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昌勇
广西兴安县溶江镇初级中学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需要教师加强重视,以强化学生的语感能力为基础,以多个方向为出发点,创新阅读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及时拓宽学生的认知范围,进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文章基于新视野背景下,从群文阅读、读写结合、情境阅读和体验阅读四个方面开始分析,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初中语文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视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基于以往的阅读教学模式,语文教师要结合当下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还应该借助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去提高学生的阅读感知能力,克服传统教学中的弊端。而在新视野教学背景下,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理念,主动优化分析,选择合适恰当的教学模式,从多个方面彰显语文阅读的魅力。
一、群文阅读,提升中学生的阅读能力
群文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探究性质的阅读模式,总是会给学生带来一些全新的体验,这同以往的阅读形式有着一定的区别,当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也要对其进行独立思考,选择在恰当的时机,对文章进行感悟。初中古诗词的群文阅读活动中,通过“群文”分析不同类别诗词的联系,而且在选择文本的时候,从情感、题材和作者等方面入手,引导中学生在兼收并蓄中了解文本特点,体现诗词类群文阅读整体性的特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文本选择时,一定要具有代表性,符合当下初中生的认知需求,并为学生全方位展示诗词的演变过程,如人教版陶渊明《饮酒》(其五)、李白《行路难》、李清照的《渔家傲》,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诗词体式也会出现变化。对此,教师让学生采用吟诵的形式感受诗词中蕴含的节奏和韵律,方便学生体会不同时期诗歌的特点。此外,还要让学生在练字中分析诗词特点,感受语言的表现力,《饮酒》(其五)中的“车马喧”,并非是车马发出的声音,而是上流人士的交流,远离名利场后,开始奔向俗世间,这也是正是当下诗人当下的心境。不同的朝代下,诗人的创作风格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群文阅读方式的存在,方便学生从多个角度感知和分析古代诗人、词人的创作风格,这也让教学工作显得更为立体化和完整化。
二、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整合意识
从当下的发展情况而言,初中是学生身心发展最关键的时期,如何创设有效的阅读情境,改善当下过于落后的习作模式,这是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然而现今时期迫于升学压力以及应试考试和学校家庭各方面对成绩的单一性追求,教师和学生都缺乏足够的时间对每篇文章进行仔细鉴赏与分析,导致在语文课堂之上缺失了很多有趣生动的情景,学生的兴趣点逐渐下降,也削弱了学生对于阅读的探索力度。
对此,教师通过读写结合,并从仿写、扩写和妙写等方面分析,实行创新性的阅读教学工作,如仿写则是选择教材中比较典型的文章,让学生对照着范文进行写作,将重点放在语句的修辞、排列等方面,可以仿写景物特点,或者是人物的语言和形态等,尽量让学生秉承着层次性原则,结合自身的体验开始创新性教学,使得语言表达更为具体和真实。又或者是在扩写中,则是根据文章原有的情节进行适当延伸和想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重点,引导学生结合原文展开相应的讨论,并找准自己的写作风格。“妙写”则是在文章中进一步挖掘和分析,让学生懂得如何创作才是最好的,而且在趣味性写作中,不应该将知识点局限在固定的框架内,而是在了解原文的基础上,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分析。
三、情景阅读,开展个性化指导教学
教师在设计情景的时候,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考虑在内,创设一些符合他们认知水平的问题情景,这样才能达到一个双重的教学效果。首先,新课导入的时候,创设疑问,唤起学生的想象能力,熟知文章知识讲述了什么内容,还能联系他们已有的认知水平,在问题冲突下,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设计发散式教学情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以此发散学生的思维,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思考,从而构建一个完善的知识网络。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联系教材和学生当下的生活,创设符合学生认知需求的问题,如《背影》的阅读教学中,文章哪些地方展现了父爱?现实生活中你的父亲是如何表达爱的?当教师提出这些问题后,学生结合文章开始相应的思考和分析,逐渐感受到作者笔下描写的父爱,开始相应的联想,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应该将教学中那些比较抽象和理性化的事物变得更为简单化,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到文章内涵。
四、体验阅读,体现教学的趣味性
实践活动主要是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通过体验的形式,全方位体现语文知识的趣味性特点。而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和现实生活相贴近的文章,主动感受其中的意境,并分析文章中的优美句子,增强学生的个性化感知。此外,教师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当学生掌握文章大意后,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文本知识的解读中,并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综合分析,使得教学内容和学生更加贴近,可以带着情感去学习,很快理解了角色在情境中的地位,这让学生更容易和作者产生共鸣。如《窦娥冤》,分别让学生扮演文章中的各个角色,并在表演中感受到角色身上展现的不屈、善良等品质,而且多元化的就是扮演,还能调动学生的表演欲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组织一些阅读活动,如诗歌朗诵、读书笔记等,让学生充分展现出自身的才华,在活动中树立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兴趣。
结束语:
新视野下阅读教学活动,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组织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主动开拓学生的认知视野,并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深化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教师创新教学内容,为语文课堂增添新的元素,体现阅读教学的个性化、人文性特点,以此来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唐海波. 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J]. 文渊(高中版), 2019, 000(005):509.
[2]吕易榕. 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作文成功之路(中), 2017(10):90-90.
[3]李娜. 浅谈如何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 考试周刊, 2017, 000(053):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