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欣华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继红小学校 150001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却承担着世界上最大的责任“。的确,这个小小的班主任真的是一份累人的工作,不仅要积极面对和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还要“咬住问题的尾巴,关注问题背后的问题”,穿透了一切繁杂的外像,找到每一个问题的真正症结所在,然后通过智慧的操作加以根除。
一切以人为对象的工作,都充满着复杂性和挑战性,作为学校最基层的管理者——班主任,其工作虽平凡却繁琐,既全面又具体,可谓责任与压力并存。班主任面对的是一群依然幼稚但却渴望或者自认为长大了的学生,这些学生无时无处不给我们的教育管理制造着出其不意的新矛盾,不断地提出费人心思的新问题。但作为教育者认真回味我们的成长历程,这些矛盾和问题,往往正是我们班主任老师开展工作的创新源泉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强大动力。
一、典型的事深入做,深入让传统的问题新颖化。
生活无小事,处处皆教育。工作中我带领学年的教师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将典型活动深入开展。目前优越的生活环境,无忧的生活态度,让现在的孩子缺少了勤俭节约的意识。在班级中不时会看到丢失的铅笔无人认领,垃圾袋里满是撕下的作业纸,用脏的橡皮随手扔掉。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和学年的同事们,以节约学习用品为切入点开展了系列性的勤俭节约活动。以道德认知为核心,以创建节约型班级为目标,以体验活动为经线,以激励评价为纬线的德育模式。以“小笔头在行动”为核心体验活动,在班级中寻找可节约的、可利用的有效资源,充分调动孩子们的行动积极性,陆续开展了“笔头尖尖伴我成长”“变废为宝”等一系类活动,渐渐地没有主人的小笔头,被孩子们稍加装饰变成了奖励品,喝完的矿泉水瓶换成了班级的奖励基金,从学习用具到生活用品,从生活用品到生活习惯,在大氛围中,节约习惯逐渐形成。在深入抓好典型事例中提升班主任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面对五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心理和生理的发育期,逆反心理极强。许多家长手足无措地求助于班主任教师,孩子现在不听话,对家长的话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更有甚者是捂住双耳拒绝听,家长说一句,他十句在那等着我,无法与孩子进行正常的沟通。家长的焦虑引起了我的重视,面对这种情况,我在毕业学年开展了“倾听心的声音”的德育实践活动。和学年的教师一起研究、讨论、实践、反思,创设以“倾听为纬线,感恩为经线”的情感场。然让孩子们在快乐体验中领悟倾听的方法,在倾听体验中理解和体谅父母。就这样在学年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做好毕业班孩子的心理疏导,让每个孩子都以真挚的情感、健康的心态去迎接更大的挑战,为孩子顺利适应中学的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台阶。
二、难做的事规范做,规范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教育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承担的,在班主任工作中,家校沟通是十分重要的,为了让家长理解学校工作,支持学校工作,我和学年教师一同构建以“家长会”为载体的培训形式。让家长懂得“过程比结果重要”知道“智爱与溺爱、逃避与承担、指责与善导”将决定着孩子不同的人生。对于问题深入的剖析,打动着家长,赢得家长的信任和掌声。
无需教师表白自己将如何精心照顾每一位学生,浓浓的爱心和彼此的理解已获得了家长们的信任。也赢得了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将难做的事情规范合理地去做,自然就变得简单可行了。
在一次习作课上,要求介绍自己,“你的性格”“?你的爱好”“你的特长?”“你的优点”“?你的缺点”。渐渐地五十多只小手在哗哗地写着。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让我疑惑的事情,平时连铅笔都不愿意端起来的小孙竟然也在很“卖力”地写着,还不时用橡皮狠狠地擦了几下。眼神中是少有的专注,这孩子今天怎么了?
我不知不觉地走到了他身旁,俯下身轻轻问他:“我可以看看吗?”他抿了抿嘴,使劲地点了点头。“我的性格:脾气暴躁。我的爱好:交朋友。我的特长:体育好。我的优点:写字大。我的缺点:偷东西。”此时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为孩子的坦白感到惊讶,更为孩子以前的教育感到羞愧。我低声指着“我的缺点”那一栏说:“这个可以换一下”。这时孩子眼神里流露出了感激的目光。“大家说得都很好,那么你们知道小孙同学的爱好是什么吗?”紧接着我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了三个大字“交朋友”,同学们也跟着读了出来。“喜欢交朋友的同学请举手。”这时全班几乎都举起了自己的小手。“已经有朋友的同学请举手。”“愿意和小孙交朋友的请举手?”许多同学都纷纷举起了小手,小孙先是看了一下全班举起来的小手,然后是看着我笑,笑得那么天真,那么开心,还有着一丝感激。后来小孙却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不再不完成作业;上课不再捣乱,影响其他同学学习;甚至会主动把自己的学习用品借给其他同学。我知道,他的变化源于那堂课。
三、常规的事坚持做,坚持让平凡的问题专业化。
孩子的习惯养成教育是小学阶段的核心工作,习惯养成需要常抓不懈,在实践中我带领学年教师逐渐摸索,形成了“精细化、小步行——粗线条、放开行——指方向、大步行”的养成教育主线。让孩子在精细化的激励评价中学会自立,在粗线条的约束中学会自主,在正确方向的指引下能够自治。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最初阶段,学生如同一个刚学走路的孩子,老师把持其腋下,不求走得快,只求一步一个脚印。到了高年级,孩子的惰性开始逐渐升温,语言的提示功能开始淡化,于是我带领学生帮老师找错误,找老师作业批改中,试卷批改中没有批出的错误。让孩子帮老师算一算,老师完成事情的错误率与自己相比较。让孩子亲自感受到老师的“恒心”就在于一点一滴的小事之中,并在学年开展了“免批评”“免作业”“免考试”的制度。创造性地将常规事物做好,促进班主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等教育教知识,二等教育教理论,一等教育教思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说“实践+反思=教师的成长”,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李镇西也说:“只有个性才能造就个性,只有思想才能点燃思想。让没有思想的老师去培养富有创造性素质的一代新人,无异于缘木求鱼。”可见,要教学生思想,教师自己必须首先有思想。当教师学会思考,逐步内化自己的“教育核心思想”,从简单走向成熟,从纷乱走向明晰,最终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独立的思想体系,教育教学就会生机盎然。
思想有多远,教师才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