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中家校合作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思考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1月   作者:赵丹
[导读]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的两大重要环境,它影响着学生道德品质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小学生的健康发展。现如今,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家校合作”成为小学德育工作新的研究课题。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家校合作如何促进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赵丹    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民族中心小学  444324
【摘要】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的两大重要环境,它影响着学生道德品质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小学生的健康发展。现如今,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家校合作”成为小学德育工作新的研究课题。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家校合作如何促进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班主任    班级管理   家校合作    小学生学习习惯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21)01-090-02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归根到底是培养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受益终生。遵循这一理念,我在教学工作中加强了对学生的习惯培养。一段时间后,班里的每位同学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唯独刘明没有多大的变化,依然是我行我素。学校和家庭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不仅离不开学校教育的正确引导,更要靠家庭的正确引导。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需要良好的引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依靠于家庭和学校的正确引导,家校合作能够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及身心健康发展。
        一、充分认识家校合作对小学生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习惯是一件细小的事情重复的做,习惯在后天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久而久之产生定性。不同的人后天所受的教育和成长环境都各不相同,所以每个人形成的习惯都有一定差异性,在特定的场合或特定情境才能表现出来。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尤其对现在的小学生而言,家庭与学校教育之间协调所出现的矛盾,能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学校教学和养成良好习惯。家校合作对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就是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文化环境,造就了不同个体之间的不同的心理需求和生活习惯。家校合作能够取长补短,弥足两者之间各自存在不足的地方以及各自空缺的教育内容,将教育的连贯性与持续性提高。家校合作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习惯,有助于实现两者之间的协调统一,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其二则是家校合作共同努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帮助实现学生从家庭到学校的过渡,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于学校生活。通过学校思想品德课程的开展和榜样示范教学等各种教育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能够逐渐符合学校要求,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好习惯一旦养成,就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让学生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学习生活也逐渐变轻松。
        二、科学规划,建立家校合作高效管理机制
        家校合作的统筹协调工作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切实担负,相关部门会提出明确的任务目标及计划,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开展家校合作活动。通过组织家校活动实践研究,督导评估内容,监考互评多个程序,让教师教育工作及家长教育工作合理有序进行,从而确保家校合作活动能够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强大的行政助力于家校合作,让家校合作能够更具制度化、科学化。在学校层面,要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管理机构,家校合作的归属权要明确,如果条件允许,可设立专门的家校协调机构。要选择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统一指挥,将制定家校合作方针,落实方案,检查评估等各项工作全面负责,确保家校合作的实施落实。
        大部分家长关于孩子教育问题不够用心,认为学校是唯一可以教育孩子的地方,忽视了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家长这种错误的观念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他们只是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给学生带来了很大压力,这种压力就会阻碍学生健康成长,增加了学生心理负担。此外,学校只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文化培养,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品德发展及情感变化不关注。学校和家长的态度造成了学生不健康心态的出现,学生的健康发展受到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与教师都要改变自己的观念,共同合作、共同努力去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重视学生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增强家校合作的意识,明白自身所担负的责任。
        三、多样化家校沟通形式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几年班主任的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家校沟通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学校教育的成果就会功亏一篑。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必须保持和谐一致,这样才能有理想的教育效果。



        习惯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潜意识行为,对人生、事业、生活起着永久性的作用。魏书生说过,同样的事重复72次就可形成定势。习惯培养应该从小处着手,反复强化校正,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都用一个相同的标尺来规范。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他们由于年龄小,自制能力差,需要老师、家长时时刻刻的提醒,帮助他们养成生活、学习中良好的习惯。家庭是每个人的第一所学校,孩子们耳濡目染,接受着来自爸爸妈妈的言传身教。每个孩子身上都能看到父母和原生态家庭的影子。家校沟通是双赢的好事,在给家长带来帮助的同时,也有利于老师开展工作,有利于学校教育目标的顺利完成。请我们记住这句话: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家长怎样教育孩子。作为老师的我们,通过有效的家校沟通,能让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趋完善,让更多的老习惯带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双赢。
        很多家长因忙于工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够了解,这就需要加强家长和教师间的沟通交流。学校针对这种情况采取了相应措施,开展了“家长开放日”活动,定期邀请家长来学校与孩子共同学习,通过这种方式让家长了解孩子学习情况,并且了解学校规范要求,这样能让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按照学校要求标准要求学生,让学生通过家庭教育的引导和监督对习惯养成具备一定概念。通过家校合作共同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成长,不受不良因素干扰,勇敢的大步向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教师和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教师能及时的将学生情况反馈给家长,家长也能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反映给教师,同时能让家长和教师共同分析学生成长情况。家校合作是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桥梁,通过沟通能让家长与教师之间增加信任感,相互了解学生更多的成长情况,有助于更好培养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并且,家长与教师能更好了解学生阶段内的学习情况,并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辅导与培养,为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打下坚实基础。
        四、发挥学校课堂主阵地作用,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学习习惯
        上课时,我会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上课时做到四点:认真看,认真听,仔细想,大声说。
        1.认真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凡学生通过自己看,就能掌握的东西,教师一定不讲或少讲。教学中老师要提供充分的观察材料吸引学生看。教师的板书、演示等要准确,鲜明,能引起学生观察的兴趣。由教师带领观察到只给“观察提示”的半独立观察,到完全独立观察,使学生逐步掌握通过观察比较,做出判断,发现规律的观察方法。在课堂练习中要多设计一些能引起观察兴趣旨在训练观察能力的题目。
        2.认真听:不仅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认真听同学们的发言,并能听出别人发言中的问题。为了考查和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可以组织如下练习:(1)教师口述题目,学生直接写出得数;(2)教师口述应用题,学生写出或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等。这类练习,可以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边听边想边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有意识记忆能力。
        3.仔细想:课堂上要学生肯动脑子想问题,除了靠教师教学的启发性外,还要老师想办法促使他动脑子。要求学生,老师每发一问,人人都要立即思考,准备回答。如果不会答,也要把问题重述一遍并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想到哪儿不会了。告诉学生这也是一种回答。坚持这样做,可以提高提问的教学效率。因为全班学生毫无例外人人都得积极动脑思考,会与不会都有的可想。提问时可让可能不会答的优先做答,再请会答的针对前者的疑问做答。这样,教师既可以了解后进生是不是在思考,思维的障碍是什么,又可提高一般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得到锻炼。提问后教师要及时评价,对回答好的,敢于发言的要给予鼓励。
        4.大声说:听、看、想,要通过“说”这一点来突破。语言是思维的结果,要说就得去想。课堂上抓住要学生尽量多说这一环,就能促进学生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细心看。让学生大声说,就能促进其它三点。因此要十分重视学生口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总之,家校合作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家庭与学校的强强联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减轻了学生学习压力,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学生未来发展指导正确方向。
参考文献:
[1]白红霞.家校合作促进小学低年级学生习惯养成探究[J].神州,2017(15):232-232.
[2]金彩云.浅谈家校合作促进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J].考试周刊,2017(53):20-20
[3]席艳.农村小学家校合作有效性的探索与思考[J].课外语文,2018(9): 192-192.
[4]贺奕.开展家校合作,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2(9):I0015-I0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