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激趣

发表时间:2021/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   作者:彭旭
[导读] 兴趣是学生学习入门的向导,是智慧灵感的源泉,如何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应潜心钻研的课题。记得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数学教材本身枯燥无味,教师必须善于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将枯燥内容生动化、有趣化,以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他们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彭旭    四川省犍为县玉津镇中心小学  四川  犍为  614400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入门的向导,是智慧灵感的源泉,如何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应潜心钻研的课题。记得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数学教材本身枯燥无味,教师必须善于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将枯燥内容生动化、有趣化,以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他们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数学教学;激趣途径;探微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2-140-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各方面知识的源泉。浅显易懂而又深奥莫测的数学,对纯真好奇的小学学生来说,充满着吸引力和刺激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以小学数学知识的“奥秘”,去点燃学生纯真好奇的火花,使之产生新感觉,引起新兴趣,产生新欲望。归纳起来,以下所述几方面很有探究的价值。
        一﹑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现象,引发学生勇于探索精神
        在我们生存的这个自然世界里,无处不存在着数学现象。引导学生从悉知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现象的切入点,学生能迅速进入思维发展的“最近区”,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数学知识的形成源于自然,源于生活,小学学生已有多年的生活经验,这种亲自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所获得的东西是学生的直接经验,是学生自我拥有的聪明才智。学生挑选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不懂的、不清楚的东西的过程,就是获得知识。
        二﹑从不同的设疑方式导学,激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设疑激趣导学是引领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的前提。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中,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对学生不只是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励思维,变“教”为“导”。而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激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所遇到的问题才会思考。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设置几个“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带有挑战性的质疑问题,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而在课堂上的设疑导学方式,必须符合数学学本身的知识规律,设计的问题既要有一定广度又要有一定的难度。才能让学生真正达到“跳起来能摘到果子,也只有跳起来才能摘到果子”的情境中。设疑激趣导学方式中所提出的问题应符合由低级到高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具体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这样的设疑激趣导学,才能真正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调研,归结起来以下几种设疑导学方式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上确实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设置疑问,提出假说拓展学生思维。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创设情境,制造"悬念",放手让学生细致观察、动手操作、认真思考,让具体的自然事物、有趣的数学现象紧紧吸引学生,激活学生思维,从而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比如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多边形等的教学中,课伊始,我便根据各种图形的特点,提出了相关的疑点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产生思维。
        2、以奇激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欲望
        生活对于好奇心强的小学生来说是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的。他们会自然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一些浅显易懂的数学现象经过他们的思考后可以得到解决。而那些奇特的数学现象,在生活当中也屡见不鲜,可它的奇妙之处,往往是包含着较为深奥的数学知识。由于它的所奇,往往就是引发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源泉。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举一实际的例子进行诱导,那么学生就能从中得到启迪。例如在学习“计算各种图形面积”的知识时,我就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带领学生实习对不同形状的土地进行了丈量……学生在实践中受到了启发,于是,便在参与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圆柱体展开又可以构成一个什么图形进行了探究。如此有针对性地抓住课堂教学内容的奇特之处,师生之间展开了多层面﹑多角度的互助剖析,经过反复的答辩论证,最终也完美地解决了圆柱体展开可以构成一个长方形的问题。由此可见:抓住数学教学中的奇趣要点,能拓展学生从生活实际与联系数学知识中的视野,激发他们的主动探究欲望,进而真正解决数学课堂上的许多实际问题。在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深入的调研中,这样的实效就是最好也不过的具体例证。
        三﹑巧用“动手操作”激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数学教学中的动手操作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设计一些探究性、开放性的动手操作教程,适度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但构建了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动手操作”可以深化学习兴趣,在这一过程的教学中,我把握好主导地位,精心备课,设计好合理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学生也在相应的引导下,处在探索知识的主体地位上。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置身于数学的环境中学习数学。“容量”是小学数学知识之一,也是个教学难点。我在进行教学时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对教材作了创造性的处理,用动手操作贯穿全课。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激趣策略需要讲究方法,需要多个方法的共同作用,不能一个方法贯通到底,此外还需要讲究技巧,将策略实施用得恰到好处。在当今社会中,教师应不断丰富自身知识,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之中,促进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乐趣,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善于学习数学,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秋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