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李芳

发表时间:202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1月   作者:李芳
[导读] 学会朗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该特别重视朗读这一重要环节,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把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走进课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当作重要的教学目标。这对学生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内容,把握人物的思想动态,将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也更进一步启发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李芳    湖北省十堰市柳林小学  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学会朗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该特别重视朗读这一重要环节,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把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走进课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当作重要的教学目标。这对学生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内容,把握人物的思想动态,将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也更进一步启发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关键词】朗读能力培养重视启发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朗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方法。”新课标还规定:“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朗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心思想的内容,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特别重视朗读这一重要环节,作为语文教师,应把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走进课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当作重要的教学目标。这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的思想动态,将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也更进一步启发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对此,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中图分类号:G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21)01-165-01

        一、教师范读,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由于小学生的模仿性强,所以教师适时的范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师的范读不宜做作,不能故意拿腔作调,应从自身的情感出发,以情感人,使学生如临其境,教师的感情和学生的感情在互动中引起共鸣,从而激发学生朗读的激情,使他们都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如在范读《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时,老师启发学生注意,老师读的与自己读的有什么不同,老师为何这样读。朗读中,老师那饱含激情的语调很快便把学生带到了文章的情境之中,一幅幅,一幕幕鲜活的画面浮现在他们的面前,有几个女生的眼眶里还噙着泪花,同学们都涌起了强烈的表达欲望。读完后,一位学生说:“老师读的很有感情,读课文的感情也与我们不一样。我课前预习,读‘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了眼眶’这一段怎么也抓不住感情,现在听老师读完后,我知道应该怎样来读了。”当然,在学生朗读的时候,老师也不能让学生机械的模仿教师的语调,要让他们从自己的真情实感出发,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之上,把一个个汉字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那样读出的感情才真挚自然。
        二、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想象,便于学生感知学习内容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影响着科技发展,推动者社会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想象可以帮助学生悟出文中的真谛。如教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时,把全诗通读完后,老师请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通读古诗,同时配以轻音乐,听完后,没让学生睁眼,而是静等半分钟,再让学生把自己脑中的图画勾勒出来。结果学生的描述一个比一个精彩,一幅生机盎然的农村生活画面已经印在他们的脑子里了。
        老师引导学生大声并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促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对课文中的人物,事物以及整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内容的理解和渗透,老师及时解析课文中的重要内容和人物内心世界动态,及时纠正错误的朗读和理解,使得学生在朗读学习过程中,汲取正确的知识。
        三、引导学生学习借助标点,掌握朗读技巧
        标点符号标志着朗读的语调和停顿。老师要根据不同的标点指导朗读,就更能读出正确的语调和适当的语气。如《船长》一文中,记述船长的命令多处使用了感叹号,再引导学生注意感叹号的同时,启发学生借助感叹号,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的思想境界与性格特点。这样,借助感叹号,哈尔威船长那种临危不惧,从容镇定,心中装着别人,唯独没有自己的那种舍己为人的高大形象与崇高精神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产生了身临其境之感。借助感叹号,准确朗读,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文本中人物的思想动态,化解了学生在朗读学习过程中的难点。
        四、让学生在自读、评读中有所感悟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朗读是一种能力,一种技巧,需要一定的训练,而且需要经常的反复训练。除课堂教学注重朗读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自读、多读,找出文中精髓,也让学生评读,学生之间评评,哪儿读的好,哪儿读的差,应该怎么读。评读不仅能提高朗读的质量,也为以后的朗读提供了规律性和合理性的朗读方法。只有学生具有了初步的朗读能力,才能“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能力、陶冶情感情操的作用。”
        课堂是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是自主学习的阵地,朗读是学生体现能力的一种方法,因此我在课堂上会因不同的文本而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然后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自己去学习,去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既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自信能力。如字词的学习,学生要把文中含有生字的词语找出来,该读的要读,该写的要写,该背的要背;概况课文的主要内容或故事梗概,让学生先写在本上,然后再相互交流。刚开始学生可能由于表达能力不强或胆小,直接说不好,所以事先先写出来,这不仅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去独立思考,也训练了学生的说写能力。在进行文本分析时采用说写恰当结合,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会从良好的学习习惯中获益,听说读写能力自然就提高了。我们深信,扎实的朗读训练,不仅现在将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也必将影响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良好的朗读能力并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