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举措分析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师现丽
[导读] 高中地理这门学科知识较其他学科更为抽象,学习内容多,知识之间联系比较密切。
        师现丽
        河南省辉县市第二高级中学     453600
        摘要:高中地理这门学科知识较其他学科更为抽象,学习内容多,知识之间联系比较密切。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教学任务相对更繁重,因为课堂可以用于教学的时间比较短,而过去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师生之间教与学的需求。如很多学生在没有透彻掌握这个知识点后,就要学习下一个知识点,导致很多学生无法做好知识上的衔接,学好地理学科就显得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些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一方面可以降低地理知识学习的难度,另一方面还可以把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地理;?应用;
        
        一、 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一)有利于刺激学生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在教学时,应该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地理知识,将地理知识隐藏在各种有趣的娱乐和活动中,让枯燥的地理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产生想学习的欲望,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同时,保证地理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二)有利于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
        过去老师都采用语言表达的教学方式,用枯燥的语言去描述地球的自转等知识,也有一些老师可以运用地球仪等工具去描述地理知识,但是这些教学方法产生的效果都比较差,无法让学生透彻理解地理知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地理知识直观的展示出来,还可以营造与地理知识一致的地理情境,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完善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提升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丰富了老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收集各种与地理知识相关的内容,进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如果课堂教学的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那么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查找符合自己需求的知识。在查找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作操作能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举措
        (一)应用信息技术建立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兴趣就好比一座高楼的地基,如果地基不稳,那么整座楼也会不稳。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只有对地理学科产生兴趣,才能学习地理知识,提高地理水平。在过去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通常会使用挂图、地球仪等工具,或者运用教材中的图片进行教学,学生无法看到地理事物的运动轨迹,导致很多抽象的地理知识无法很好地理解,降低学生的热情和兴趣,甚至一些学生抵触学习地理知识,这种问题不利于学习地理。

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死板的地理知识变成动态的内容,还可以加入视频或者图片等,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上。
        (二)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思维指的是人大脑对现象、事物认识的过程,思维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并且给予人们推断事物发展结果的能力。投影演示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这种方式可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由抽象思维变为形象思维,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在培养学生读和看地图能力时,应用信息技术
        地理教学的一个特点就是要学会读地图,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可以把地理题中的地理位置在地图上明确找出来,并且可以在空白地图上标注出来。信息技术可以控制电脑的软件,任意放大或者缩小电脑上的地图,不仅可以看到整个地图,还可以放大地图上的某一个小点,方便学生学会地理知识。举个例子,在学习《海底地形的分布》这一内容时,老师可以首先给学生展示海底地形分布图片,然后点击太平洋海区的某一海底,将这个海底的地形剖面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仔细观看海底的地貌。最后给学生总结海底地形分布的规律,总结之后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在电脑上操作,并解答问题。这种教学方式可以避免地理教学过于抽象化,老师也可以了解学生有没有掌握课堂上的学习内容,提高课堂学习的质量。
        (四)在学习重难点地理知识时,应用信息技术
        在地理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出的内容,比如地形的成因、地理概念等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十分少见,他们也无法理解教材中描述的内容,所以,这些内容成了地理教学中的难点,同时也是重点。如果只凭借老师讲解,学生很难透彻理解,理解起来也比较费力,导致很多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把这些知识变得更显形象和直观,方便学生理解。在降低学习难度的同时,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进而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提高地理成绩。举个例子,在学习《中国的水文灾害》这一节内容时,形成水文灾害的原因是教学重点,并且也是教学难点。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长江水系图展示出来,使用投影设备明确标注出洪水的三个来源。分别为宜昌以上的长江上游干支流、中游南面的洞庭湖以及鄱阳湖,最后还有北面的汉江。老师可以清晰地给学生讲清这节课的内容,如果遇到天降暴雨时,三股河流的河水会猛涨,最终导致长江干流发生洪水。并且老师可以再添加一些人类乱砍滥伐,破坏森林导致出现水土流失问题的图片等,引出人为因素也可以对洪涝灾害产生影响的内容。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把一些不好理解的地理知识,变得更加简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五、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吸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应用信息技术不代表要完全摒弃过去的教学方法,应该结合过去教学方法中的优点,应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优势和价值。老师在使用的过程中,要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观念,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将信息技术和地理课堂教学充分结合到一起。
        参考文献
        [1]郭怡平.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3):36.
        [2]李晓钟,巨继龙.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