出低谷,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以爱心公平对待后进生
“爱”能点燃学生自尊的火花。教师的爱护和信任能使学生受到鼓励,激励其上进,这是教育成功的起点。“爱”能消除学生的戒心和对立情绪。学生的各种不良行为,常受到批评和指责,往往会对教师存有戒心或在心理上产生抵触情绪。只有教师的爱才能消除这种情绪,因此对所有的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因后进生成绩差或表现不好而冷落或歧视他们。学生愿意和你亲近,愿意听你的话,你就可能成功了一半。
2.以诚心关心尊重后进生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和尊重,同时也希望得到教师的同情、理解和帮助。要转化他们,必须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从感情上亲近他们,从学习上帮助他们,满足他们的自尊需求,这样他们就会真正感到教师的诚意,逐步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在和谐的师生交流中逐步进步。那种对后进生丧失信心,不关心其学习和生活,认为朽木不可雕也,甚至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都是不可取的。
3.以耐心不断鼓励后进生
后进生并非各方面都差,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一技之长。如不守纪律的学生可能乐于助人,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可能爱劳动,好动的学生体育成绩良好等等,这都是他们的闪光之处。教师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让全班同学看到他们的长处,以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尊心、树立自信心。
四、措施与对策
采取相应措施,克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全面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将起到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精讲多练,导练结合。“精讲多练”是指教师在传授语言基础时要抓住重点讲解,不必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精讲就是要讲重点、讲疑点、讲难点,并且所给出的例句要精练、典型、实用,以便学生记忆和模仿。
“导练结合”是指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精心设计训练的步骤,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所设计的练习要贴近生活实际,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
2.加强英语教学设备建设,采用先进手段来组织教学。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英语教学也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教师可以利用语音室设备、幻灯片、录音机、录像机等来辅助教学,还可采用电脑教学手段、电脑考试手段等。但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特别是电脑教学手段和电脑考试手段,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还没有得到普及使用。为了大面积地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必须加强英语教学设备建设,采用先进设备来组织教学。
3.强化英语授课,但也不排除母语的使用。七年级学生的汉语习惯已基本形成,母语对英语学习产生的负迁性较大。充分使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创造英语环境,尽量减少负迁性的作用,无疑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教学实践表明,在七年级英语教学中有计划地使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因为七年级只要使用简单的英语进行交流就能满足教学要求,而且七年级的教学内容浅显易懂,易于采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不必处处借助母语翻译。当然,对于抽象意义的单词和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适当用母语点拨一下,不仅是允许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4.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只讲大道理、明确学习目的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使自己的课堂生动有趣,吸引学生,让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对于起始年级的学生来说,兴趣就是动力。培养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热爱这门学科的重要途径,而好的教学方法又是激发兴趣的重要因素。教无趣,必不乐学。所以教师应注意做好以下的工作:教案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仔细考虑自己所讲的知识将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得到怎样的理解,并根据这一特点来确定教法,力争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张肇丰.教学模式的概念、类型及其应用条件[J].教育研究,1991(1).
[2]龙昌,周健忠.关于教学方法改革模式的评判与选用[J].课程·教材·教法,19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