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28期   作者:陈丽
[导读] 小学是人成长的重要时期。还不成熟,没有形成完整的思维方式,不够科学独立,对与错的世界观没有完全形成。
        陈丽
        湖北省枣阳市太平镇草店小学    441206
        摘要:小学是人成长的重要时期。还不成熟,没有形成完整的思维方式,不够科学独立,对与错的世界观没有完全形成。为了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学校需要重视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教师必须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实际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只有教师继续深入核心素养培养,才能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个人素质能力。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策略
一、小学道德和法治课堂中的教育现状
        从我国的当前教育状况来看,许多问题存在小学的道德教育和法治中,学校和教师应该对这些问题引起关注。相关问题是:
1落后的教学方式
        许多学校更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县以下的学校及其严重。影响教育的有效性关键在于这些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课堂中,老师不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给学生带来了过度的学习压力。另外,许多学校更加关注语言,数学和英语的主要科目,并且由于它们的大部分准备时间都集中在语数英上,因此对道德和法治的过程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减少了对学生的相关教育也相对匮乏。
2缺乏师资
        鉴于我国的当前教育状况,许多学校都缺少教师,这个问题的出现极大地限制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这在小学教学中一直以来的主要问题。在道德和法治课程中,教师仅关注基础知识的教学,仅向学生传授书面知识。这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使他们无法解决自己的思想问题,干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不注意练习
        在讲道德和法治时,许多学校根据教科书进行教学,只注重理论解释,而缺乏实践,这使学生很难理解知识点。小学生相对来说还很小,他们的能力还不成熟,使他们的性格更加活跃,对新事物更感兴趣,因此他们可能难以理解某些内容,多进行课堂实践活动,根据学生不同性格特征进行教学。
4没有先进教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社会形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传统教科书的内容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但是,鉴于当前的教育状况,许多教师仍然只教课本内容不进行调整,即使在教给学生一些知识点之后,学生仍然无法理解运用,失去了教学的意义。例如,现代世界中的Internet发展迅速,可以轻松地通过手机和计算机访问Internet,因此许多学生在Internet上搜索内容,如果不注意,就会被虚假信息吸引,这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二、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小学道德和法治教育措施
1善于运用体验式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品德和法治意识。


        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天真,活泼和好奇的生活阶段,与记忆和记忆道德和法律理论相比,小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和法治。适合小学生的是充满乐趣和活跃气氛的教育,它对教育者(即小学思想和道德教师以及法学教育老师)提出了很高的教育要求,并且要求高水平的敬业精神,较高的思想意识和教育水平。这是教育责任的要求,因此将体验式教育模型应用于小学课堂已成为提高学生的道德和法律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老师可以执行课堂互动练习模拟或第二课堂,以使孩子体验动手的真实感受。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介绍不同的场景,提出问题,让孩子参与其中,并逐步鼓励他们更好地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在课堂实践中,孩子能体验到团结,拼搏和友善的精神,让课堂教育的内容能够影响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还可以制定具有安全条件的计划,在第二教室进行教育,参加社交活动。新颖性和好奇心将给孩子们带来极大的学习兴趣。可以联系相关的公安部门和法务部门的专家们给孩子们上生动的法制道德课,以帮助他们真正地理解教科书的内容并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2通过“国家法律课程”营造一种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建立课堂规则,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法律观念的培养。教师对法治观念的重视直接影响学生法律观念的形成。因此,教师必须从课堂纪律制度和处罚制度入手,营造“法制”氛围。首先,教师在制定教学规章制度时,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充分保护学生的基本权利,处理违反规章制度的学生必须遵守严格的规章制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法律氛围,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其次,完善投诉机制,明确学生的上诉权,确保遵守教育部颁布的学生管理规定。确保学生的合法权利在法律层面得到验证。这也成为学生依法行事的榜样。


3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法律意识
        小学德育教师和法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心理发展,增强学生的意志力,有效抵御不良社交氛围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心理健康教育的进步使学生能够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同时,还可以学习以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行自我调节。例如,考虑到某些学生的特定消极倾向,教师可以通过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实际的社会案例,引导学生面对消极的诱惑。最重要的是捍卫他们的心,增强他们的道德思想意识。可以根据正确的态度和观点,积极发挥作用。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他们对社交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心理素质。
4结语
        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充分展示课程教育在影响学生成长中的真正作用。但是,目前在实施道德规范和法治教育的过程中,实施核心素养教学仍不理想,应进一步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
参考文献
[1]张梅,程晓峰.《道德与法治》如何聚焦学科核心素养[J].中外交流,2017(24
[2]林萍.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