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张吉典

发表时间:202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1月   作者:张吉典
[导读]

张吉典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窑淮镇淮水小学  湖北  十堰  442000
中图分类号:G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21)01-104-01

        关于数学的问题,数学是开发思维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学技术的基础。数学家科利亚作过论述:数学即解题,就是把不熟悉的题型向熟悉的题型转化。数学是一门主要学科,在当今很受到重视,是因为数学是科学之母。如果说数学是一种语言,它就是精密科学和现代科技的语言,因此数学语言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数学教学既要言简意赅又要不失生动,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数学概念往往运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之中,数学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有必要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通过培养兴趣来达到教学目的。
        小学数学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是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有意识地加以培养。例如,开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10以内的数和加、减计算,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问题。教学数的组成就有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1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从一开始就有可能不自觉地把学生引向死记数的组成,机械地背诵加、减法得数的道路上去。而在一年级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直接参与,以动脑动手相结合来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以各种方法去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在培养其创造能力的同时,要着重开发智力,做到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以此类推,发挥想象,从而扩展学生思维。如1÷1和1-1,看似简单,其实是想通过这一简单的示例来考一考学生的逻辑思维。结果是否相等,有很多学生是答对了,而有一部分学生却被蒙住了,一时回答不上来。类似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培养学生演绎推理的能力,同时对发展学生思维和创造思维也有所启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不失时机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数学教学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外,还要注重培养他们动口和动手的能力,口手并用,随时给他们展示的机会,通过展示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价值。激发他们多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他们学数学的热情,使其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如在教学“角”这一内容时,要先让学生观察一下,在我们周围有没有角的存在,若有就请把它们找出来,做到步步到位。可以就地观察,不离开教室,不离开座位;也可以让他们带着问题到室外进行观察,使他们开阔眼界,再作出回答。他们当中有的观察很细致,从门窗到课桌,乃至每一把椅子等等;有的甚至联想到自己衣服上的领子,也是带有角的知识,由此发挥想象,拓展思维。然后再让学生对角的样子用语言进行描述,做出总结。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角都是很多的,如三脚架、门窗等也是利用角的原理来设计的。就这样学生对角有初步的认识。也就是说我们身边也有角,也有数学知识。
        若不花点心思是很难调动起学生学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的。为了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教学中力求表达语言生动形象,恰到好处,带有强烈的感情。有人说“文理不分家”、“数理化是一体”,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相对而言,语文功底好的人,理解能力相对地强,如应用题就需要语文知识去理解;反过来写作有时也会涉及到数学方面的东西,等等,无论是学科中的哪一科,看似彼此毫无关系,实际上是息息相关,文理不分家,文理交融是一个事实。与语文相比,普遍认为数学显得单调而乏味,不像语文那样内容丰富多彩、生动形象而引人入胜。如果数学教师不善于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激情,那么,整堂课就会显得枯燥无味,学生提不起兴趣。没有兴趣,要学好数学是不可能的。也有一些人认为,数学容易学懂,关键是公式,只要把公式记住就行了,而语文范围广泛,加之作文又难写,所以语文很难学,等等。其实数学并不乏味,不需要外面太多的东西来点缀。数学要寓教于乐,劝君大胆尝试。教师可以举出一些与数字有关的有趣故事,通过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南海才子论文叙述为苏东坡《百鸟归巢图》题的数字诗“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石谷!”经运算“天生一只又一只”。就是1+1=2,“三四五六七八只”,理解成3×4=12,5×6=30,7×8=56,是这几组得数相加之和正好是100只。这首启人智力的诗,满含数理逻辑,读起来朗朗上口,回味无穷,是喜闻乐见的。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数学活动过程,借助已有的生活及生活经验,通过具体生活实践积累而产生的,教师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激发和推动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注重引导学生去体会学数学的实用性、可行性和重要性,要启人以智,去开发属于学生领域的空间。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与总结,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教学品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