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汁原味传民歌载歌载舞承文化——小学音乐民歌教学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7期   作者:潘赛
[导读] 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
        潘赛
        资福镇中心小学410619
        【摘要】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作为一种主要的民族文化流传形式——民族音乐,它是我国各民族经数千年时光精心传承下来的民族瑰宝。民歌很早便融入了小学音乐教学内容中,学民歌、演唱民歌、品味民歌,继承跟发扬我国民族文化精神,从小培养小学生热爱民族、热爱祖国和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怀,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将着重探究如何将民歌巧妙的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策略,促进小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传承文化小学民歌教学策略

        引言新课改与素质教育持续深化的今天,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早已落后于时代,新的音乐教学模式不但要帮助小学生掌握一些音乐小知识和小窍门,还须引导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歌曲内涵,感悟文化传承,提高人文综合素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歌教学的内容,还在于传承民族优秀的文化,弘扬和发展民歌。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民歌的重要作用
民歌,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积累下来的智慧成果,它产生自人民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是他们的思想、情感与对美好未来愿景的表现,因此,民歌贴近生活,走进自然,灵活质朴,极易传唱,是谓下里巴人的音乐,最能引起广大人民的情感音乐共鸣。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融入原汁原味的民歌,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培养出音乐欣赏能力,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还能创新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不止音乐一个科目的教学理念、教学目的跟价值,更能进一步定位好小学音乐教学,同时,还可以弘扬传播民乐,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这是每一个音乐教师不可推卸的使命和责任,也是民族担当的一部分。
二、小学民歌教学策略
1、将教学内容趣味化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顺利展开的一大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趣味化,是民歌教学的起点。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背景和兴趣,采用适当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激发出小学生学习民歌的热情和对民歌的喜爱。
第一,可利用游戏的形式展开民歌教学。游戏是小学生普遍乐于接受的教学模式,但前提是教师已经完全把握住了学生的个性与爱好。在游戏中学习民乐文化,在游戏中感悟民族音乐的魅力,在游戏中受到音乐的熏陶,例如歌词接龙活动、听歌猜出歌名竞赛、将自己知道的民歌分享、传唱交流。《阿里西里》是一首经典的彝族民歌,翻译过来意为我们是好朋友,这首民歌是彝族儿童们在游戏时常常唱的歌曲,又叫《喜鹊钻篱笆》,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这一点,一面做游戏一面听一面唱这首彝族民歌,在快活的游戏中学会这首民歌,也引导着小学生一点点地了解着彝族文化。
第二,可利用讲故事的形式展开民歌教学活动。故事天生具有一种亲和力与吸引力,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教学方法,而民歌,有许多是从故事里改编过来的,比如说,《巴塘连北京》这首藏歌,用歌曲的形式讲述了藏族人民对党,对祖国的热爱,歌曲中蕴含着故事情节,听歌就是听故事,唱歌就是自己来讲故事,小学生们在这首故事民歌的传唱中,会更加投入。


第三,利用最贴近小学生生活的民歌来教学。艺术源自生活,它又表现着真实的生活场景,《小拜年》这首湖南民歌,便是一种从生活民俗中创造出来的歌曲,体现的是过年时的热闹喜庆场景,敲锣打鼓,生活味儿浓重。
2、将歌唱形式多样化
跟唱民歌,只这一种学唱方式太过单调,小学生唱久了也就倦了,学习民歌的热情迅速降低,也就无谓教学效果了。民歌多种多样,劳动号子、打山歌、小调等等形式多样,演唱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合唱、对唱、独唱、表演、一领众和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分配学唱的形式。这里举两种歌唱形式做参考。
第一,歌唱表演,载歌载舞。即在演唱中增添表演性成分,比如说最经典的《编花篮》,既唱,也做‘编制花篮’和‘摘花朵’的动作,这个过程中的形式也很多,比如可以一人边唱边做动作,也可以全班一起,还可以一部分学生唱另一部分学生做动作,分角色表演。
第二,对唱。对唱即是两人或多人相对应和,互相配合,还可以弥补演唱时气量不足的问题。比如说《采花》这首按月份应时序咏唱的四川民歌,男女分开唱不同段,也可交叉唱不同段,用对唱的形式唱出‘四季花开’。
3、再创造
提升小学生音乐综合素养,不仅要学会演唱和欣赏音乐,还要能进行再创造,这也是传承民歌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
第一,编舞蹈,将民歌融合进舞蹈中,载歌载舞,比如模仿民俗活动(划船)、模仿劳动动作(收割)等,用贴近歌词内容的舞蹈动作帮助小学生切实理解歌曲内涵。
第二,编伴奏。根据实际情况,教师选择恰当的乐器,让学生亲自动手,或敲或打或弹,引导教会他们在演唱中如何去表现民歌歌曲中的或热闹或欢乐或安静的场景,通过动手去掌握节奏旋律,去感受歌曲传达的情感。
4、结合时代将歌词改编
时代发展迅速,音乐的表达形式也在迅速更新,越来越多的流行歌曲,流行歌手为人所知。流行歌曲之所以流行传播得快、热,正是因为其旋律的简单重复、歌词朗朗上口易于记忆,但民歌是经过沉淀的,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小学生认知有限,只做表面的唱和的话,他们是无法真正领会民歌所传颂出来的情感意义。故而,结合时代发展背景,借鉴流行音乐直白的表达形式,做适当改编,才能有效地进行小学音乐民歌的教学活动,教出效果,学出成效,才能更好地去传承民歌,弘扬民族文化。大家知道,于13年春晚上,周杰伦跟宋祖英对唱的创新组合《辣妹子&本草纲目》,让流行与传统音乐碰撞出了震撼的火花。所以,我们在小学音乐民歌教学中也可以采用这样的创新改编方式,引导帮助小学生对歌曲加深理解和体验。

        结束语将原汁原味的民族音乐融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中,慢慢培养出小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并在载歌载舞中保护传承,传播民歌文化知识,弘扬民族精神,展现时代风采,还能创新教学形式。这条探究之路远未结束,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创新和总结。

参考文献
【1】徐琳娜.原汁原味传民歌,载歌载舞承文化——小学音乐民歌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8(7):14-16.
【2】朱丽蓉.如何构建小学民歌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8,000(003):P.90-91.
【3】尹山红.关于中小学音乐课堂中传统民歌的传承与弘扬研究[J].数码设计(上),2019,000(010):3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