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职院校多元化格局下非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情况调查分析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7期   作者:曹婕、陈锐、孔 萍、郭一磊、高飞燕
[导读]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幼有所育”、大力举办和发展学前教育的时代背景下
        曹婕、陈锐、孔 萍、郭一磊、高飞燕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教师类项目 2020J0810号课题组
        【摘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幼有所育”、大力举办和发展学前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激增的学前教育人才需求催生大批学校开设学前教育相关专业,而从事幼儿师范教育事业的教师数量和专业背景无法与之匹配,部分地区和学校缺乏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教师,师资问题成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非学前教育部分教师在幼儿师范高等教育中面临着转专业并快速专业化的迫切问题。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基本掌握了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和行业需求实际,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非学前教育教师;多元化 ;专业化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资助(教师类项目)课题编号2020J0810——多元化格局下非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成果
一、调查背景
        在大力举办学前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激增的人才需求催生大批学校开设学前教育相关专业,但是部分地区和学校缺乏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教师。2018年云南省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培训,约有60%的从教人员非学前专业。这些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学科专业背景、教龄结构、专业水平等方面呈现多元化特点。非学前教育教师面临专业角色转型、学历提升、专业能力拓展等多维度的学习和挑战。为此我们开展了多元化格局下非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调查,探究这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云南省唯一一所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昆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主,同时在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高职院校中,选择非学前教育的部分一线教师为样本。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资料查询、问卷、访谈、数理统计等形式。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根据国家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及云南实际对学前教育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新要求,初步确定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条目框架,编制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包括33题。本次调查收到有效问卷84份。调查结束以后,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拟定访谈提纲,对部分幼儿园园长、学校管理者和非学前教育教师进行了访谈,进一步收集到一线用人单位对学前教育师资专业化发展的直观要求以及现状形成的原因。
三、非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和问题
(一)教师队伍呈现多元化特点,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非学前教育教师选择从事学前教育的主观意愿较强烈。

        所调查教师在性别、年龄、学历、专业背景等方面呈现多元化特点,存在着性别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失衡等问题。教师队伍比较年轻,接受新事物比较快,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学历层次略偏低。所调查93%的教师具有4年以上教龄,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教师专业背景较为复杂,主要以经济管理类、教育学类、公共基础类、计算机技术类为主。专业分布比较分散,专业差异性很大。
        参与调查的教师目前已经任教学前教育专业的虽然只有40%,但是因为热爱学前教育事业或者国家、学校发展需要,愿意主动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达到77%。
        在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的主观意愿和年龄、专业的交叉分析来看,不愿意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年龄集中在30至39岁之间,专业背景为经济管理类教师居多。学校亟需对非学前教育教师进行合理客观的调配,一方面鼓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教师对多元化和专业化发展有一定认知,但是认知程度有待提升。
        调查结果显示,63%的教师对多元化格局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基于学校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背景下,教师在意识形态上已自觉关注学前教育领域发展情况。70%的教师对“幼有所育”的时代要求比较了解。
        有33%的教师对学前教育专业相关政策法规、学前教育行业等基本不了解,只有57%的教师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比较了解,这缘于教师原来所从事的专业及所教授课程与学前教育专业联系较少。
(三)教师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薄弱,教师迫切希望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从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来看,选择“幼儿发展知识”选项的频次为36,选择“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选项的频次为34,选择“通识性知识” 选项的频次为71。非学前教育教师由于专业背景不同,缺乏对于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教育规律、教学环节等的系统学习,从而欠缺学前教育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但是教师掌握的通识性知识具有很强的可迁移性。
        绝大多数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迫切愿望和实际行动,愿意接受新知识、新能力的学习与提升。教师原来的教学经历和不同专业背景,使他们各自拥有一定的特长,在教育教学经验、沟通合作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如97%的教师上完课后会进行教学反思或者写教学后记。但是“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 “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非常欠缺。
(四)教师工作任务重,缺乏培训学习机会,专业化发展缺乏专业指导等成为制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调查的样本中只有40%的教师参加过学前教育专业培训,而且以校本培训为主。教师普遍缺乏培训学习机会。从教师访谈中得知大部分非学前教育教师基本未参加过学前教育实践工作,专业能力无法胜任教学需要,不能适应学前教育机构的现实需求。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关注不高,个人价值得不到体现,缺乏相应的政策配套措施,教师自身专业知识能力欠缺等因素也形成了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障碍。  
        发表过学前教育专业论文的教师寥寥无几,主持或参与专业课题也非常有限,参与过课题研究的教师仅15%,有些教师对科研活动如何开展很茫然。
(五)教师认同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对自身专业化发展有一定规划,但是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希望通过有效途径促进专业化发展。
        教师希望学校建立教师发展中心,为教师提供教学咨询与服务,指导教师专业发展,让教师多参加培训学习,通过参与相关行业交流实践活动,学历教育深造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希望着重从“学习学前教育理论,更新教学观念””、“学习学前教育有关学科的前沿知识,更新知识体系”、“加强教学反思,提升教学艺术”、“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等方面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从学校管理者的访谈来看,他们认为学校目前学前教育教师师资严重不足,结构和配置不合理,梯队培养跟不上。非学前教育教师转型的意愿和态度是关键。应立足学校的发展,从个人意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校本教研、专家引领、“走出去”、“请进来”等有效途径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从幼儿园园长的访谈来看,幼儿园喜欢招聘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既有理论基础,也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从科研兴园的要求来看,教师有较强科研能力是最好的。希望作为教育前端的学校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在专业知识、能力方面多加以培养,让学生对职业要求有清晰的认识,提高个人素养。幼儿园的行业需求对培养幼儿教师的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相应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结语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和学校管理者、幼儿园园长、一线教师的访谈,我们看到了非学前教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积淀和优势,反映了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问题与不足的客观现实,更加明确对非学前教育教师合理客观的调配和提升学校学前教育整体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水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课题后续的研究中,我们将对照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等要求,结合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院校实际、社会需求和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等需要,提出非学前教育教师专化发展的对策和规划建议,探究突破非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限制的途径,使本课题的研究对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具有现实的、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
【3】三期《云南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2015—2017、2017—2020))
备注: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资助(教师类项目)课题编号2020J0810——“多元化格局下非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课题组成员名单:曹婕、陈锐、孔 萍、郭一磊、高飞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