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高中历史课堂,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发表时间:2021/1/8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1月   作者:侯晓婷
[导读]

侯晓婷      湖北省十堰市一中  湖北  十堰  442000
中图分类号:G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21)01-164-01

        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语:“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美的事物的鉴别、欣赏能力,可以通过情感的体验获得,随着审美经验越丰富,鉴别能力也就越高。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在生理、心理上已接近成熟,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接触面也更加广泛。在这个关键时刻,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对他们实施审美教育,将美育融入课堂教学,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深有体会。历史教材本身就是审美教育的宝库,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引导学生发现美、追求美。
        首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学艺术中的美育因素,引导学生发现美、体会美。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蕴含着很多美的因子。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战国时的楚辞、两汉时的赋、两晋南北朝时的骈文、唐时的诗、两宋时的词、元时的曲、明清时的小说等流传都非常深远,而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唐诗和宋词,中国历代著名的大诗人、大词人比比皆是。诗词是语言的艺术,是作者的情感体验,渗透着作者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历史教材中涉及到许许多多传诵不绝的诗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欣赏到不同的美,从而提高自己的鉴赏力。如在教学中,结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牺牲我一个,幸福后来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咏志诗句的教学,通过秦桧、慈禧太后等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而遗臭万年的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世界史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例如,法国大革命在欧洲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受到了具有民主思想的进步人士的欢迎。当拿破仑在法国取得巨大成功的时候,在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为他欢呼,并且立志要写出一部交响曲歌颂他。1804年,这部交响曲完成了,就是《英雄交响曲》, 《英雄交响曲》也叫第三交响曲,它以悲壮、雄伟的旋律,谱写了一代革命英雄的颂歌。听过这部交响曲的人,无不被它动人心魄的气势和热情所打动。贝多芬本来想把这部交响曲献给拿破仑,但是,当他写完乐曲的时候,传来了拿破仑当了皇帝的消息。他万分失望和悲愤,将乐曲改名《英雄交响曲——献给一位伟人》。在贝多芬的心目中,人民才是真正的伟人。贝多芬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爱憎,他为我们很好地诠释了艺术家对于民主精神的执着追求。历史教学中运用这些事例可以更好地激励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其次,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历史教材中蕴含的丰厚的美育养分,帮助学生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引导学生学会鉴赏美。历史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历史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感受各种美好的情感,让丰富的情感滋养学生的心灵,从而唤醒沉睡在他们心中的美好情操。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教给人识别恶,并为之而斗争。”如在学习戊戌维新运动时,介绍“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在就义时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教师如果慷慨激昂地描述谭嗣同视死如归、满腔热血,而又充满无奈与期望的情景,就会使学生感受到强烈的审美方面的情感体验,从而唤醒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和激情。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法西斯主义惨绝人寰,残暴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杀害了中国30万同胞,通过对这一历史真相的揭露,更能激发起学生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愫,培养学生对美丑的识别、鉴赏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再次,历史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古今中外的著名历史人物,特别是民族精英、大家风范,引导学生学习楷模,追求心灵美、行为美。学生往往崇拜名人、崇拜英雄,因而可充分发挥优秀人物的人格感染力以感染学生。如介绍司马迁、罗斯福身残志坚事迹,帮助学生养成矢志不移的顽强意志;介绍布鲁诺、居里夫人、李大钊等人事迹,培养学生追求科学和真理而勇于献身的求知态度;介绍哥伦布、麦哲伦等人事迹,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品质;介绍邓小平、彭德怀等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帮助学生树立面对挫折毫不畏惧,勇敢面对、胸怀坦荡、百折不挠的意志品格。在教学中,还应注意指导学生有理、有序地思考和解决问题,逐步养成严谨规范、一丝不苟的思维品质。还应注意指导加强历史事件的纵横向联系和比较,准确理解和把握历史材料和人物言论的深层含义,拓宽思维的广度,加深思维的深度,从多个角度激励学生追寻美。
        此外,教学中还可以运用多种直观教具,引导学生感受美,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审美理解是通过对审美对象的理性思考、认识和评价,发掘蕴藏在审美对象深处的本质特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死亡本来是个自然事情,每个人都会面临着死亡。在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屈原,高唱着“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毅然赴死,以死来体现生命的意志和尊严,而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隐忍苟活,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的荆棘之路。这两位先贤,一个以生来实践自己的志向,一个以死来表明自己的志向。他们的事迹广为流传。而在古代西方,也有一位哲人不惧死亡,以他的行动为后人留下智慧,那就是古代希腊热爱知识、坚持真理的苏格拉底。教学中可用多媒体展示苏格拉底之死的图片与材料。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到雅典陪审法庭的审判,被判处死刑,罪名是腐蚀或者败坏雅典青年,并否定传统的神,而宣传自己的新神。然而苏格拉底面对死亡,把装有毒酒的杯子举到胸口,平静地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将死,你们活下来,是谁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说毕,一口喝干了毒酒,在场人都伤心地哭起来,连狱卒也流下眼泪。他最后留下的遗言是“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苏格拉底为后世树立了一种风范,他的智慧照亮了学生的心灵;他虽然受到不公正的死刑判决,也不肯违犯国家的法律而求生。苏格拉底希望每个人关注自己的灵魂,或者关注自我,他的勇敢殉道精神,为后人树立了刚正不阿的楷模。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不断理清历史发展的规律、感悟善的价值和达到美的境界,全方位地关注学生的成长,才能使学生在学识方面和做人方面获得双赢,助其健康成长,推动社会更加和谐地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