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刚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三高级中学校 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2020年高考全国卷III生物试题的特点,为高三生物备考复习提供一定参考和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高考 生物核心素养 回归教材 高考评价体系
2020年高考全国卷III保持了以往的试题风格和试题难度,稳中有进,坚持以高考评价体系作为基础,发挥“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试题相比去年稳中有变,凸出关键能力考查,核心价值引领,体现时代精神。选取学生熟知的情境设计,注重主干知识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考查。
1、近五年全国卷III试题考查内容对比分析
总体来看,今年的试题难度和往年相当,考察内容依然围绕教材主干知识(见表1),注重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的考查;考查形式上延续以图形、情境进行考查。相比往年试题存在变化,比如,在内容上,今年的选择题将必修一的内容换成了必修二中遗传的分子基础与基因表达,增加了往年比重较少的必修二的内容,同时也增加必修三的比重;考查形式上,保留情境命题、实验探究等形式 ,增加了29题表格对比填空,31题画图作答,凸出考查的多元化及能力立意。在情境选择方面,选择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新冠病毒等热点,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更多的体现。
.png)
2、试题特点分析
2.1突出主干知识
今年全国卷III试题继续保持不再追求知识点的覆盖率,更加注重主干知识、核心概念的考查。这也和高考评价体系作为高考的核心导向是一致的。对于核心考点重点考、不同角度考,如第1题和第3题均考查遗传的分子基础与基因表达,第4题和第30题均考查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第6题和第31题均考查生态系统。分析表1和表2可以发现:2020年全国III卷依然保持对教材主干知识的交错考、反复考,甚至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代谢、遗传规律、动物生命活动调节和生态系统年年考,没有发现偏、难、怪的知识点考查。这正体现出高考的导向作用,要求学生注重掌握必备知识,为终生发展打下基础。
.png)
2.2突出教材的重要性
2020年高考全国卷III试题仍然注重回归教材,凸显教材在高考中的重要性。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均有对应的教材内容,大多数题目的答案都能在教材中找到,甚至是教材中的原话或原图。如第3题的B选项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碱基进行互补配对,第30题神经-体液调节的关系以及必需氨基酸的概念,第32题多倍体的优点,第37题组成果胶酶的种类、酶活性的高低都是教材中的原话。有些题目依据教材中的图画设计,如第3题tRNA的图形,第6题碳循环,第30题乳糖的组成,第31题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示意图。还有一些题目根据教材中“资料分析”、“课后习题”提供的资料设计,如第1题中“DNA的碱基总数与所有基因的碱基之和不相等”来源于必修二教材55-56页的资料分析板块,也是教材中提出的问题;第32题普通小麦的形成过程在必修二教材89页课后习题中有相关表格呈现。
由上述可知,高考试题立足于教材设计问题,答案也回归教材,凸显出教材在高三复习备考中的核心地位,同时提示老师和学生要紧紧围绕教材展开复习备考。
2.3突出核心素养
今年试题以不同形式充分体现生物学核心素养,第6、29、30题分别考查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信息与调控观的生命观念。第5、32均要求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正确看待社会议题和分析设计实际问题。第2题以坐标曲线图的形式考查实验结果分析,综合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变量分析、对照原则等规律的把握;第32题要求学生选择材料设计实验并写出实验思路,对实验方法、实验方案的设计等能力要求很高,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新冠肺炎、乳腺排乳、湖泊生态系统、小麦和水果等情境的取材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为考生明确了要多关注身边事物的方向。今年作为热点话题的新冠肺炎给人类一个警示,微生物参与的公共卫生事件影响是深远的,重视生物安全问题在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湖泊生态系统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当地气候调节、农业灌溉等方面有重要功能,保护湖泊生态系统就是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做出了贡献。小麦是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以小麦的来源考查作物育种,培养学生关注农业发展和粮食问题。这些选材无一不透露着健康生活,物质和精神丰富的美好,引导学生科学看待问题,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意识。
2.4突出学科特色和关键能力的考查
以学科素养为核心,关键能力的考查仍然是高考不变的方向。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新冠肺炎、生态系统和作物育种等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体现出浓浓的学科特色。开篇第1题不再是以往的细胞结构与功能,而是遗传信息的传递,难度更高,对学生理解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29题采用表格填空的新形式,要求学生掌握对比分析的方法,考查学生对细胞代谢内容的理解。31题(2)小题基于教材中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以画图的形式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此种考法在全国卷III试题中是首次出现,在其他两套全国卷试题中出现的频率也较低,足以体现出高考对能力的要求更高。第2、32题以不同角度考查实验探究,凸显科学探究能力仍然是生物学的核心能力。试题以情境作为主要载体,理论联系实际,考查学生知识的应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备考建议
3.1 以教材为中心,夯实基础
高考题的问题来源于教材的正文、思考与讨论、旁栏思考题、课后习题等板块,要求学生作答的答案又可以在教材找到出处,甚至原话。要求学生熟读教材,熟记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教师作为领航者务必要引导学生以教材为核心,注重回归教材。特别是教材中的思考题、资料分析、旁栏信息、课后阅读材料与课后习题等要加以重视,尽量减少学生对教辅资料的依赖性。
3.2 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科思维
很多学生认为生物学科知识点多、散且乱,不成体系。在高一、高二新课学习中,学生没有来得及整理和总结,处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状态。到了高三的综合复习备考,指导学生从整体把握,做好知识网络框架的建构,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综合性思维,形成“一览众山小”的醒悟。
3.3 注重生产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核心素养
教育方针指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考题以情境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并阐述思考过程,就是检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生物学科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紧跟时代步伐,着重关注人类健康,粮食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等与学生生活更贴近的热点主题。以情景教学作为习惯性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深度认识生物和生命过程,科学看待生物学问题,理性解决生物学问题,同时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聚焦关键能力,彰显时代精神——2020年高考生物全国卷试题评析.中国考试,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