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汽车类专业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7期   作者:李丽馨
[导读] 职业院校汽车类专业课程中有机融入育人元素,
        李丽馨
        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大连天巳汽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职业院校汽车类专业课程中有机融入育人元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职业院校汽车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之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职业院校汽车类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职业院校;汽车类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意义;实践策略

        为了让“三全育人”的育人机制更好地贯彻落实,在高校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重视课程思政的融入和实施。与传统意义中的思政课程不同,课程思政的目的是通过在各学科课程当中对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提炼,在各专业课程教学当中充分的融入思政元素,从而使专业课程所具有的育人功能得以有效发挥。专业课程作为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其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该发挥其育人的作用。课程思政最突出的特点是融合性,因此在汽车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中融合育人元素,使课堂教学从知识传授提升到价值引领,有助于更好的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助力我国实现“汽车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职业院校汽车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与其他专业基础课程比较而言,汽车类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系统性与实践性,不但具有将强的逻辑性和丰富的知识点,同时兼有理论和实践、系统和工程性等诸多特点。在此过程中课程思政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目前,许多职业院校汽车专业的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汽车专业课程中的教育因素,只传授汽车专业知识。二是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汽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具有较高的国际视野、人文精神和亲情,掌握现代设计和实验手段,具备不断更新理论知识、不断增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专业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汽车专业的教学改革。其次,它有助于将知识转化为价值导向。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观本质上是一种课程观。它不是一门附加课,也不是一项附加活动,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从而实现德育育人、润物细无声。思想政治课最突出的特点是整合性,将教育要素融入汽车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促进课堂教学从知识教学向价值引导转变。
二、职业院校汽车类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实践策略
(一)基于课程思政,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
        要基于汽车类专业课程的特点,在课程标准当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新修订。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中的意义和内涵,根据课程的特点,在课程环节中找出教学主题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有效地切入、延伸和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政治因素教学设计上,灵活创新地巧妙地整合和运用思想政治课的要素,保证和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实现专业课与思想政治课的有效融合。
(二)充分挖掘汽车专业课育人元素
        职业院校汽车专业课程整合教育要素,要在坚持不影响原有课程知识体系和专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汽车专业课程中的教育元素,使其与专业知识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爱国情怀。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提升国家向心力的主要源泉。汽车工业一直是现代西方国家的支柱产业。它在中国起步较晚,发展壮大之路十分艰难。

我们可以在职业院校的汽车专业课程中穿插中国汽车之父饶斌的追梦之路,培养学生的祖国情怀,鼓励他们助推“汽车强国之梦”。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增长迅速,但大多数交通参与者的法治意识还很薄弱。在职业院校,通过对一些重大交通事故的分析,引导广大学生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树立守法意识,用自己的行动引领和带动群众。通过讲授新能源汽车的结构原理,介绍机动车排放造成的雾霾现象,向广大学生宣传绿色低碳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讲解汽车结构知识时,及时插入缺陷汽车召回案例,教育和引导学生言行一致,诚实务实,培养诚信敬业的职业素质。在谈论维修案例时,向学生灌输专业精神和工艺精神。在讲述民族自主品牌的发展历程时,向学生展示如何做一个有感情、有理想的人。
(三)基于思政元素对教学方法与模式加以改进
        基于思政元素,将其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在汽车类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第一,通过“线上”开展教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和教材相匹配的SPOC课程,运用校园云平台,让学生在线上进行选课并进行学习;教师则结合教学大纲以及相关的学时要求,将易理解与接受的基础内容做成微课视频,上传到云平台当中,让学生在云平台通过观看视频进行课前学习,同时将学生对视频的学习纳入对学生的平时成绩考核当中,进而在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进行培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第二,通过线下开展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进行重点知识和内容的讲解,还应该结合实训实验以及作业习题等等进行课程思政要素的挖掘。不但在进行线下授课过程中,要将这些思政点融入其中,还应该在微视频录制的过程中,也将其有效融合,形成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资源库,并采取任务驱动、问题引导以及案例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的提升。第三,要做到线上和线下的良性互动。教师可以利用“蓝墨云班课”等智慧化教学软件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利用手机App与学生之间形成互动,对所有学生的学习动态充分地掌握,并确保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连续性。
(四)基于立德育人的教学目标采取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式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体现立德育人的教学目标,在汽车类专业课程的考核当中,可以将思政元素有效地融入其中,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更好的调动。首先,教师可以根据该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落实“做中学”的教学理念,采取项目化教学的方式,在各个项目当中融入专业知识、职业要求、岗位职责等,从而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等进行多元化地评价;其次,考核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要改变过去教师单一考核的主体模式,而变成教师、学生以及团队共同参与的教学评价主体;再次,除了期末测评外,还要重视技能操作、项目创新、岗位素养以及团队合作等综合方面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考核,进而对学生的主体意识、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和素养等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苏频.地方工科院校汽车类专业推进课程思政路径探析[J].常州工程院学报,2019,(5):109-111.
        2.卢柳青,班璐,黄大明.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运用——以“汽车理论”课程为例[J]. 职业教育, 2020, 9(2), 125-129.
        3.朱可宁.高职院校汽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策略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20,(16):217-219.
        4.仝光.汽车服务工程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与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20,(1):1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