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准备,小学思政双师线上备课团队的建设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7期   作者:刘亦文
[导读] 从小学思政“双师课堂”的概念界定和模式框架为切入点,课前准备
        刘亦文
        广东省东莞市石碣实验小学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从小学思政“双师课堂”的概念界定和模式框架为切入点,课前准备,落实小学思政双师线上备课团队的建设从三方面着手:第一,课前了解硬件软件,备课团队熟悉设备;第二,课前精选教学课题,确定青蓝双师人选;第三,建设良好备课团队,修订教学设计方案:1.组成教学团队。2.制订教学计划。3.拟订教学流程;4.评估教学效果。第四,课前团队线上磨研,共同研发教学资源。总之,双师课前准备的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对学校的教学工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课前准备  双师  线上备课  团队建设  
        
         双师课堂近两年来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一个课堂两个老师”刷足了存在感,甚至获得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美誉。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载体,进行双师课堂模式的研究,是公民办学校和青蓝实施结对帮扶,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公民办学校的均衡发展的直接有效措施。“双师课堂”教学教研示范活动的开展,让各校老师有了交流的平台,“双师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增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可以增强教学质量与课堂管理的责任意识,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对学校的教学工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小学思政“双师课堂”的概念界定
        小学思政“双师课堂”的概念界定,基于承办学校课程教学需求,落实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由一名外校教师(由市教育局教研室道德与法治学科需要甄别选定的市学科骨干教师)和一名本校教师(承办活动的中低收费民办学校的中青年学科教师)合作,两校团队共备一节课、同上一节课而进行的课堂教学教研活动。
二、小学思政“双师课堂”模式框架
         双师课堂的教与学除了采取了“双师”的面对面进行模式之外,“教学情境、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一个都不能少。双师是一个整体,必须对课堂加强管控,保障高水平稳定的教学质量。基于双师课堂结构教学团队,全面提高我市教师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期待进一步提升全市民办教育整体办学水平。

三、课前准备,小学思政双师线上备课团队的建设
        (一)课前了解硬件软件,备课团队熟悉设备
        课前准备主要有硬件准备和软件准备。硬件准备包含:设备,平台,技术等,这些硬件准备由所在上课学校的老师处理好,另一所学校的老师无需准备,但需要熟悉操作。
        软件设备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备课团队的构建。在小学思政课堂采取“双师制”,教师突破了原来单枪匹马地干,单一的学习,单一的实践的模式,不再是“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两个教师备课团队,遇到生成性问题可以静下心来促膝交流,双师线上备课,可以促进教师间互动学习的一剂良药。同时,双师可以组成最小的团队,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需要探讨的问题可以进行讨论,也可以为下一节课的预设做些准备,互相交流心得,取长补短,教学氛围浓厚,教学能力能有效提升。
        传统的课堂上只有一个教师,无法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内容显得单薄,双师团队在集体研课时可以互相照应,不让课堂中留一个“关注死角”,在教学过程中,双师一起快速了解学情,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双师可以据此来调整接下来的教学安排。
(二)课前精选教学课题,确定青蓝双师人选
        由承办学校按课程教学进度定出课题,双师及其科组团队分工合作同备该课,基于承办的民办学校的学情,达成统一的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从教师角度说,公办学校骨干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工作细致,所教学生基础往往比较扎实,民办教师形势跟得紧,新观念新方法接受快,知识面相对较宽,但缺乏教学经验,因而双师教学搭配或许可以成为新的教育理念与传统教育优势的交汇。在教师中,有的擅长设计、有的精于表演;有的粗犷大度、有的细腻慎微;有的知识渊博、有的教法灵活。在课前线上备课时,团队可以根据两位教师的优势互补,能给教学带来更多的精彩。
(三)建设良好备课团队,修订教学设计方案
        1.组建教学团队。实施双师教学,首先必须建立一支具备良好的教学品质,既有爱心和责任心,又能互相配合、协调的教师团队,并且了解双师教学的目的、功能及有关的专业知识,使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建立双师教学的观念,进而共同商讨、策划双师教学活动。教学团队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可以是一定时期内的固定组织,也可以根据单元主题教学的活动内容而组织起来的临时团队。
        2.制订教学计划。为了保证“双师教学”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团队成员要共同商讨,对授课学生确定一个比较具体的个别化教学计划,以使在教学过程中,能按照学生的不同特点,安排可行的、明确的学习内容。
    3.拟订教学流程。拟订双师教学的方式与流程时,必须是教师团队成员共同参与、共同协商,决定学生学习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并分配工作。设计教学活动时,同时要考虑各项变量和情境设置,让双师清楚如何实施及实施的时间、地点、内容和对象。
        4.评估教学效果。双师教学的评估是由教学团队全体成员共同负责的,评估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以多元评量的方式,评估学生的发展状况。(2)对双师教学工作的评估:对于教学团队教学准备的规划、教学过程中的流程、内容安排、资源运用以及分工和教学后的实施效果等,进行建设性的回顾与检讨,成为日后实施的修正依据。
    双师教学是一种多元组合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在实践的过程中灵活运用,不断修正,教学效果评估需要双师在线上磨研时共同制定好本节课的评估内容,每一节课都应该有不同的评估方案。
(四)课前团队线上磨研,共同研发教学资源
        课前团队线上磨研的这个过程中,两所学校的老师可通过Q群、钉钉群或微信群密切联系加强沟通,也可约定在线视频备课,召开研讨会来落实各种准备工作和细节。课前的教学准备不能由个人或单一学校团队包办课前准备的所有任务,应该发挥两个团队的集体智慧。两个备课团队撰写好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PPT、微课,共同研发好相应的教学资源,也可以在东莞市平台上选好适合的教学资源。
        总之,课前准备,小学思政双师线上备课团队的建设有助于在资源有限且教师专业知识有限的教育现状,有利于两校教师团队的共同成长,加强团队建设,促进教师转化教育观念,打造有效课堂,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构建新型的双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双师课堂教学方法和途径,双师教学使教师团队应运教学的需要而共同备课、共同商讨、互相合作,增加了互相交流的机会,同时也能互补不足,取长补短,发挥每一位老师的所长,优化解决学生问题的最佳方案。首先,“双师教学”模式的教师培训是一种陪伴式培训,“双师教学”是对年青或是民办教师进行一次全程教学方法的言传身教式培训。其次,“双师教学”这种培训成本低、质量高、效果好,教师可以不离岗,进行线上备课,不仅大大减轻了学校的负担,还能让民办学校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2.邓光明,冉泊涯《新时期名师特质及其成长途径初探》[J]教学与管理,2011(9)
3.汤林敏.《浅析双师教学的现存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策略探究》 《知识文库》(2019)
4.黄钧露. 中小学双师模式下师生互动行为研究[D]. 2018.


姓名:刘亦文(1978-5),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广东东莞,职称: 小学一级教师,学历:本科,单位:广东省东莞市石碣实验小学,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教师专业成长,单位所在的省市和邮编:广东东莞 523000
                  
本文是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2020年度教育信息化应用融合创新专项课题。
课题名称:《基于双师课堂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慧教育的模式研究》
课题立项号:20JX07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