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观教具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领域及分类

发表时间:202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2月   作者:于淑凤
[导读] 把握直观教具的类别及其优、缺点,正确选择适合特殊儿童的认知能力和身心发展的直观教具,促进学生智力、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直观教具的选择更要根植于自己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于淑凤    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特殊教育学校  河北  承德  067400
【摘要】把握直观教具的类别及其优、缺点,正确选择适合特殊儿童的认知能力和身心发展的直观教具,促进学生智力、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直观教具的选择更要根植于自己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特殊儿童、直观教具、应用领域、分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014-01

        前 言:特殊儿童因智力、语言、行为都不同与正常的同龄的孩子,他们对外面的世界了解的较少,对事物接受能力较差,对老师所讲内容理解起来十分困难,为了帮助学生减少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习效率,教师除了具有专业知识外,还要有独特的教育方法,在你的课堂中教具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了解课堂中的常用教具有哪些,它有什么样的优、缺点,如何来使用。
        正 文:直观教具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感知材料的实物、模型、图表等教学用具。正确运用直观教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感性知识,减少学习中的困难,帮助形成明确的概念,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我们的课堂生动有趣。?
        直观教具的应用古今中外,由来已久,早在宋代,医学家王唯一就铸造了铜人模型,刻示经络腧穴位置绘制十二经图。在西方,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开始使用皮制人体模型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具的意义认识愈深,应用愈广。
        本文阐述的直观教具即在特殊儿童教学应用涉及的教学用具,就其存在的形式和展现的方式大体分为以下几种:实物、标本、模型、绘本、图片、视频、挂图、替代物、演示器等。
        一、实物
        实物是指生命活体,包括动植物或其他真实、具体、有生命性的物体。其优点是能为受教对象提供最真实、直接的认识体验,受教者可以通过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多种器官获得第一手感性材料,极大的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不足之处是因为实物的生命活性使得有些实物在课堂中难以控制,且存在体积过大或过小等问题,此外一些植物会因为存放时间的问题失去原有色泽或一些表面特性发生改变。因此,我们在选用“实物”做直观教具时要尽量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触手可得而且是能够调动学生多种感官,通过实物展示确实让学生感到学习的的乐趣。
        二、标本
        本是供参观、学习、鉴定、研究用的动物、植物或矿物等的样品。它与“实物”相比最大的优点就是保存时间长,种类多,年代久.它可以通过“标本”让课堂中的学生感受到古今中外的东西。但是,制作相对繁琐,对制作者和标本保存环境有一定要求,标本也不能体现生物的全部生命特征。



        三、模型
        模型能够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提供印象,使学习内容更直观,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能立体的展示生物的外部特征和各部分之间联系,最突出的优点就是能够拆卸,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了解整体与局部,外表与内在的联系。但是,模型毕竟是没有生命的物体,它不能完全体代替实物         
        四、绘本
        [1]绘本凭借其图文并茂的绘本先天阅读优势,成功地直接吸引到了智障障碍儿童对其关注的更多目光,激发智障学生的图文阅读学习兴趣,加之其整个充满艺术趣味性的绘本故事情节,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能够让智障学生全心专注注于绘本故事内容本身,非常适合广大智障障碍儿童进行阅读。教师首先应该以当前课堂教学的各个阶段性基本要求知识为根本基础上再来正确选择教学绘本,这样既能利于巩固当前课堂教学主要内容的基本知识点又利于能深入学习当前绘本课程中的新知识内容。
        在课前学校教育应高度重视儿童绘本语言阅读教学,教育中学校应更多地深入考虑能力智障障碍儿童的实际阅读需求,重视绘本语用和语言口语综合叙事两个方面的儿童语言能力训练,提高学校培智儿童教育基础课程的教学实用性,提高学校培智儿童教育的教学质量。教师与学生家长们都应将绘本课外阅读活动融入智障儿童日常生活之中,帮助广大智障少年儿童不断提升语言叙事表达能力,促进广大智障少年儿童更好成长发展。所以“绘本”更适合特殊儿童,更适合特殊教育的课堂。
        五、图片
        与绘本有异曲同工之效果,不同的是我们可以通过现代手段制作成动态图片。无论动态还是静态图片都是[3]“从视觉刺激学生神经,从而刺激学生的大脑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图片便于复制,成本低廉,易于保存、修改和分发。“图片”作为直观教具要想发挥最大功效需要与其它教具相结合使用。
        六、视频
        视频泛指将一系列静态影像以电信号的方式加以捕捉、纪录、处理、储存、传送与重现的各种技术。如电影、电视、录音等现代教学手段。在课堂中能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给与明显的视觉效应,更好的创设课堂情境,相比其它教具视频呈现的速度较快,不利于记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和情感体验,特殊儿童的逻辑性和想象力原本就相对匮乏,一旦观看了教师提供的视频就很难再自己进行联想了,只会一味地跟着视频中呈现的内容去思考和学习。
        此外,挂图、替代物、演示器等在特教的课堂中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综上所述,结合特殊教育学校课程设置特点及特殊儿童自身发展和在认知、理解、表达等方面欠缺,所以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直观教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第6期张云霞
[2]智障家庭儿童教育过程中的儿童绘本教学应用[j].内蒙古儿童教育,2019(11):54-55惠月英
[3]对话式绘本阅读对提升智障儿童口语叙事能力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于文文
[4]浅谈图片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张兴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