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立德树人为引领,提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宋娟娟
[导读] 当前,我国小学教育越来越关注学生综合能力和个人品德的全面发展。
        宋娟娟
        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215021
        摘要:当前,我国小学教育越来越关注学生综合能力和个人品德的全面发展。教师在为学生打牢基础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还应当以“立德树人”思想为引领,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进,茁壮成长。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
        引言:小学生天真浪漫,很多人觉得他们的内心阳光健康,无忧无虑,因此并不需要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其实不然,当前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在校园生活中也会存在各种问题,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当前社会各种不良思想也会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侵害。因此,广大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断优化教学效果,针对学生们的身心特点改善教学手段,在“立德树人”的思想引领下,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事实上,我国不少学校并没有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即使有,一些学校也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用心理健康课程去指导学生的思想教育。一些教师和家长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他们的内心世界的关心和爱护。即使是小学生,也会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挫折,产生一些焦虑,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与此同时,互联网和手机、电脑的普及,也会让小学生普遍接触网络中形形色色的人和良莠不齐的信息,其中不乏一些落后和腐朽文化,对缺乏自我抵制力的小学生而言,具有很大的危害性。这些冲击和挑战都会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然而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大部分还停留在偏重少数问题学生、偏重心理矫治、忽视心理发展的传统模式,也就是注重对一些问题学生的心理教育,而忽视了存在潜在心理问题的大部分学生。学校和家长的不重视,各种潜在风险不断增加,种种因素使得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呈现严峻形势[1]。
        二、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健康教育
        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为了在学生已经出现心理和思想问题之后去弥补,而是给他们以正确的指引,用优秀的思想文化和道德理念去感染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和道德理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的学生。对没有心理障碍的孩子,也应当及时的帮助他们排解心中的压力和忧虑,舒缓情绪,让他们始终以阳光快乐的心态去学习和生活。例如在学习《失败了,我不怕》一课时,老师要教导学生们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的真正意义:从哪里跌倒了就要从哪里爬起来,而不是因为失败而萎靡不振,要勇于直面失败而不是害怕失败,只有打败了失败的人才是真正成功的人。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积极的,以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为重点,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此,学校应当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展相关心理健康课程,并真正落实到实处;安排专业人员对学生们进行心理和思想上的引导;用优秀的心理健康课程引领学生朝正确的方向去发展;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融合心理和文化等多领域知识,真正落实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2]。
        三、真正关爱学生,满足健康需求
        小学生们年龄还很小,正处在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心理上对教师和家长仍然十分依赖。很多学生认真学习、勤奋刻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可。想要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教师就必须真正关爱学生,经常与他们交流谈心,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多用鼓励的、关爱的语言和口吻,去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消解烦恼。做孩子们的知心朋友。
        例如在学习《不开心的时候》一课时,老师可以关心学生们最近有没有不开心的事情,如果有的话,老师就得以朋友的身份聆听学生们的烦恼,并为其解决这些不开心。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们的心理得到健康的教育,还能与同学们的关系更进一步。
        教师不仅要加强学生的知识学习,还应当经常关注他们的情感变化和人格塑造等方面的内容。例如班上出现学生违纪现象,教师不能一味地指责学生出现的错误,而是去寻找他们思想层面发生错误的根源,明白他们为什么会犯类似的错误,寻找问题的原因,从思想上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避免以后出现同样的错误,避免学生内心出现错误的萌芽。教师还可以经常在班级内举办一些座谈会,与同学们交流一下成长中的烦恼,做一些有趣的小游戏,疏解学生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压力,让他们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四、注重家校联系,营造健康环境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家长也应当主动承担起来,关注学生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不是只是盯着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少孩子存在心理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庭中存在矛盾,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教师应当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和交流,家校之间形成正确的教育手段和理念,进行密切配合,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准备和支撑,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形成教育合力,共同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茁壮成长[3]。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是促进学生成人成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这需要教师、学校、家长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曹俊红.家校合作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下),2019(12):160-161.
[2]王沈,付莉.谈目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11):156-157.
[3]张恩. 城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