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洲
广西兴安县溶江镇初级中学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对于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学生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电化教学模式对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电化教学;作用
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媒介是中介,这三种要素缺一不可。传统的教学媒体包括教学语言、板书、教具、演示、实验等,而现代化的电化媒介包括幻灯、电影、录音、广播、电视、录像、电子计算机等,与传统的教学媒介相比,电化媒介更加生动直观,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跨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电化教学中通过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将声、像、色彩合理地融为一体,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有趣的课堂体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的思维。
1.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时间有限,很多学校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还不是很完善。大多数学校并没有一套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模式,而是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只负责教,学生只负责听。导致信息技术课堂缺乏活力,无法发挥出它应有的效果和价值。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学模式守旧,教学方法单一,师生之间不能很好地互动,使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缺乏学习的兴趣,导致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止步不前。
1.2学生不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和中考的压力,很多学生并没有正确对待信息技术的学习。初中信息技术是近年来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新兴的一门课程,中考中并没有这门课程,所以很多学生就认为这门课程不重要,把信息技术课堂用来学习其他的中考课程,甚至有一部分同学把信息技术课堂当做随意聊天、打游戏和睡觉的休闲时间。学生的错误认识,直接影响着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1.3学生信息技能参差不齐,教师教学难度大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是对小学阶段学习内容的巩固,同时兼顾了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衔接,对于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由于教学环境的差异,有的学生在小学时并没有学习过信息技术的相关课程,在进行初中信息技术的学习时跟不上节奏;也有的学生觉得很多知识都是重复的,学习起来没意思。学生知识体系的差异性增加了教师安排教学内容的难度,导致各学校、各阶段教学内容无法保持一致性。而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学生知识体系之间的差异性越来越明显,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这又加重了教师的教学任务。
2.初中信息技术电化教学的作用
2.1有助于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电化教学模式可以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融合在一起,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的学习效果都得到很大的提升。
一方面,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采用电化教学的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信息技术的教学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不仅要学习计算机技术的相关知识,还要能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实际操作。同时,电化教学模式可以使声音、图像、文字以及符号等多种手段应用于理论教学之中,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而丰富,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质量的效果。例如,在“建立自己的文件夹”这一小节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的任务,教师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边讲解边演示。为了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讲解完重难点以后,也可以请学生现场建立自己心目中想要的文件夹,并要求学生边操作边为其他学生进行语音讲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这样的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感,学生在亲自参与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实际操作,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2.2有助于加强师生交流,因材施教
电化教学模式融合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实现了沟通的便捷性,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变得灵活多样。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计算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无法兼顾到所有人,影响了教学质量。而电化教学模式可以在兼顾大多数学生的同时,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一对一的交流,有助于教师更好的把握学生的实际学情,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例如,在上机课“用WPS写作”这一节的学习中,根据学生之间不同的学习情况,教师就可以采用电化模式进行分层次的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先将学习内容以投影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并标注出学习重点和注意事项。然后针对学生计算机水平的高低针对性设置教学任务。对于掌握的比较好的同学,可以指导他们进行一些个性化设计的操作,补充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和技巧,拓展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通过将知识点进行拆分,给予具体的指导,使他们能够掌握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计算机水平都能够有所提升,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
2.3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进行学习的途径一方面来源于教材本身,另外一方面来源于教师的指导,但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枯燥性的理论知识偏多,且很多知识的学习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才能掌握,增加了学生自学的难度。电化教学的模式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很好的改变这一现状,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信息技术课程中采用网络教学的形式。原来的教学资源都是由教师提供,学生自己选择的空间很有限,但是在网络教学中,由于网络信息的共享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方式自如地选择学习资源。以“个性化的桌面设置”这一小节为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提供全面的有关桌面设置的知识概念以及相关的拓展资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也可以通过和其他同学交流的方式开展学习,或者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设计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桌面。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创造性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潜力。
3.结语:
电化教学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有效的进行融合,可以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型思维,实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方为民.互联网+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式探讨[J].中小学电教(教学),2019(11):39-40.
[2]田彤.电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作用[J].学园,2015(10):145.
[3]谢永泽.多媒体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05):121-12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