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采用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发表时间:2021/1/8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4期   作者:胡学元 胡海华 潘红伟
[导读] 探究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采用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

         胡学元 胡海华 潘红伟
         武汉市新洲区中医医院骨科  430400
         摘要:目的 探究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采用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方 法以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为对象,共50例,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25例,研究时间是2019年8月-2020年8月,对照组应用前入路手术治疗,试验组应用后路手术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后入路手术治疗,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前入路手术;后入路手术;并发症;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为临床常见骨科疾病,因胸腰椎具有特殊的生理特点,在骨折后极易损伤脊髓、神经等,具有较高致残率[1]。临床在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时多采用手术治疗,包括前入路手术、后入路手术等,研究指出,前入路手术治疗的稳定性差,且术后并发症多,无法满足治疗要求。后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具有显著治疗效果。本文将以50例患者为对象,探究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采用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为对象,共50例,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25例,研究时间是2019年8月-2020年8月。对照组患者,男、女各12例与13例,年龄为24-65岁,年龄平均值为(45.46±5.68)岁。试验组患者,男、女各11例与14例,年龄为25-61岁,年龄平均值为(45.76±5.27)岁。纳入标准:资料齐全;使用CT、MRI诊断确诊疾病;生命体征稳定;熟知本研究,并自愿参加。排除标准:恶性肿瘤;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不配合研究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分析,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前入路手术治疗:实施全身麻醉,指导患者保持右侧卧位体位,左侧胸腔作一切口,将胸腹膜切开,椎体前方、侧方组织充分暴露,切除伤椎上下间盘组织,椎体侧前方硬膜囊暴露,对骨折块、坏死组织彻底清除,取植骨植入与固定,使用生理盐水对手术部位进行冲洗,缝合切口。
         试验组应用后入路手术治疗:实施全身麻醉操作,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体位,创伤正中位作一切口,暴露伤椎、相邻椎节段,使用椎弓根钉进行固定,复位伤椎,随后取椎骨植入固定,使用生理盐水对手术部位进行冲洗,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评估治疗效果,CT诊断可见骨折处愈合,正常行走,即为治愈;CT诊断骨折大部分愈合,行走时伴随疼痛感,即为好转;其余则为无效。随后,详细统计并发症发病率,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软件学软件SPSS19.0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应用T检验、X2检验,是哟±、%表示,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
表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脊椎骨折是因瞬时旋转轴、压缩、剪切、分离等暴力而诱发,累及2个即以上节段椎体,具有较大治疗难度[2]。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以年轻、老年人群为高发人群,其中年轻人因车祸、暴力、高处追上等引发疾病,老年人是因摔伤、跌倒等引发,伴随多器官功能损伤、神经损伤。当前,我国建筑业、交通业发展迅猛,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数量不断增多[3]。临床在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时多采用前入路手术治疗,脊柱间存在血管、神经,较为复杂,延长手术时间,且术后出血量多,无法避免损伤脊柱功能,伴随多种并发症,降低治愈率,且影响术后功能,伴随不同程度疼痛。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深入,后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具有显著应用价值,并发症少,安全性高[4]。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使用后入路手术治疗具有较多优点,详细如下:后入路手术操作简单,且并发症少,临床应用广泛;三柱固定可保障手术可靠性、安全性,且内固定强度良好;对椎体塌陷等现象及时纠正,提供椎体稳定性、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条件,促使骨融合加快,有效改善预后效果[5]。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应用前入路手术治疗,试验组应用后入路手术治疗,结果可见,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后入路手术治疗,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樊亚军.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5):52-53.
         [2]邓贵生,蔡秀华,颜斌, 等.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12):91,95.
         [3]辛雪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J].健康必读,2019,(17):62-63.
         [4]姜磐.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家有孕宝,2019,1(6):88-89.
         [5]安伟鹏.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2019,39(12):63-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