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雪莲
坊子区前宁小学 山东省潍坊市 261200
摘要:在教学中,尽管我们早已明白要对学生循循善诱,但有时还是忍不住抱怨学生太过愚笨,当我们发现孩子不能明白我们的意思时,不要急于指责,更不要急于批评,先问问他哪里不清楚,尽量给予孩子方便,帮他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少施加压力,也许能激发起他的兴趣。
关键词: 教学 学生 愚笨
在教学中,尽管我们早已明白要对学生循循善诱,但有时还是忍不住抱怨学生太过愚笨,心想:我讲得那么清楚、透彻,他怎么就是理解不了呢?这么简单的题,他怎么可能不会做呢?跟他讲了那么多遍,他怎么还是会写错呢?……这些纠结的问题也让我头疼不已,苦无良策。但在最近的一次与儿子的聊天中,儿子的话犹如醍醐灌顶,令我汗颜不已。
前段时间儿子一直在看关于“二战”的书,共计12本,他看得津津有味,每天上学、放学路上总会和我交流一番,以期得到我的共鸣。说实话,这类书我一点兴趣也没有,不过曾在中学、师范的历史课本中有所涉及,对于希特勒、巴顿、德国法西斯主义等有那么一点点的了解,所以在他的叙述中也能插上那么一句、两句的,听下来基本能听懂,但大多数内容却是在儿子的介绍中才知道,只能时不时地冒出一句:“哦——原来是这样啊!”惹得儿子对我连连摇手,说:“你这样怎么行呢?还是个老师呢。”
而让我更为汗颜的是:前天晚上,儿子和我一路走回家,顺便考我一些问题,如:“豹”2系列主战坦克是哪个国家的?世界上暂时机动性能最好的坦克叫什么?生产最多的枪是什么?哪个国家造的航空母舰最多?“鹞”式战斗机是哪个国家的?……把我问的一楞一愣的,除了摇头还是摇头,只能把一个个问题反问过去,而他却像如数家珍一般,说得有鼻子有眼的,看着我一脸茫然的样子,还不时地认真解释一番。当然,这都得益于他最近新买的《致命武器》一书。看着他津津乐道的样子,我问他:“那么,你长大了是不是想当一名军事家或研制新型武器的专家呢?”“没有啊,我只是喜欢看而已。”儿子一脸平静地说。估计是他看我实在是太无知了,于是,便极尽自己所能地向我解释各种机枪、狙击步枪、战斗机、主战坦克、潜艇、航空母舰等知识,从型号、性能、生产国家、适用范围……讲述可谓详实、清楚、具体,而我也听得频频点头。他可能看我“学”得挺认真吧,最后竟然说:“妈妈,那我接下来考考你吧。
”这一考,我是被问得晕头转向,乱七八糟回答一通,但也只有一题蒙对,结果可想而知,又被他嘲笑一番,还不忘加上一句:“你看你,还是个老师,怎么就这么笨呢!”
那么,真的是我“笨”吗?记得我当时是这样回答儿子的:“‘笨’应该算不上吧,在其他方面你不是有很多佩服我的地方吗?只是对于这些军事知识我不感兴趣,所以一点基础都没有,你一下子又说了这么多,我哪能记得住呢?”儿子听了,觉得也有道理,便说:“所以有时候我做错题目或者不知道一些知识其实也是很正常的,对吗?”“对呀!看来之前我在看待一些事上只是从我自己的知识水平出发来衡量你的学习结果,总觉得简单、容易,其实没想到其实对于你来说却是全新的知识,你以前没有这样的经验或积累,难免会觉得难以理解了,以后我要多站在你的角度想问题、看问题。”我非常真诚地对儿子说。
晚上,我又反复地回想了今天的事,发现这样的“想当然”在我的教学中也存在,比如学生抄写生字,我想字就在你眼前,照着抄一遍那多简单啊,可是有的孩子看来看去还是会看错、写错,有的错误甚至是一错再错。就拿最近学得“谦虚”来说吧,课堂上提醒孩子们“谦”字右边的笔顺要注意,上面一横要记得,两竖自上而下写挺直,“虚”字第三笔是“横钩”,但有几个孩子写来写去总是写错,“虚”第三笔忘写“钩”的特别多。现在想想可能是孩子们对这两个字没有原有的知识经验,所以有些笔画看着差不多以为就是了,当然认真的态度也有待加强,还与孩子识字的兴趣有关吧。再加上汉字形似的字那么多,估计有些孩子是看着模模糊糊一大片,也就懒得去细细比较和识记了,就像我听各种不同型号的狙击步枪一样。
像语文的话,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学生课堂效率低下,课堂上,老师反复强调哪些是重点,哪些必须记住,尤其是在理解重点词句时,不时地小结、归纳学生的发言,努力做到感悟到位、完整(抓住几个点来说)。可学生呢?看着挺认真的样子,其实心思早已不知飞向何方,从当堂的作业完全可以反馈出来,明明是刚才讲到的甚至是重点强调的地方,但作业中仍有不少学生“照错不误”。最让我们伤心的是,课堂上一起讲评过的作业,到批时错误的学生还是一大堆,就算是老师把答案写在黑板上,该错的还是错了,说明他们并没有听老师讲,也没有看老师写,我称之为“充耳不闻、写之不看”。
一直以来,我都把学生的这些问题归结为作业不认真、态度不端正、观察不仔细、缺乏责任心等,现在从儿子批评我的话以及我自己“狡辩”的话来看,说到底还是一个兴趣问题,关键是学生对于这样的知识不感兴趣,再加上原有知识经验没有,听得越多其实脑子里越糊涂,一天一天累积下来,越来越听不懂,再加上老师的“无理指责”,心中颇为委屈,干脆不想再花心思去学,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当我们发现孩子不能明白我们的意思时,不要急于指责,更不要急于批评,先问问他哪里不清楚,尽量给予孩子方便,帮他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少施加压力,也许能激发起他的一丝兴趣吧。
唯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有学习的动力。要想让学生学好,首先要让学生对你有兴趣,对你的课有兴趣。这就是我所谓的“顿悟”。
参考文献:
[1]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理性思考[J]. 薛学军.??当代教育科学.?2007(10)
[2]浅谈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积极作用[J]. 姚本先.??现代中小学教育.?1990(01)
[3]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 开俊林.??山东教育科研.?1994(02)
[4]试论影响学生问题意识的主要因素[J]. 张英杰,李伟.??中国西部科技.?2004(11)
[5]试论课堂教学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 梁亚芹.??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02)
姓名:韩雪莲(1974年12月)女,汉,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教师,本科
单位:坊子区前宁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单位所在省市及邮编:山东省潍坊市 26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