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勇
四川省营山县罗小勇诊所,637700
哮喘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原因是支气管平滑肌与气管痉挛,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发热、不能平卧、哮喘音以及烦躁不安等,比较常见的症状就是咳嗽,是由于支气管痉挛与气道炎症引起的。有一种哮喘类型被称之为阿司匹林哮喘,主要是由于哮喘患者口服阿司匹林之后诱发的哮喘发作,因此哮喘患者应该要慎用阿司匹林。本文主要分析哮喘患者慎用阿司匹林的原因以及老年哮喘患者除了阿司匹林之外还需注意哪些药物的使用。
一、哮喘患者慎用阿司匹林的原因
在人体的呼吸道当中,支气管扩张作用需要前列腺素反应系统与肾上腺素反应系统共同参与,其中,前列腺素反应系统不但能够对支气管平滑肌表现出强大的松弛作用,还能稳定肥大细胞,促使肥大细胞不易释放出组胺等活性物质。而阿司匹林的应用对前列腺素的合成能产生抑制作用,促使局部前列腺素生成减少,从而产生镇痛作用。而前列腺素的合成被抑制,会影响到支气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从而令内源性支气管收缩物质处于优势状态,哮喘患者的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与收缩失衡,就会出现喉头水肿、哮喘发作、荨麻疹等过敏反应,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阿司匹林引发的哮喘被称之为阿司匹林性哮喘,对于哮喘患者来说,不但要慎用阿司匹林这一药物,还要慎用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使用。
阿司匹林应用于止痛、退烧等疾病当中可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且阿司匹林具有抗血栓的作用,对抗血小板治疗有重要价值。基本上大部分的哮喘患者都会阿司匹林比较敏感,因此哮喘患者最好避免使用阿司匹林,避免引起过敏反应。同时患有鼻窦炎、慢性鼻炎以及鼻息肉的患者也要尽量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类制剂,消化道溃疡患者也要警惕阿司匹林引起出血,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以及血小板减少患者应该要慎用阿司匹林。
二、哪种哮喘患者需要高度警惕阿司匹林的应用
从上文可知,患者鼻窦炎、慢性鼻炎以及鼻息肉的患者需要尽量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类制剂,因此同时合并以上疾病的哮喘患者需要高度警惕阿司匹林的使用。除了阿司匹林意外的解热镇痛药物会诱发、加重哮喘之外,也有其他的药物需要高度警惕,如乙胺丁醇、头孢哌酮、环丙沙星、氨苄青霉素、林可霉素、利福平等抗菌药物;利多卡因、氯胺酮等麻醉类药物;普萘洛尔等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雷尼替丁、西咪替丁等H2受体阻断剂。
当哮喘患者因阿司匹林发生哮喘之后应该要立即停止使用任何可疑药品,及时到医院就诊;发生过阿司匹林性哮喘患者应该要避免再次使用阿司匹林药物,如果必须要使用,则可以考虑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但是需要小剂量应用,并且在应用之后2小时内加强病情观察,如果并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方可继续使用。
三、老年哮喘患者需要注意的药物应用
支气管舒张剂:主要有异丙托溴铵、茶碱与吸入性β2受体激动剂,首先是异丙托溴铵,属于一种胆碱能受体阻断药物,会对哮喘患者支气管松弛产生作用,不受患者年龄的影响,比较适用于老年哮喘患者;在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对哮喘患者进行治疗时,最好的原则就是要在需要时使用,老年患者可以使用呼吸隔离吸入器、自动吸入器以及可携带电子喷雾器等方式进行给药。其次是茶碱,茶碱是通过口服给药,不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老年患者清除降低30%,可以与流感疫苗、西咪替丁、环丙沙星、红霉素等药物合用;西咪替丁、环丙沙星对茶碱代谢具有抑制作用,苯妥因或抽烟能诱发肝脏药酶的活性,从而加快茶碱的代谢,增加老年患者茶碱维持剂量;茶碱具有利尿、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等作用,血药浓度在大于20mg/L之后将会产生惊厥、恶心、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因此血药浓度应该要控制在5mg/L~15mg/L之间;老年人由于机体较为虚弱,长期使用茶碱将会引起较大的毒性反应,因此老年哮喘患者应用茶碱时需要控制使用时长,仅仅可用于夜间哮喘症状的发作。最后是吸入性β2受体激动剂:β受体激动剂的大量吸入将会刺激心肌,气道β1受体反应则会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而降低,大部分哮喘患者使用常用的剂量可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对药物比较耐受的患者可通过肺功能测量结果适当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这类药物的使用会发生震颤。心动过速、低血钾等不良反应,老年哮喘患者比较常用的药物有菲诺特罗、奥西那林、沙丁胺醇、力米特洛、特布他林等。
肾上腺皮质激素:气雾剂应用于哮喘患者的治疗中比口服制剂好,如布地奈德、二丙酸氯地米松等,长期规律的使用皮质激素气雾剂能改善哮喘患者气道高敏反应,改善哮喘严重症状,且几乎没有不良反应发生。但是在长期使用时应该要注意口腔与咽喉部白色念珠菌感染,如果发生感染则可通过冲洗口腔控制感染。尽管皮质激素全身给药能够达到阻塞性气道疾病的治疗作用,但是长期使用仍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良反应,如抑制成骨细胞活动、抑制钙吸收等,会进一步加重骨质疏松。
结论:
药物诱发哮喘的治疗首选是吸入用糖皮质激素,哮喘患者应该要注意阿司匹林的应用,另外还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使用,如果必须要用到阿司匹林药物,则需要提前做好相应的预防,如阿司匹林脱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