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均
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中心卫生院 400718
[摘要]目的 分析急诊绿色通道在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实施常规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护理人员30例纳入对照组,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后的3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统计患者急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治愈患者22例,死亡患者1例,急救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中治愈患者18例,死亡患者6例,急救总有效率80.00%,组间急救效果对比有差异性。观察组急诊到手术室时间、手术室到开始手术时间、急诊科到手术时间均小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差异性。结论 在基层医院开展院前急救危重症患者中,于院内构建急诊绿色通道可有效缩短急诊到实施救治时间,对于提升急诊救治效果及效率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危重患者;急诊绿色通道
危重患者病情发展速度较快,对于急救时间具有较高要求,发病到实施救治之间的时间越长,则患者死亡风险越高[1]。为进一步强化基层医院急救效率及质量,院前急救与急诊绿色通道被引入到基层医院。而本次研究以对比调查的方式,分析了急诊绿色通道在院前急救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实施常规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护理人员30例纳入对照组,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后的3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最小年龄27岁,最大年龄81岁,平均年龄52.26±5.58岁。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最小年龄28岁,最大年龄80岁,平均年龄54.68±5.08岁。组间患者年龄等基线资料对比无差异性,可行对比调查。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前急救及院内急救配合,此阶段并未建立急诊绿色通道。
观察组:院内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对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期间维持信息通畅,患者一般资料与疾病相关信息同步发送到医院。院内急诊做好相应准备工作,并将具体急诊信息反馈给院前急救医生,在患者入院后直接进入急诊绿色通道实施救治。
1.3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急救效果;统计急诊到手术室时间、手术室到手术开始时间等。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组间患者急救效果对比
观察组中治愈患者22例,死亡患者1例,急救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中治愈患者18例,死亡患者6例,急救总有效率80.00%,组间急救效果对比有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急救效果对比结果(n,%)
.png)
2.2组间患者急救时间指标对比
观察组急诊到手术室时间、手术室到开始手术时间、急诊科到手术时间均小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差异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急救时间指标对比结果[(±s),min]
.png)
3 讨论
急诊所收治的患者以危重症为主,包括创伤外科与急诊内科等,基于患者生命受到威胁,且患者家属过于紧张导致急诊工作开展难度较高[2]。有少数急诊患者基于疾病发展速度快,且未在有效时间内得到救治导致患者死亡。为有效控制此种情况的发生,在各医疗机构中开始推行院前急救模式,而基层医院近年来也在逐渐普及应用[3]。构建一个健全的院前与院内技术衔接体系,其中关键点应该是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技术水平同步。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在抢救措施、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但是提供服务的目标是一致的。需要所有参与人员能够熟练的掌握各种急救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能够熟练且标准化的实施各项抢救措施[4]。院前急救的目的是维持患者的基础生命,在赶往医院的路途中减少患者的痛苦,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常规不会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以对症处理作为主要救治目标[5]。
而在院内构建起急诊绿色通道能够有效满足以上要求。同时,急诊绿色通道建立后,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科能够实现患者信息的实时传递,在患者入院后直接实施救治,有效缩短了接诊到救治之间的时间。如本次调查结果所示,观察组急诊到手术室时间、手术室到开始手术时间、急诊科到手术时间均小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差异性。此结果充分证实了,绿色通道建立对于强化急诊工作效率的重要作用。而时间对于急诊危重患者而言便是生命,争取多一分钟的时间,可为患者生命安全增加一份保障。
综上所述,在基层医院开展院前急救危重症患者中,于院内构建急诊绿色通道可有效缩短急诊到实施救治时间,对于提升急诊救治效果及效率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汤璐佳,李雪菁,陈瑛,等.院前急救信息采集程序对卒中患者院前与院内急救衔接的影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9,28(9):1159-1162.
[2]孙艳,周婷,卓荦,等.微信平台及绿色通道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转诊无缝对接中的作用[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8,24(05):36-39.
[3]郑永先,付斌,刘玉仁,等.PDCA循环缩短脑出血患者急诊绿色通道滞留时间的应用价值[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27(006):683-685.
[4]郑永先,付斌,刘玉仁,等.PDCA循环缩短脑出血患者急诊绿色通道滞留时间的应用价值[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27(6):683-685.
[5]涂加园,孙琳,刘云,等.院前急救中早期诱导亚低温治疗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效果的系统评价[J].护理学报,2019(9):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