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吴中区小学体育教学工作防控ABC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李志春
[导读]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我们的学校教育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李志春
        苏州市吴中区郭巷实验小学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我们的学校教育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疫情防控期间,吴中区各小学在领会和贯彻上级部门对疫情防控和校园安全的有关指示和文件精神方面,坚持思想不放松、行动重实效的干事原则,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坚决把好体育教育教学这道关,为疫情防控期间校园安全稳定保驾,为学校教学质量发展护航。下面结合学校体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就吴中区各个小学在疫情防控期间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做一个概述和分析。
一、重思想---筑牢意识防火墙
        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属性和操作特点,广大体育工作者无论是领导还是老师,不管是党员还是群众,都把疫情防控的安全作为体育教学工作的第一要素。各学校通过全体教师大会、年级组政治学习、教研组的学科教学研讨时间全面学习上级文件精神,熟悉防控操作规程,明确疫情防控重点,贯彻防控措施,思想上时时刻刻不放松。同时,充分发挥老教师、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好头,做好示范,筑牢意识的防火墙。
二、抓实践----架设行动安全网
        1.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开展
        在特殊的疫情防控期内,我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展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我们既要让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正常开展起来,还要预防疫情在学生中传播、交叉感染。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在安排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内容上有所选择,目前特殊情况下的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内容要求:课的运动量不宜过大,课的运动密度较正常体育与健康课的运动密度有所降低,课的教学内容选择也要适应当前特殊时期的学生的需求,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
    我们目前体育课的开展涉及到两种场地的使用,非运动场地(即教室、多功能厅)和运动场地(即田径场、体育馆、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场地、排球场地等等各种中小学常规的运动场地)。
        (1)运动场地上的体育课的开展
        开展运动场地上的体育与健康课,需要将学生由教室带到运动场地上,下课后将学生带回班级,那么就涉及到学生行走路线、上课间距以及室外口罩佩戴问题。吴中区各小学都采取了固定规划班级回教室路线,分流、分批次错开学生聚集的问题,学生上课期间保持安全间距1.5米以上的距离以及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选择性佩戴口罩的问题。吴中区部分小学在新学期重新安排了课表,避免过多班级同时在运动场地上上课,如越溪实验小学、东湖小学等还采取了定点、定区域划分班级、年级运动场的方法来避免学生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在运动场地上的体育与健康课根据学生目前吴中区各小学在运动场地上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工作分为两种形式:使用体育器材和不使用体育器材。
        ①使用体育器材
        在这种特殊时期,开展体育与健康课使用体育器材无疑是提高了我们对体育器材的要求与标准,增加了体育与健康课正常开展的难度,我们体育老师从来都不怕困难,更是勇于去接受各种挑战和困难。吴中区部分使用器材的小学,他们解决避免器材使用产生交叉感染这一难题的方法是:
        A.器材的使用每天进行专门的消毒。
        B.分年级、分班级轮流使用。
        吴淞江小学、碧波小学等根据全校学生的水平阶段、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不同需求,对本校的体育器材进行了分年级、分班级轮流使用的方法,这一方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交叉感染。
        C.使用学生自带的器材,如:短绳、长绳、毽球、沙包等等。
        吴中区部分小学为了增加学生体育与健康课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避免交叉使用体育公共器材而可能引起的交叉感染,他们鼓励学生自带体育器材,甚至还教学生自制体育器材,如简易的沙包。如胥口实验小学、胥口中心小学等。


        ②不使用器材
        当前阶段吴中区部分学校受自身条件限制,不提倡体育健康课上使用学校公共体育器材,这些小学的体育与健康课采用的教学内容特点是:
        A.多采用徒手操、韵律操、广播体操、本校自编操等操化教学内容。
        B.本校校本课程武术。
        越溪实验小学自己开发研究的校本课程武术,在这一特殊时期完全可以不受影响的正常开展,船拳在越溪有很深的文化底蕴,非常适合在这里开发并加以利用。越溪实验小学更是将这一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在全校大规模地开展船拳学习的普及,既弘扬了武术传统文化,又让武术走进小学课堂,丰富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的内容。
    C. 田径项目:跑、跳等教学内容。
        D. 素质练习:平板支撑、高抬腿、韧带拉伸等上、下肢力量和核心力量的发展等教学内容。
        (2)非运动场地上的体育课的开展
        在疫情防控期间,在教室里上体育与健康课要求学生们必须佩带口罩。吴中区东湖实小和越溪实验小学等学校根据现实需求,在室内体育与健康课上新增了关于新冠肺炎知识普及这一教学内容,符合这一特殊时期的教育需求,客观正面的向学生们普及疫情防疫理论知识。独墅湖实验小学和石湖实验小学等学校则是向学生们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健康知识教育的理论内容。
        2.体育与健康课余活动的开展
        为了保障国家提倡的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标,各中小学都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大课间活动,保证每天的眼保健操锻炼,但现在这个特殊时期,为了避免大课间时学生聚集接触、交叉感染,我们吴中区各个学校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1)调整大课间的活动时间
        吴中区苏苑小学为了保障本校大课间活动的正常开展,调整了本校的大课间活动时间,由原来的9:15—9:45调整为8:15—8:45,这样就避开了夏季烈日暴晒。木渎实验小学将大课间活动时间由原来的9:15—9:45调整为7:35—7:55,采用本校自编的上肢运动操,并采用室内分小组、分批次的运动方式,来解决室内活动场地受限这一困难,保障大课间活动的动正常开展。
        (2)调整大课间的运动方式、运动量、运动密度
        在这种特殊时期,我们的大课间活动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适用的方式去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吴中区各个小学都适当地调整了学生大课间活动的运动方式。部分学校将室外的广播体操、韵律操、武术操、花样绳操、足球、篮球等运动项目改为可以个人活动的形式,拉开学生活动之间的距离,做到定场地定点;增设室内的手指操、眼球操及各种自编的简单动作的组合操,加强眼保健操等。其中长桥中心小学每年都会组织本校体育组全体体育教师参与到室内自编操的开发与研究工作中去。吴中区实验小学更是自编了除手指操之外的一套眼球操,用于改善和预防小学生的眼睛近视,我们体育老师应将这一问题重视起来。
三、促宣传---传播实例正能量
        吴中区各小学在疫情防控期间,特别重视与疫情防控有关的榜样、典型事例的宣传,发挥好榜样的引领作用;特别重视对先进、高效做法的推介和宣传,加强科学防控有效防控的方式方法的普及和推广。各学校通过微信推送、家长QQ群、钉钉群等途径及时和家长做好沟通,将上级教育部门的文件精神和要求传递给家长,让大家明确、了解,积极配合,增进了解,增加互信,做到有的放矢。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不仅有体育,还有健康,其实更有公共卫生等多方面的教育。在疫情防控的当下体育教学应该首当其冲地做好疫情防控的宣传,并运用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潜移默化地指导学生及家长的健康行为,有利于正能量的引导和传播。
四、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吴中区小学体育教学在教研室的统一指导下从思想、行动、宣传三方面齐抓共管,科学预防、有效落实,这场特殊的考验将会给我们的体育教学工作带来更多的经验,让我们有更强的信心和勇气去直面挑战,迎难而上,为教育事业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