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低年级学生说话能力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7期   作者:陈小华
[导读] 说话能力是学好作文的基础,低年级学生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期,
        陈小华
        广东省惠东县平山第一小学  广东  惠州  516300
        摘要:说话能力是学好作文的基础,低年级学生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期,紧密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日常教学中说话与观察相结合,与写话相结合,与课堂表演活动和课外活动相结合,从而有效地、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关键词:低年级;说话能力

        说话能力综合性地反映说话人的思维能力、知识水平和其它智力因素。一个人的言谈表达往往体现其思维能力,说话能力的培养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紧密相关,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基本功。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低年级学生应当做到“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并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和“说话要注意文明礼貌”的态度。因此,低年级阶段,小学语文教师要努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培养学生说话的准确性、条理性、深刻性和灵活性,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以后写好作文做好铺垫。
        在教学中,根据学校实施的素质教育为导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的说话为核心,从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出发,针对学生“不愿发言、怕发言”的现象,对学生进行说话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进行训练,具体方法如后文所示。

一、说话与观察相结合
        观察是理解和表达的前提,理解是观察的升入和表达基础,表达是对观察的检验。观察能力的培养将学生放置在一个观察者的位置,以身边的大小事物和课堂布置的观察材料作为基本的观察对象,以观察活动作为学生说话表达的一个练习场。通过学生对观察事物的具体描述来锻炼学生说话表达的概括能力,提高其表达的准确性;通过学生对观察过程的讲述来锻炼学生说话表达的条理性;观察还能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锻炼学生说话的深刻性;观察活动往往也是即时的,通过对观察场景和语境的转换,学生说话表达的灵活性也能从中得到提升。因此,说话与观察相结合有利于从准确性、条理性、深刻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综合提高学生说话能力。
        低年级学生拥有的材料大多数是通过观察所得到的。观察是低年级学生说话的关键,应当把指导说话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习惯结合。首先教低年级学生从观察方法入手,即按一定的顺序,全面、细致地观察;然后要求他们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把自己看到的、理解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然后说几句完整、连贯的话。刚开始可以让优生先说,对较胆小、口头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先听和看,再逐渐引导他们说,有进步的及时肯定,逐渐地消除学生胆怯的心理,尽可能地多提供学生练习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说话的积极性。由于疫情的影响,不能进行线下教学,我就让学生担任“小主播”,让学生在家复述故事、播报新闻,让家长帮孩子录制视频,然后在班上的微信群里播放展示。刚开始只有大胆的同学勇于表现自己,胆小的同学在看了同学视频之后,纷纷参与其中。学生经过锻炼,说话能力得以提高。
        
二、说话与写话相结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还提出“低年级的学生对写话有兴趣,把自己想说的话,想象中的事物,自己对诸位事物的认识和感受写出来。

在写话中善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说是写的基础,说话和写话相结合、同步进行有利于学生巩固和积累词汇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为将来的语文写作打好基础。
        针对学生的“只会说,不会写”或“只会写,不会说”的现象,在一年级时,以说为主,说一两句完整连贯的话。为了激发学生看图的兴趣,我利用课本上图画,提高说话和写话的积极性。如:入学教育的第一张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你从图上看到什么?”教给学生说好和写好一句完整的话的方法。随着识字量的增大,二年级可以以写辅说。通过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告诉别人,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方面,先让学生说出一段完整的话,找出不通顺、错漏的地方进行改正,并读给同学听一听;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写简单的日记,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见闻、感受,简单地描述,养成学生爱动笔的习惯。学生从说到写,说和写相结合,并逐步提高要求,为以后写作做好铺垫。
        
三、说话与表演相结合
        小学生自尊心较强,但有强烈的表现欲望的特点。在进行教学时,适当地给予学生表演活动机会,可以激发学生积极进取向上的动力,培养学生说话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多表达,适当的表演活动能活跃课堂氛围。
        我在教学寓言故事时,就十分注意说话与表演相结合。请两个学生上台分别扮演狐狸和老虎,根据课文《狐假虎威》的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除了做出动作、表情,还把狐狸、乌鸦的所想都用语言表达出来。其余同学在台下观看,边听边想:他们的对话合不合理?若是我自己上去又怎样说?同学们跃跃欲试,都想要上台表演,连平时胆小、不发言的学生也纷纷想要加入其中。由此,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烈,提高学习效果。表演活动为学生营造了说话表达的环境,同时还锻炼了学生说话的胆量,发挥学习的潜能,落实了素质教育。
        
四、说话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课堂之外的活动往往有着比课堂更宽裕的时间、更使学生放松的氛围,更贴近学生喜好,因此也能提供一个更适于锻炼学生说话表达能力的环境。
        我们不仅要在课堂教学时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在课外,也要注意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的活动,提高他们的说话能力。如:布置学生阅读课外书,分享故事、表演小品等活动,在轻松自在的氛围中培养他们语言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要使每个学生都来说,体现双向互动的特点。如我在举办“诗歌朗诵会”活动中,让人人都上台背一、两首古诗或儿歌,其他同学可向背诗的同学提问,如“你是怎样学的?”“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而被提问者要回答问题,增进口语交流,学生的说话能力得到普遍地提高。

综上,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素质教育方针为导向,并紧密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上几种方式能有效地、多方面地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从而使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增强低年级的学生的表达、写作和思辨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丽萍,李瑞江.巧借课文"节点"促进读写"共生"[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35(05):45-47+52.
[2]余皓婷,吕沙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提取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科技风,2019(23):222-223.
[3]余琴.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口语交际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J].语文建设,2019(16):59-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