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帮会
赤水市文化中学 贵州 赤水 564700
摘要:高中物理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初中物理知识的基础上的,但是高中物理知识不仅仅在知识上还是在深度思维上较初中都有所提升,这就使得学生在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上出现一些问题。在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学习对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初高中物理知识的不同为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完成对学生的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在初中物理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渗透高中物理,逐步提升学生的自学、观察实验等物理学科的关键能力。
关键词:学科关键能力;初高中物理;衔接
引言:初中的物理知识学习大都是对一些基本概念的介绍,高中时期的物理知识就有了一定的扩展,相对初中物理知识而言比较抽象难懂,学生在对待两个不同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就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学科关键能力。教师要将物理知识的教学和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关键能力相结合,在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时对重点的知识进行深入的讲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学会相应的学习方法,有效提高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效果,为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教师在物理知识的教学中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知识的学习,在情境中进行重难点知识的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进行创建,教师还可以将现实的生活情境中引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展开思考,进行物理知识的发掘和应用。教师还可以通过问题创设教学情境,通过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就初中的物理知识展开,逐步深入,让学生通过思考逐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扩展学生的思维的同时转变学生的学习思维,培养起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等能力,为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思维基础。[1]
比如:在进行《力和力的平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跟初中的力和二力合成联系起来,教师可以根据生活中的情境进行情境的创建,为学生进行相关情境的展现和描述,并提出“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是否受到外力?”等问题,让学生学会通过自己的思考对情境中的物体进行观察和受力分析,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使学生的物理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深化知识教学过程,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
知识教学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初高中物理知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注重起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深化和认知的转变。同时物理教学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所学的知识或者探索物理知识。教师将知识教学和实践进行连接,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借助实验逐步深化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完成对初高中物理知识转变的适应,让学生在实践中出真知,逐步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2]
比如:在进行《牛顿运动定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跟初中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知识相联系,引导学生进行小球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回忆初中学习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实验,根据高中课本的知识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观看实验的结果来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力是不是决定物体运动形式的唯一因素,帮助学生更好地深化力和运动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让学生学会通过实验和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合理的推测和知识的验证。
三、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扩展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知识的学习大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但是高中物理知识仅仅通过教师的引导是不够的,高中知识内容的增加让课堂教学时间变得紧张起来,学生仅利用课上时间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很难做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掌握,学生在课外的自学能力还是很重要的。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和巩固,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
比如:在进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初中的《匀速直线运动》联系起来,教师可以上传微课视频,将速度与实践、位移与时间、位移与速度的关系进行详细的对比和讲解,帮助学生学会自主的学习物理知识,并学会知识的迁移,让学生通过自我学习理解匀变速知识运动图像以及相应的公式并学会应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基于学科关键能力的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有利于缩小初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台阶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物理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物理知识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物理知识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等关键能力展开培养,逐步深化知识教学,强化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丁增思.新媒体环境下的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9):100+78.
[2]房克.浅谈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及对策[J].教育界.2020(35):16-17.
[3]上官建生.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思考与实践探索[J].中学理科园地.2020(03):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