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通 童兵 田俊 丁其乐 王晓璐
东莞理工学院 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广东东莞 523808
摘 要:为了切实提高路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更好服务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路桥产业发展,结合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开展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关键词:产教融合;路基路面工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新工科”建设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而提出的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方向。2017年至今,“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以及2018年6月21日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新时代的本科教育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要求[1]。在新经济、新产业、新行业背景下,如何构建学科专业的新结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工程教育的新质量以及工程教育的新体系已成为新时代下本科教育研究的新热点。
以此为起点,全国工程院校掀起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研究、探索、实践的热潮,已经走在前列的高校力求本科教育的拓展、融合、创新、共享,主动寻求政府、行业力量、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支持与合作,将产教、科教、学教深度融合,加强高校与产业界的联系,鼓励大学生走进企业,完善工程教育体系,有力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2-4]。
我校处于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东莞市,当年的“世界工厂”,经过近40年的高速发展,已成为科技、金融、生产、贸易强市,也是我国新一批创新性城市建设单位。我校是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单位,本着服务地方、服务产业的初心,打造了一批行业特色学院,取得了非常好的阶段性成果。
路桥工程专业与城市建设密切相关,与地方经济布局紧密联系,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经济转型同步。路基路面工程是路桥专业的核心专业课,路基路面工程教学存在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不强,相关专业知识不扎实等问题,需要进行一些创新尝试和改革实践[5-8]。
二、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新工科建设背景及产业发展人才需求,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教学着重开展以下内容改革:
(1)目标定位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路基路面工程是路桥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运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及力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和土木工程专业知识的能力;具有发现、表达、分析复杂土木工程问题,并得出有效结论的能力;具有针对复杂土木工程问题开展分析、设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的能力,并在过程中体现一定的创新意识。课程教学目标拟定为三维目标,分别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具体内容为:第一,知识目标。掌握路基路面工程结构特点、结构层功能、结构影响因素;路基路面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要求;路基土特性及设计要求、路基工程主要病害及产生原因;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验算;挡土墙的用途、类型与使用条件;交通荷载类型和特点、轴载换算原则与方法、路面设计参数;我国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的基本流程与方法。
第二,能力目标。熟悉运用直线法和圆弧法进行陡坡路堤的稳定性验算;挡土墙设计及稳定性验算;沥青路面结构组合与厚度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与厚度设计。第三,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认识时事并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了解工程技术和管理对环境、社会及全球的影响,培养持续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参与、积极进取、崇尚科学、探究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思想意识;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科学严谨、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职业道德。
(2)先修课与后续课的有机统一
路基路面工程先修课有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地质、材料力学、土力学和道路勘测设计等课程,后续课有公路与桥梁工程施工、公路工程造价和道桥工程检测等课程。先修课打基础,后续课宽拓展,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构成了路桥工程专业的培养体系,是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着力点,路基路面工程要从打造精品课程群出发,有效衔接先修课和后续课,既丰富了理论基础,也拓展了专业方向。
(3)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践的有机统一
围绕主动适应和支撑引领社会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我校确立了“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着力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求,勇于担当、善于学习、敢于超越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主动适应和支撑引领产业发展,离不开产教的高度融合,只有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的共同努力,学校与企业的通力合作,人才培养才有着陆点,路桥工程人才才能真正为国民经济发展助力,符合新时代我国高校本科教育的初衷。
三、结语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实现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结构,更取决于人才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按照“新工科”的内涵与特征,以学习产出为导向,以产业需求为引领,开展产教融合的《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培养未来多元化、卓越的土木工程师,解决我国高等教育中教学与产业发展脱节、缺乏以生为本的主动式和互动式教学方法、工程教育薄弱、教师缺乏工程背景与产业经验等突出问题,对促进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钟登华. 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 1-6.
[2] 李绍纯,耿永娟,侯东帅,金祖权. 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现状及对策研究[J]. 高教学刊,2020,32,77-80.
[3] 袁靖宇. 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的历史观照与战略抉择[J]. 中国高教研究,2018,(4): 55-57.
[4] 胡文超,陈童. 项目教学与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的互动关系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6): 118-121.
[5] 张彩利,宋倜,李宁利,等. 5E教学模式应用于路基路面工程教学的探索[J]. 大学教育,2020,80-82.
[6] 李科,卢召红,李晓丽,等.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推进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教学质量改革与探索[J]. 科教文汇,2020,503,75-76.
[7] 黄崇伟.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创新[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2(2):184-188.
[8] 武昭融,王雪梅. 交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外一体化模式研究——以《路基路面工程》课程为例[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186-187.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粤教高函[2018]180号);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土木工程重点专业(粤教高函[2017]214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801317027);东莞理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011819078)。
作者简介:黄文通 (1976-),男,博士,高级实验师,从事土木工程教学与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