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曲《战马奔腾》中特殊技巧的应用活动案例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7期   作者:陈幸妮
[导读] 我国疆域幅员辽阔,各民族文化精彩纷呈,民族音乐资源十分丰富
        陈幸妮
        北京市通州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101100
【活动依据】
        我国疆域幅员辽阔,各民族文化精彩纷呈,民族音乐资源十分丰富。学员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了解和热爱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尊重和理解不同地域文化差异,这是《音乐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实施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参与活动的是二胡高级班学员,演奏水平均在业余考级八级水平以上,具备较好的基本功,但由于对乐曲的音乐情绪理解不到位、演奏积极性调动不好、缺乏自信等方面的因素,导致学员在乐曲的表现力方面还存在欠缺。本次活动我选择了《战马奔腾》这首乐曲,它的作者陈耀星老师立意清新,富有独创,绘形传神地把战马奔腾的形象如浮雕一般凸现出来。乐曲主题的旋律富有蒙古民歌音调特色,作曲家还运用了自己独特的高难演奏技巧,成功地表现了守卫在边疆的骑兵战士的军营生活。通过学习演奏《战马奔腾》这首乐曲不仅可以提高学员的音乐表现力以及对音准、混合节奏、节拍方面的控制,还可以感受到边防战士跨马横枪的英武形象以及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深厚感情。
        整个活动以学生观察发现、思维拓展、分组展示、互动合作为主,教师积极引导、激发学员的学习动机,让学员能够主动地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
【活动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一、了解草原丝绸之路的形成与作用。二、通过分析总结,能够掌握大击弓、双弦快速抖弓、跳弓的演奏技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体验感受、探究实践、分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员音乐表现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一、激发学员了解草原丝绸之路的兴趣及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二、能带着情境演奏乐曲。三、学员感受到曲中边防战士跨马横枪的英武形象以及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深厚感情,坚定自身传播民族音乐文化的使命感。
【活动对象及规模】
        少年宫二胡高级班学员8人
【活动场地及时间】
        活动场地:少年宫宏艺楼204室。
        活动时间:2018年4月20日。
【活动内容】
        一、学员介绍乐曲创作背景,师生共同讨论草原丝绸之路的主要线路及作用。
        二、导入新课,学习乐曲中大击弓、双弦快速抖弓、抛弓等特殊技巧的演奏方法。
        三、学员分组展示,相互提出演奏存在的问题并讨论出解决的办法,师生共同演奏乐曲。
        四、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并布置作业。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分析总结,能够掌握大击弓、双弦快速抖弓、跳弓的演奏技法。
        难点:将乐曲中战马嘶鸣、风驰电掣、冲锋陷阵、顽强格斗的激烈情境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一、活动方案及有关文字材料。
        二、多媒体教学设备、二胡、有关音像图片资料。
        学员准备:
        一、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
        二、完成整首乐曲的视奏。
【活动过程】
        一、学员介绍乐曲创作背景,师生共同讨论草原丝绸之路的主要线路及作用。
         
        教师活动:
        (1)请学员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
        (2)与学员共同讨论草原丝绸之路的作用及主要线路。
        学员活动:
        (1)通过课前搜集资料,分享自己所了解到的乐曲的创作背景。
        (2)与教师共同讨论总结出草原丝路的形成更早于张骞出使西域,并了解到它的作用与主要线路。
        设计思路:
        通过了解草原丝绸之路和边防战士跨马横枪的英武形象,激发学员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培养学员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深厚感情。
         二、导入新课,学习乐曲中大击弓、双弦快速抖弓、抛弓等特殊技巧的演奏方法。
                        
        教师活动:
    (1)教师放战马奔腾时的实况录音并演奏曲中模仿战马的特殊技巧,让学员辩听每种技巧相对应的情境。
        (2)讲解大击弓、抛弓等技巧的演奏方法。
        学员活动:
        (1)学员通过连线的方式将教师演奏的特殊技巧与录音中的真实情境对应上。
        (2)学习大击弓、抛弓等技巧的运弓方法。
        设计思路:
        (1)培养学员主动细致的观察力。
        (2)培养学员听力及分析能力。
        三、学员分组展示,相互评价并提出演奏存在的问题,共同讨论出解决的办法,师生共同演奏乐曲。
        教师活动:
        (1)将学员分成小组进行技巧演奏,引导学员进行互评及自评。
        (2)师生共同演奏乐曲,同时播放战马奔腾时的图片,感受乐曲中所展现的战马嘶鸣、风驰电掣、冲锋陷阵、顽强格斗的激烈情境。
        学员活动:
        (1)通过小组展示,进行自评和互评,从中发现并及时解决不足之处,尽可能将乐曲所表达的情境表现出来。
        (2)完整演奏乐曲,感受乐曲中的情境,享受合奏的乐趣。
        设计意图:
        (1)通过小组练习和多元评价方式,学员进一步将大击弓、抛弓等技巧演奏更准确,从而更好的表现乐曲的情境,提高自身音乐表现力。
        (2)激发学员的表现欲望,体验互助合作的快乐。
        四、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并布置作业。
        教师活动:
        (1)总结本次活动,点评学员在活动中的出色表现以及不足之处。
        (2)布置作业。
        1、巩固《战马奔腾》中特色技巧的演奏方法。
        2、运用所学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器乐技法,将自己喜爱的内蒙民歌移植到二胡演奏中,并通过拍照片、录视频等方式发到班级微信群中进行交流与展示。
        学员活动:
        回顾本次活动所学的知识与技巧。
        设计意图:
        (1)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学员进一步认识到技巧为音乐服务,音乐体现技巧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2)学员通过对民歌的移植改编,使得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到充分提升。
【活动效果测评】:
        一、学员特殊弓法技巧的动作与手型是否正确,演奏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二、学员在活动中的积极性。
        三、学员活动后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是否有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的愿望。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战马奔腾》这首深受学员喜爱的蒙古民歌音调风格的乐曲为载体,通过聆听、感受、体验、分享等方式,挖掘音乐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道德修养、人文精神等方面,学员不仅了解到草原丝路的形成与作用,还学习、运用多种特殊技巧表现了乐曲中战马嘶鸣、风驰电掣、冲锋陷阵、顽强格斗的激烈情境。学员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我赏析”、“我掌握”、“我创编”、“我演奏”、“我评价”五个不同层级,学员由被动式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究式学习。学员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有关乐曲创作背景的资料,并在草原丝路文化的分享、讨论中表现地非常积极,学习的兴趣逐步提升。通过技巧辩听、分组展示、问题探究、相互评价等环节,学员学会自己感受、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自评及互评,突出了自身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活动结束后,学员选择自己喜爱的民歌来进行创编与展示,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拓展和延伸,还激发了自身的创新精神。
        教师的评价与鼓励对调动学员的肢体动作,提高学员的演奏激情起重要的作用。在合奏环节,有个别学员缺乏自信,不愿意运用肢体语言,使得乐曲的音乐情绪表达不到位。教师的示范演奏和其他同学的带动起到一定作用,学员开始尝试随着运弓的方向动身体,此时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的评价,学员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得到提高,身体越来越放松,再加上音乐与画面的完美结合,学员全身心投入到表演当中,将乐曲的音乐情绪较好地表达出来。
        作为一名校外教育的美育传播者,不仅要挖掘音乐教材中各种美的因素,还要善于启发诱导学员以美导行,使他们在美育活动的实践当中,自己去认识美、体验美、掌握美、表现美、创造美!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