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良艳
福建省福清市北京师范大学福清附属学校 福建 福清 350300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富有朝气、想象力天马行空,这也是培养小学生创造力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让小学生摆脱思维枷锁在浩渺的世界中自由翱翔,并以想象力为基础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不断沉淀小学生的艺术修养,实现他们对艺术的再创作。
关键词:创造力培养 小学美术 教学设计 实施策略
一、创造力培养视角下小学美术课的教学设计现状
小学美术是培养小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学科之一,可以陶冶小学生情操,引导他们展开对美的追求与探索,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但是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美术的教学设计大多是以固定模式呈现的,在教学过程中并不能充分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得美术教学成为了一种灌输式的学科教学,学生过分依赖于教师的指引,丧失了艺术的想象灵感,也压抑了他们的艺术天性。
创造是一种崭新事物的诞生过程。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小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让小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完成艺术的再创作。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往往会让学生被动的接受自己拥有的艺术经验,模仿力大于创造力,这样的美术课堂不仅缺乏活力,甚至也有可能僵化小学生思维,呈现出千篇一律的美术作品。
二、激发小学生创造力的美术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分析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美术教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但是结合小学生的现有能力与学习习惯,在美术教学设计中落实对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必将是一个长期且艰难的过程,绝非可以在朝夕之间完成的。
(一)创新教学方法
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美术教师一定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首先,美术教师要充分结合教材内容,由浅入深的引导小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在培养学生美术自信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对美术进一步探究,为发挥创造力奠定扎实基础;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势,真正尊重学生意愿与主体地位,让学生对美术课堂抱有一定新鲜感,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改变固定思路,打破传统模式,实现思维变通。
例如,学生在进行图画描摹时,教师可以留给学生更多选择权进行自由发挥,不仅可以临摹老师提供的素材,也可以临摹自画像、临摹窗外场景等,这将或千篇一律的课堂模式,极大的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提供给了小学生足够的创作空间,使得他们的思维跳脱出课堂与书本的限制,用自己的方式感知艺术、接受艺术的熏陶。
(二)利用课堂作业,发现身边的美
教师在为小学生布置课堂作业时,一定要保证作业具有足够的创作空间,减少作业的条框限制,以此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例如,街头涂鸦大多是一些美术爱好者的随手作品,富含着浓烈的艺术气息,是街头的亮丽风景。
不是名家名画,没有条框束缚,但这并不妨碍它是一种美的表现,是一种艺术的想象。在美术学教学中教师也要鼓励小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创造,探索出美的真相与价值。
所以,美术教师一定要科学设计小学生的美术作业,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探索生活、探索艺术,激发出无穷的想象。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展示作品的平台,树立小学生的学习自信,在不断挑战自我的基础上完成更加优秀的美术作品。
(三)打破学生惯性思维、为美术注入新鲜活力
思维惯性应用在别的学科中会帮助学生提高解题速度,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在艺术学科中,思维惯性会禁锢学生思维,导致学生缺乏创造力。所以小学美术教师一定要在实际课堂中帮助学生打破思维惯性,释放小学生天性,让他们用画笔大胆抒发心中所想,天马行空、无所畏惧,为美术作品注入新鲜活力。
例如,教师在引导小学生画出球类物品时,比如足球或者是篮球时,小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所呈现的作品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因此教师可以适当改变一下教学策略,让小学生画出自己所喜爱的球类运动,如此一来课堂任务就由具象变成抽象,学生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利用画笔以手画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而且每一位学生的作品都呈现出不同风格,真正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摆脱了千篇一律的绘画思维。
(四)利用多媒体设备
多媒体设备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为小学生丰富课堂内容,展现教材以外的艺术素材,同时也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让小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艺术的表现手法。
例如教师在讲解《悠悠老街》这一节美术课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教会学生运用不同的美术形式描绘出老街的独有风情,同时也要在老街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及热爱。在这节课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探访活动:利用课余时间与家长一起对本地特色老街进行走访观察,可以用相机记录、也可以用画笔记录,记录下自己对老街的印象。在实际授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所拍摄的全国各地不同的老街作品,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老街所蕴含的文化气息,以此丰富小学生的艺术视野,增加他们的艺术沉淀。在观看完视频资料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详细绘画出自己所观察到的老街,在教师的抛砖引玉之下,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极大启发,他们所呈现的作品也将极富想象力。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针对性的评价,通过对绘画技巧、绘画结构以及绘画风格的评价,帮助学生正视自己的不足,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美术创作中扬长避短、不断创新。
综上所述,若想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美术教师就一定要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促进教学设计的改革与实施,不断创新教学理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为小学生留有足够的创作空间,帮助他们沉淀艺术修养,从而不断提高艺术创造力。
参考文献:
[1]王冬培.小学美术单元化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美术教育研究,2016,(20):87-89. DOI:10.3969/j.issn.1674-9286.2016.20.064.
[2]洪言.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6):115-116.
[3]史芳.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的路径[J].西部素质教育,2020,6(9):96,103. DOI:10.16681/j.cnki.wcqe.202009045.
[4]李情.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与提升研究[J].中华传奇,2020,(9):36.
[5]邹玉红,刘瑞民.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4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