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点入手上好小学科学课

发表时间:202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1月   作者:张志刚
[导读] 科技人才的培养应从小抓起,教师应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力保每堂实验成功,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科学概念,能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去。让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为以后成为科技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张志刚    青川县乔庄镇中心小学校  628100
【内容摘要】科技人才的培养应从小抓起,教师应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力保每堂实验成功,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科学概念,能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去。让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为以后成为科技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科学  学习兴趣  充分准备  形象释义  贴近生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1-021-01

        小学科学课是以实验操作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因此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常常呈现热火朝天,一片繁荣的景象。但是,要想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理解科学概念,掌握科学知识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有效、高效地达到实验教学目的,可以从以下四点入手。
        一、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
        小学科学能让学生通过积极实验探究,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并内化为自己的技能。科学教学首先应从满足学生好奇心入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这样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进行《光与影》这一单元知识教学时,让学生在阳光下玩踩影子、做手影游戏,引导学生思考影子是从哪里来的,让学生由好奇到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学生从玩中观察悟出,影子产生的三个条件:光源、遮挡物、屏(当然,学生自主归纳的时候用语可能不够规范和准确,但不会影响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进一步让学生比一比影子的高矮,引导学生观察得出:同一个时间,不同的物体影子大小、长短是不同的,但它们的方向是相同的。有了这些学习经验再布置学生在一天的不同时间观察同一个物体的影子长短、大小、方向会有哪些变化。从而得出: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时间,影子的长短、大小、方向不同。
        由好奇到兴趣再到自主学习科学知识,化难为易,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概括能力。
        二、精心设计,充分准备,确保实验成功
        实验教学是科学课的基础,成功的实验是实验教学的基石,因此,教师对每一堂科学课必须严谨认真对待,做到充分熟悉教材,储备足够科学知识,在实验器材的准备上深下功夫,注重细节的把握,以易操作、安全为原则,确保实验操作成功,让学生通过成功的实验产生获得感,同时保持较高的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例如,在进行《液体的胀冷缩》实验教学时,考虑到水是热的不良导体,而水温越高膨胀系数才越大,由于实验室设备有限,一次性提供十几个组同时使用温度较高的热水有难度,在准备学生实验器材时,选择为每组提供了一瓶10毫升装的藿香正气液和一只小塑料吸管。这样不仅减少了热水的需求量,而且热胀冷缩现象发生的迅速,在短时间内学生就能完成实验任务,加之液体本身带有颜色,方便学生观察。
        三、形象释义,助力学生理解掌握科学概念
        由于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正处于形成阶段,思考问题方式要借助形象思维,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还必须注重对科学概念的形象释义,尽可能地让抽象的理论知识,以具体的形象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概念,掌握科学知识。例如在进行《金属热胀冷缩》这一课的教学时,通过实验操作,学生从理论知上道了金属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由于固体热胀冷缩现象不明显,学生不能直观地看到体积的明显变化,如果再利用PPT把热胀冷缩原理制作成一张动态的图片进行概念的释义,让学生形象地观察到物体遇热体积膨胀和遇冷体积收缩的变化过程,就会帮助学生从中悟出“原来如此简单”。
        四、贴近生活,让科学知识接地气
        科学理论知识源自于生活,因此还必须回到生活中去。大多数情况下,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投入大量的精力,却忽略了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为了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科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应将教学课堂延伸到校外。例如,在教学了《热》这个单元后,布置学生校外观察任务 ,商场卖的饮料、酒水以及调料瓶为什么不装满?路边电杆上的电线为什么冬天紧夏天松?纸在火炉上燃烧后灰烬为什么会往上飞?人站在阳光下为什么会觉得温暖?让学生尝试用课堂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再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到商场帮助父母挑选一把你觉得最适宜的炒菜铲子,并说出挑选的理由,学生就会联想到传热比赛中的情景,从而挑选出一个手柄传热慢的铲子来。通过培养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用科学的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科学问题,把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真正达到科学课教学目的。
        当然,科学课的教学方式方法也是灵活多变的,即教无定法,但无论从哪个角度入手,都应该围绕学生能活学会用来进行,把科学课堂当做培养科技人才的摇篮,让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真抓实干地进行教学研究活动,不流于形式好看,更不能急功近利,迎合唯分数论,把科学课变成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扼杀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