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德育教育激励策略的实施

发表时间:2021/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   作者:罗成力
[导读] 德育教育工作是目前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所以,对高中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时候一定要采取激励策略,要给学生们更多的鼓励和激励,以此来提高学生们的德育素养和德育水平,同时还能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罗成力    四川省南部中学  四川  南充  637300
【摘要】德育教育工作是目前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所以,对高中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时候一定要采取激励策略,要给学生们更多的鼓励和激励,以此来提高学生们的德育素养和德育水平,同时还能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高中德育;存在问题;激励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2-162-01

        高中阶段的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高中生作为国家未来强有力的支柱,其素质和品格直接影响着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德育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在传统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往往过度重视“教”的部分,而忽略了“育”的效果,为了实现育人的效果,教师就要将激励性教育的观点蕴含在实施过程中,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得到正向的、积极的思考,进而能够帮助学生挖掘自身的潜力,得到能力和品质的提升。
        一、高中学生在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对于教师的德育教育不够重视
        高中时期的学生相对于小学阶段,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律能力、认知能力和对事物的辨别性。然而高中生的心智还未成熟,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对他人的管教表现出抵抗情绪,也会出现过激行为。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大部分同学认为自己与道德教育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一味地重视自己的学习成绩,觉得自己上课认真听课,不扰乱课堂秩序就可以了。就是因为大部分学生不重视教师的德育教育,他们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到了学习上,造成德育教育的丢失。
        2激励政策中的奖惩制度不容易落实
        适当的奖励和惩罚制度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是有必要的。目前大部分教师都会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推进德育教育的实施。高中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对于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总是批评教训,而对成绩优异的学生实施给予奖励或者口头表扬,造成学生的心理产生落差感,也违背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如果不及时进行调整,继续循环这样的教学模式,会使德育教育的实施受到阻碍。
        二、德育教育中有效地实施激励策略
        1目标激励,引领发展方向
        在设置德育目标之前,教师要先让学生看到德育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从而使学生增强对目标的认同感,继而能够为了实现目标而努力。而在设定目标时,教师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班级整体的德育目标,二是学生的个人德育目标。班级整体的德育目标是德育教育的大方向,在整体目标的激励下,学生会有更加积极的行为,努力实现个人目标,从而为班级整体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在确定学生的个人目标时,除了让学生自主制定外,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参考,以此来保障目标的合理性,从而能够为学生的德育发展指明方向。在德育的大方向下,目标的内容要偏向于品德和行为方面,同时激励性目标并不意味着要设定过高的目标,而是在可实现性、可考察性的基础上提出的高质量的目标,激励学生通过奋斗达成目标。



        2实现心理机制和德育课程内容的融合
        在德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站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层面,充分意识到自身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在每堂德育课堂中积极的、主动地挖掘德育资源,使学生在获得德育知识中,得到情感、良好品行以及态度的引导,并推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在德育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这就需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入手,注重学生内在感受与自身体验,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思维意识等方面的不同,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热情,避免单一教学。心理学是一种间接的教学方法,其对于引导树立良好的品德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若是能够将德育教学与心理教育融合,德育课堂中的激励机制作用必然会取得更加令人满意的效果。
        3激励形式要因人而异
        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行为习惯等各有不同。因此,激励策略需要富有差异性,并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符。首先,作为教师,需要通过家访或者座谈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制定出富有针对性的激励策略。比如,对于一些家境优越的学生,教师可以注重对其实施精神激励,赋予其相应的荣誉称号等;对于一些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注重物质激励,为其颁发本子、笔或者日用品等。其次,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在激励过程中,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情绪。通过给予学生相应的奖励,激励学生不断提升自己,实现自身的综合发展。
        4采用情景化的教学模式来有效开展激励策略
        在高中德育教育中,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辅助手段来优化教学成果。举例来说,各班教师均可在班级建立一套完整的观察制度,由表现优秀的同学担任观察员的职责,一天一个轮流上岗。他们的职责就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同学观看公益广告、微电影等,通过这些主题鲜明、积极向上的小片段对学生进行心灵净化,帮助他们学会如何更好地传承中华美德、弘扬中华文化。以观察员的选举为激励手段,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5用奖惩结合,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随着以人为本理念在教育教学领域的渗透,以压抑学生为主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受到教师和学生的认可,通过鼓励和表扬等教育方法进行德育教育,逐渐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青睐。高中德育培养中,有效运用奖惩结合的方法,进行教育,不仅可以有效建立激励机制,还可以提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得到尊重和欣赏,通过被欣赏、被认知的过程,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充分的认知,从而可以更深入地进行学习。高中教师在设计激励策略时,要注重奖惩结合,针对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突出表现的,给予充分的表扬,让学生可以更愿意发扬自身的优点,让学生在被赏识中,获得自信,形成自我激励的作用。与此同时,还要为学生设计严格的惩罚机制,标记出道德底线,在正面激励与反面激励中,帮助学生树立行为标准,运用适当的惩罚手段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增强学生对于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实现激励效果。
        结束语
        总之,拥有良好的品德,方可以帮助孩子走得更远。高中阶段的学生,思想波动较大,且学生的身心健康情况直接会影响到价值体系的建立。教师在组织德育教育活动时,需要不断地更新与优化教学方式,方可以更好地提升德育教育质量与效率。以上内容结合高中教师德育教育工作,分析了激励策略教学方法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希望相关工作者可以从中得到帮助,并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与学生的德育水平。
参考文献
[1]朱林.积极心理学对高中德育工作的启示[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9):65-66.
[2]谭长顺.让激励机制走进高中德育课堂[J].中国教育学刊,2018(05):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