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 心素养下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7期   作者:刘扬
[导读]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教育信息化也在不断深化改革。
        刘扬
        乐清市芙蓉中学  浙江  温州   325600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教育信息化也在不断深化改革。信息化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主要依托于现代化信息技术,将其合理应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能够将抽象复杂化的数学内容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以便学生更好记忆和理解,而且这样还能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升。不过因为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导致当前高中数学课堂信息化教学尚存在一些不足,严重阻碍到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发展。本文就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信息化;核心素养
        引言
        随着国家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素质的提高,我国教育越来越重视德育理念的渗透和融入。立德树人正是在这种理念之下演变和发展而来的教学方针。它的确定和开展正在慢慢改变和完善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体制和教学方法。数学是高中阶段教学的重点科目之一,它的教学以传授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培养数学基本能力和核心素养为主。同时,它的教学以信息化为主要支撑,为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和模式。
        1高中数学课堂信息化教学实践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高中数学教师基本都是应用传统灌输式教学,围绕着教材、黑板转,不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课堂教学氛围沉闷,难以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合理开展信息化教学,便能将之前枯燥的课本知识以图像、音乐以及视频等形式生动形象的呈现出来,不仅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图文并茂的知识对于高中生而言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进而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促使课堂教学质量提升。(2)加深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认识。高中数学教学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具体的数学问题深入探究的过程,并且进行合理的创新。不过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教师会应用怎样的方式进行数学问题的选择、设计与实施。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基本都是为学生讲解,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导致很多学生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合理开展信息化教学,则能为教学提供大量的情景资源,将数学知识和问题更加直观的呈现出来,加深学生的认识与理解。
        2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策略
        2.1利用互联网,丰富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更多优质的资源,为高中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教师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熟练使用这些信息技术,在课堂上为学生呈现更加优质的课堂内容,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丰富学生研究数学的手段,提高学习能力以及学科综合素质。如利用互联网,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更加优质的教学视频,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视频的展示,更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视频展示与小组合作相结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也能够从教学资源中得到启发,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比如:在高一《立体几何》的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空间中点、线、面的关系,延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可以收集了部分关于立体几何的优质视频,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把立体几何的空间形象通过动态视频直观的体现出来,然后让学生进行充分研讨。通过对视频的研究,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视频播放的过程中,教师也进行了学习,寻找更加适合学生的高效率的复习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复习。在视频研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再对视频内容进行适当补充或说明,对一些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强调,并且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为之后的综合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视频的形式迎合了学生的喜好,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较为宽松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视频进行练习,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2.2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高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且较为抽象的学科,对高中生今后的学习至关重要。很多高中生理解能力较弱,对数学概念掌握较差。因此,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把数学概念中较为抽象的内容具象化,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数学概念,进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2.3有效激发学生思维
        思维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对知识的思考探究中逐步发展的。实际的教学工作应以学生的思维激发为目标和方向。高中生难以理解和消化抽象的知识。因此,教师可以有效利用信息化技术,化抽象为具体。
        2.4创设合作探究教学情境
        高中数学课堂信息化教学能够很好实现合作探究教学情境的创设,具体可以应用课题引入、探究发现、拓展深化这三个环节来推动合作探究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在指数函数这一知识点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便可以应用视频展示细胞分裂情况: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两个细胞分裂成4个,然后一直类推下去。通过这种形式,便能瞬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分析思考,并且对指数函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样便很好引入了指数函数教学课题。之后,教师可以应用几何画板分别绘制几个指数函数图像,并且展示因变量y随着自变量x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并让学生以小组探究的形式总结其规律,最终发现y=ax(a>0且a≠1)的图像与性质。最后,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知识的探究,而且适时引入参数拓展指数函数的内容,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指数函数的形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好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转变传统课堂上枯燥的氛围,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而且通过自己探究得到的信息,学生的印象与认识也会更为深刻和深入,最终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
        2.5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翻转课堂
        利用互联网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翻转。让学生走上讲台,进行课程讲解。通过这一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核心。并且教师也可以借助这一机会检验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成果。学生在进行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有大致的了解,通过学生讲述,更能够吸引台下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既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讲解,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且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提高讲课的效率。比如:在进行必修四《三角恒等变换》的相关内容教学时,这一板块的内容比较琐碎,各种公式都很多。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将所有的知识内容和例题呈现在屏幕中,邀请学生上台根据屏幕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学习这一章节的内容。通过这一做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将三角函数写在了黑板上,有理有据,知识点与题目相结合,并且也给学生分享了自己在解决三角恒等变换问题时运用的技巧,结合屏幕中呈现的例题将知识进行运用,详细清晰地呈现在了课堂中。学生在讲解例题时,在屏幕上进行勾画,让台下学生能够理解得更加清晰和到位。对于学生在讲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需加以指正,并进行补充。通过学生上台讲解,锻炼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数学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提高学习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应该紧紧抓住信息化发展契机,合理应用各种信息化资源,营造良好信息化氛围,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助力。此外,为了推动教育事业进步,还得让学生清楚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是高中数学教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何静.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J].成才之路,2019,(36):33-34.
        [2]杨国成.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9,(31):133.
        [3]周春玲.信息化教学———打造高效高中数学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8,(22):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