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星怡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摘要:单元整体教学以整体教学理论为基础,源于“全语言教学”的概念,强调语言是一个整体,真正存在于人们的认知和社会活动中,是推动人的发展发展的重要媒介。积极主动地设计语言教学环境,使之生动有趣,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小学英语,单元,设计探究
那么,如何从整体的角度对教材进行分析和设计,以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以主题为核心的深度教材
在分析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首先要细化话题或主题,准确把握语境,明确语言功能。其次,我们应该梳理重点语言,包括结构和词汇,并分析其中涉及的相关文化,以及内容本身所反映或渗透的价值观。例如,你星期天做什么?整个单元的主题是周末做什么。你星期天做什么?我去动物园。你周六去公园吗?那么老师们在整合本单元内容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注意文本内容的连贯性。注意词与功能句的整合。注重知识与活动方式的整合。注意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单元教学目标是教师在学生现有水平的基础上为学生设置的最近发展区,课时目标如同在该区域内搭建的“脚手架”(钱峰,2010)。 单元整体目标设计,应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在不同层次的目标之下,各课时呈现出不同的课型特点。因此,对单元教学目标进行整体设计,首先应理清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之间的关系,使各课时目标呈螺旋式上升趋势指向单元目标。
2、 单元主题的解读与课堂主题的确立
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知识的学习不是孤立的,而是基于话语和情境的。通过这个话题的提出,我们有了一个完整的话语重建和语言训练的语言环境。以知识为基础,以文本为媒介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首先围绕单元整体来解读单元主题,然后将主题划分为学时。例如,北京六年级第二卷第四单元的主题是天气。围绕这个主题的子类主题是:第13课讨论旅游目的地的天气和旅行计划,第14课讨论两地的天气差异,第15课讨论旅游目的地的天气差异天气变化引起的疾病。在天气的背景下,全单位开展了旅行计划、疾病等相关内容的综合学习。 第一课时对话新授课,其重点在于帮助学生获得A板块对话内容的信息,进入单元话题,熟悉功能句型,以及感知和初步运用核心语言项目。该环节教师可以张平的活动为主线,组织进行视听答问、再读连线、跟读表演等三个活动,让学生快速进入话题。这样既做到在问题导学之下整体理解了语篇,又抓住了文本的主干和细节,还通过朗读指导促进了语感的形成。如果在文本理解和朗读的基础上再根据核心语言点引导创编童谣,让学生在情境中反复操练、运用功能句型和词汇,不断地、充分地输入、内化,则可为后面的课时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第二课时巩固拓展课,侧重于设计多样化、趣味性强的任务型活动,让第一课时学习的功能句型和词汇得到巩固和提升。这一课时重在促进学生逐步从机械操练走向意义操练,从语言知识的训练走向语言技能的培养,从输入走向输出。
3、 制定单位目标,细化部门目标
在目标设计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强调整体目标与单一课程目标的关系。整体并不是每一个单一课程目标的简单叠加,而是两者之间的递进关系是基于知识链的。单元教学强调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因此,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分析,把握以单元为长度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的设计从单纯关注单个班级目标转向单元整体目标,实现了教学目标的稳步提高和持续推进,目标达成程度更高。
从听力和写作的目标来看,学生的自主阅读和写作的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从听力和写作的目标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情感目标将兴趣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动机,文化意识目标拓展了学生文化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4、 有效统一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整体单元教学有利于教师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效统一,单元内容的整合可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时间轴”可以熟练地帮助学生理解时态表达。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整合文章,帮助他们从整体到部分理解文章的内容。例如,在第一卷的第三个单元中北京版五年级的主题是“传统节日”,主题分别是中秋节、重阳节和万圣节。教师可以重点对“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传统节日”进行整合和梳理。“思维导图”的使用直观明了,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家谱”使学生能够以最直观的效果研究家庭话题。那个男婴是谁?在这个单元中,因为有很多词来表达人物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可以画一幅“家谱图”来帮助理解。我们也可以让学生画出自己的“家谱”,借助“家谱”练习口语表达巩固整个单元的知识内容。
5、 确立机组总体设计的立足点——核心素养
核心素质包括语文素养、语文素养、语文素养。语言学习的意义在于设计多种活动,开发不同层次、性质和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今年夏天你做了什么?在第一课中,在学习了听说板之后,您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活动: 听着,那是迈克的暑假。你的暑假呢?你今年夏天去哪儿了?请告诉你的小组成员,然后写信,这也是个故事。然后在小组里分享这个故事。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学习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学习。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文化影响,营造浓厚的文化语境,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引入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开放式学习任务可以使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在学习一门新语言之前,巧妙地设置不完整的图片、不完整的语言提示等情境,激发学生的猜测、想象等思维活动的欲望,激活丰富的知识储备。在学习每个单元的关键句型时,用已知的句型引导学生扩充句子,从而总结出这类句型的特点。我可以点菜吗?在本单元中,首先让学生查阅一些西方人的饮食习惯信息,然后让学生制作一份问卷,展示中外晚餐的种类,并向其他学生介绍外国人经常吃的食物,从而了解高山文化的差异。这些差异将使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一些外国文化背景。学生对教材的不断挖掘为深入思维训练提供了机会,学生的思维会越来越深刻。学习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做好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拓宽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率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我可以点菜吗?听后问学生想吃什么?丰富的词汇可以帮助学生发现更多的过去同类的单词,他们将能够在学习的语境中找到更多的同类单词,并且能够在学习的语境中找到更多的同类单词。
总之,小学英语单元的整体有效设计对英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具有双向的促进意义。英语教师应遵循和迎合课程标准,注重单元目标和单元内容设计,多角度、全方位、多层次地提高英语单元整体设计的有效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轻松愉快地融入单元教学,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钱薇薇.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J].教书育人人,2018(23):77-78.
[2]杨娟.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实施单元整体教学[J].教师,2017(0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