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伍元德

发表时间:202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1月   作者:伍元德
[导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倘若学生对求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甚至是废寝忘食地钻研知识。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各学习方法、途径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应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伍元德    景东彝族自治县民族中学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倘若学生对求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甚至是废寝忘食地钻研知识。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各学习方法、途径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应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1-039-01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逻辑性和应用广泛性的学科,这就决定了数学是各学科中学习难度较高的一门学科,导致大多数学生畏惧数学,不喜欢数学,缺乏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机、培养其信心,养成契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是新课程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怎样做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习兴趣
        建设和谐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之一,社会和谐发展、教育的和谐发展、人的和谐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只有和谐的教育才能造就出社会需要的各种和谐发展的人,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我们知道,师生交往是教师和学生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系统实现的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堂课最终实现的虽是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的传递,使其实现的手段使师生间的交往,由此看来,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师生间关系是否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主动的接近师生,提高与教师交往的频率,缩小与教师的心理距离,从而使学生乐于从教师方面接受大量的信息,模仿教师的思想行为,对焦实验性认同效应,赢得学生的思想行为,达到“爱屋及乌”的效果,进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推动学生进行有意识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是他们学习的需求,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意识和愿望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因为思维能够使人从朦胧走向清晰,从未知走向已知。”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设置问题情景,使问题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形成差距,造成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促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和需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在教学中创设交流情境,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和表现的机会。要恰到好处地设置问题情景,设置的问题应该既是学生可以接受的,也具有一定的障碍性、探究性,这样可激发学生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排除障碍。



        三、改进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传统教学方法下的数学课堂常常呈现“单调、枯燥及乏味”的氛围,进而抑制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而新课标倡导动手实验、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小组讨论等科学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在兴趣、信心、情感及意志等领域都得到有良好的提升及发展”。在小组的讨论、交流、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则可以取长被短,认识自己的差距,又可以亮明自己的观点,技压群雄。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知识生成的过程中,去体验知识发生发展变化过程,进行知识“再创造”,在这一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满足学生成功体验的需要。这样,整个课堂会非常活跃,能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引导学生积极质疑,维持学生兴奋状态
        质疑即提出疑难问题,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质疑不仅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反馈教学评价,调控教师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维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所以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质疑。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质疑,教师得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设疑,应在数学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应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对具有挑战性习题的理解。教师激发学生质疑的另一途径便是善于逼着学生提问题,并对经常提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或奖励,从而维持学生兴奋的学习状态。
        五、沟通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实践能力
        华罗庚曾说:“数学给人们留下枯燥,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事实上,这只是数学的表象而已,数学知识同样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数学与社会的关联同样十分紧密,数学同样有着广泛的应用市场。数学知识里离不开生活,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数学的实践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把握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将教学内容充分结合实际,利用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例来引导教学,避免生硬的灌输抽象的数学知识,而是将这些抽象的性质转化为生活中直观生动的事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也才会对其产生兴趣。只有充分联系实际的教学,才能让数学教材有效地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实践性,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对数学感兴趣。比如在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我们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运用这一性质的事物,例如高价铁塔,或是让学生利用木棒来进行各种图形的拼接,让学生们从生活中感受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只有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学生才会理解数学的应用型,了解数学可以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很多具体问题,才能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愿意自主地学习数学。
        结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很多方法。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才能大面积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映晨.自主性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0(34):59-60.
[2]张宗功.丰富初中数学课堂,创新数学教学方法[J].试题与研究,2020(34):188-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