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课本剧表演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28期   作者:陈艳丽
[导读] 英语学科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实践活动去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
        陈艳丽
        西乡县教学研究室       723500
        摘要:英语学科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实践活动去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而英语教材中的故事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载体,通过表演,不仅形象直观地演绎了教材,更为学生提供了有效地学习环境,促进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故事教学;课本剧表演;策略研究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小学时期的英语课程学习,看似容易,实施起来却也不那么简单,要想提高小学生的英语水平,仅仅靠死记硬背是无法取得很好的效果。而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课本剧的表演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载体,是以小学英语故事教学内容为基础,通过改编语言材料、转成戏剧作品、搬上真实舞台、学生实践活动、呈现故事的人物、情节、情感等,是对文本的深层解读,它不仅弥补了我们教学中缺失的语言环境,还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在真实地体验中促进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一、课本剧表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一)激发兴趣,学以致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爱听故事、讲故事、演故事是儿童的天性。讲故事、演故事不仅是小学生最喜爱的语言学习方式之一,也是他们掌握语言知识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小学生大都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和表演。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提供课本剧表演的平台,搭建学习和应用的场景,通过对剧中人物角色的理解,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应用于表演中,在听故事、讲故事、演故事中听英语、学英语、用英语,不仅使他们在真实的场景下巩固了语言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习能力,促进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二)合作参与,学无常师
        课本剧的创作与表演过程,都离不开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分工合作、相互交流。在课本剧的表演过程中,讨论、分工、合作、评价,对于学生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还有助于良好品格的形成。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予以不同的分工,例如,安排擅长表演的学生当演员或者导演,安排擅长绘画的学生布置现场情境,安排善于写作的学生对教材中的故事进行改编,安排善于手工的学生制作表演时所需的道具等,发挥每个人的特长,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这样不仅提高了活动的效率,对于学生交际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提升。
        (三)真实体验,学而不厌
        语言只有在所处的语言环境中才有意义,它不能脱离所处的环境。在英语教学中我们都会尽力让课堂教学变得形象化、直观化、生动化,往往会通过实物、卡片、录音、游戏等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所学语言,但缺乏了真实、完整的体验。而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课本剧的表演就很直观地帮助学生感知语言,体验语言魅力,发现语言规律,增长语言知识,激发了参与热情,提高了学习动力。
二、课本剧表演过程中常出现的低效现象
(一)表演形式单一
        课本剧是基于教材故事内容的表演,在表演时仅仅只是照本宣科,表演形式也千篇一律,无法吸引其他学生。当表演者在台上表演时,作为观众的学生不认真观看,准备上台的学生忙着准备,无心听讲,表演结束的学生感到了放松,也无心观看后面的表演,导致认真观看的学生少之又少,不仅对于课堂教学带来了事倍功半的效果,也大大影响了表演者的心情。


(二)表演材料过难
        课本剧的表演有两种,一种是对教材中故事的表演,一种是对教材中故事内容进行改编的表演。研究表明,生词率低于5%对词汇附带习得有益,但如果学生对教材中本应掌握的故事就没有理解,再进行改编、表演,那就有些不符合学生认知、理解的范围,达不到学习的效果。
        三、课本剧表演在表演中采取的改进措施
(一)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在角色的选择上要参考学生的意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则采用抽签、轮流、竞赛等较为公平的方法,绝不可“独权专断”。在学生进行表演时,教师应当把评价的主体集中于学生而非教师自己,这就要求学生在其他人在台上表演时认真观看、聆听,不仅能提升课堂效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二)明确提出学习任务
        让学生带着任务看演出,可以激发学生的英语思维。例如,PEP 版本教材六年级下册《Unit 1 How tall are you? C Story time》,故事内容为Zoom和Zip一起选新的足球守门员。教师可以在观看表演前给学生提出适当的问题,例如,谁来竞选守门员?你会怎么选?最后谁成了新的守门员?为什么?是他个子高?身体壮?技术好?让学生带着任务观看表演,不仅能改善课本剧表演中存在的低效现象,还能在学习中引起思考,培养他们思维、记忆、分析、表达的能力。
        (三)可以尽情发挥补充
        在教师帮助下改编的故事,学生会有更多发挥想象的空间,表演起来也更加有趣。例如在PEP 版本教材六年级下册《Unit 2 Last weekend C Story time》一课中,学生不一定按照课本上 “I washed my schoolbag. Then I went to the park.…”进行表演,可以结合单元内容对Zoom周末活动进行补充扩展,还可以改成自己在周末所做的事情:“I went shopping with my friends on Saturday morning. In the afternoon, I went fishing with my brother. On Sunday, I finished my homework.”甚至可以补充例如“What will you do next weekend?”的对话,这样一来表演过程将变得更加灵活有趣。
        (四)留足时间细细体验
        课本剧的表演是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将读与说结合起来,是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的资源。表演给文字赋予了生命力,弥补了我们所缺的语言环境,给学生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学生不敢表演的最大问题就是不会说,那么在对故事情节了解、学习之后,我们就要给学生留足实践的机会,课内的学习、课外的演练,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兴趣。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表演能力的培养,创造充满活力的教学氛围,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了解其掌握英语知识的程度,还能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颖. 讲故事学英语——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实例[J]. 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2, 25(1):25-26.
2.郑丽. 聚焦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课本剧的\"演\"[J]. 基础教育论坛(综合版), 2018, 000(040):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