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创新观念,构建高效小学科学课堂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唐贤建
[导读] 小学科学是小学生接触和了解生活中各种自然现象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时候,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创新教学观念使学生自主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
        唐贤建
        仁寿县汪洋镇小学校 ,四川 眉山 620500
        摘要:小学科学是小学生接触和了解生活中各种自然现象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时候,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创新教学观念使学生自主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本文将重点针对如何依托创新观念构建高效小学科学课堂的策略展开探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延伸,丰富知识视野;小组合作,夯实知识基础,从而促使学生提升思维创新能力,为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创新观念,小学科学、构建策略
        引言:在新课程目标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关于生命、自然等各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好铺垫。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基于创新理念下设计灵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在创新型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从而推动了小学科学课堂的构建。[1]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依托创新教学观念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一些情境,通过提问互动或者小组探究等模式使学生探究科学中的问题;给学生展示相关的情景,加深学生对自然、生命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促进高效小学科学课堂的构建。
        例如:在学生学习六年级科学下册《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做好准备,比如关于当前地球环境的现状资料,以及人们的生活行为给地球环境带来的压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在夜晚的时候见过美丽的星星吗?你知道人们产生的垃圾最后都去哪里了吗?教师在提问学生问题之后,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探究。教师放映提前准备好的照片,像关于海上石油泄漏之后的场景、垃圾山的场景、森林被破坏导致动物无家可归的场景。通过放映这些照片,激发学生的同情心与探究欲望,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数据,关于当前地球的资源、地球的寿命、全球变暖水平面上升等各方面的数据。通过直观的图片展示与数据展示,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的明白当前地球的现状,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利用多媒体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2]
        二、拓展延伸,丰富知识视野
        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时候,不仅仅要学会科学中的理论知识,更要拓展延伸,学习相关的其他方面的知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时候,可以适当拓展相关的科学知识,增长学生的见识,拓展学生的思维,这样才有利于创新教学,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例如:在学生学习二年级科学下册《身体的“时间胶囊”》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掌握测量时间的方法,接着借助知识拓展环节让学生了解到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意义。一个生命或者太阳的东升西落都是需要大量的时间,教师可以向学生阐述一个人的一生,从婴儿到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直至死亡,使学生感受到人的生命相对于浮游生物来说虽然比较漫长,但是白驹过隙、岁月如梭,生命并不是无止境的,生命是可贵的,时间是值得珍惜的。之后,教师为学生设计动手操作环节,让学生自己制作水钟,然后做好水钟计时的观察记录,看一看自己制作的水钟一般会与时间相差多少,水钟一般多长时间就开始出现偏差。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想一想怎么改造可以让水钟计量的时间出现的偏差小一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自己进行探索。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教师不仅拓展了教学模式,而且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三、小组合作,夯实知识基础
        教师在创新教学的过程中要给学生创造机会,不断的复习这些知识,这样学生才能够牢牢地掌握住新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也可以自如的应用这些科学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小组合作环节帮助学生夯实知识基础。
        例如:在学生学习了三年级科学下册《动物的一生》之后,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小组成员一起探究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教师还可以让小组成员探究不同动物生命周期中的不同点,比如出生方式是胎生还是卵生,寿命的长短;然后让学生根据生命周期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将不同的动物进行分类,帮助学生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合作学习的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乐趣,而且加深了学生的交流,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3]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科学教学阶段,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借助新型教学模式设计教学过程,以此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张晓辉. 依托创新观念,构建高效小学科学课堂[J]. 学周刊,2020,(16):121-122.
        [2]王政. 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2020,(13):11-12.
        [3]钮瑛 ,程材. 观念引领 策略指导 开拓创新——访北京市小学科学特级教师彭香 第1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剪影[J]. 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28):2-6+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