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的中西医研究现状

发表时间:2021/1/8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0期   作者:张俊
[导读] 焦虑症是临床常见精神类疾病,该疾病发生与患者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存在联系,
        张俊
        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   四川    广元    628000
        焦虑症是临床常见精神类疾病,该疾病发生与患者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存在联系,患者常见表现是焦虑、不安、紧张,焦虑症能细分为广泛性焦虑障碍及惊恐障碍,现代医学对焦虑症的认识为该疾病与神经递质紊乱,患者内分泌失调及免疫功能障碍相关。焦虑症主要使用艾司唑仑、甲丙氨酯等药物。临床治疗焦虑症效果不确切,部分患者在停药后疾病复发,焦虑症对患者生活及家庭生活产生不利影响。近几年,中医研究进入焦虑症治疗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对此,人们认识西医治疗的同时,也要对中医治疗及结合治疗有充分认识,为焦虑症治疗提供帮助。
一、焦虑症
        该疾病医学名为焦虑性神经症,属于神经、心理双重疾病,疾病表现是广泛及持续性焦虑、不安、恐慌(见图1),伴随运动障碍及植物神经障碍,发生焦虑症与患者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比如,对信息的错误认识及直接经历引发的心理、精神创伤。在长期症结影响下,行为发生异常,其中,由于女性心理较为敏感,发生焦虑症的概率更高。流行病学显示,焦虑症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大疾病,虽然人们均有过焦虑体验,但并非每个人均能积极面对疾病及调理,多数患者在社区治疗后,未见到显著效果,对后续治疗失去信心,部分焦虑症患者已经发生心血管疾病,因此,对焦虑症还需引起足够重视。
        
        图1焦虑症症状
二、中医对焦虑症的看法
        中医典籍中认为焦虑症是情志疾病,临床显著症状是惊恐、躁动、不安,焦虑症作为情志疾病,与患者脏腑功能紧密相关,尤其是心、肾、胆、脾,肝喜则气畅,若肝气不顺,容易导致五脏六腑失调。肝气郁结、肝郁化火、心火亢进,在机体的表现便是忧思,久而久之患者气血不畅,引发心脾、心神失调,因此,中医领域中,焦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便是肝脏失调,逐渐累及其他脏腑器官。但现代医学领域认为焦虑症是心理及精神双重疾病,在精神系统障碍情况下,脏腑功能失调,对此,临床辨证治疗疾病还需结合患者焦虑症情况,为患者选择治疗方式。
三、西医对焦虑症的看法
        西医认为患者长期处于不良情绪状态下,或者面对威胁时,比如,受到外科或者内科重症影响,容易发生焦虑症,此类患者感到孤独、认为自己被社会抛弃,开始在情绪上表现为恐慌、入睡困难、抱怨、无法宣泄情绪,从而引发焦虑症(见图2)。若患者为创伤引发焦虑症,随着病情康复,患者焦虑症会不断缓解。若是精神层面发生的焦虑症,利用药物治疗,整体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在治疗焦虑症过程中,还需辅助心理指导,使患者心理症结得以调节,才能顺利治疗焦虑症。
        
        图2焦虑症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
        在西医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方式是认知治疗、行为治疗,心理医师可为患者讲解焦虑症相关知识,包括躯体知识及心理知识,让患者认识到焦虑症的发生原因,掌握焦虑症控制方法,这种心理治疗作用明显,通过心理治疗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联合行为治疗,主要是放松训练、系统脱敏训练,改变患者躯体状况,在机体训练过程中,患者焦虑症显著减轻,心理治疗是焦虑症支持的关键,可减少药物治疗弊病,具有应用价值。在西医心理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比如,为患者联合针灸治疗,该治疗方式针刺患者穴位,减轻焦虑症反应,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研究人员对西医心理治疗基础上,为患者施以针灸治疗,针刺患者四神聪、双侧内关穴、百会穴、手三里穴、阳陵泉穴等,经过针刺联合心理治疗,多数焦虑症患者病情缓解,并尽快康复,若患者焦虑症严重,可联合盐酸丁螺环酮片等药物治疗。焦虑症中西医结合治疗中,也可采取推拿治疗联合西药治疗,此类治疗方式价格低廉,患者接受率较高,通过推拿能调节患者气血,达到镇静安神的效果,配合西药减轻患者焦虑症反应,可有效提升焦虑症临床效果,患者在此类治疗方式中依从性良好,属于安全适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