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恩施高中为例浅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发表时间:2021/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   作者:向太平 张典 徐雅文
[导读]

向太平  张典  徐雅文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高级中学  湖北  恩施  445000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2-212-01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简称恩施高中)创办于1938年12月,1954年,被确定为湖北省18所重点中学之一,曾获得 “湖北省示范高中” 、“湖北省重点高中”、“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 “湖北省绿色学校”、“湖北省五四红旗单位”、“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学校”、“北京大学博雅计划学校” 、“卓越大学联盟优秀生源基地”等诸多荣誉。学校现有在编在岗教职工360人,79个教学班,4300余名学生,全部住校食宿。从教育质量来看,学校坚持“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着力打造生态课堂,教学质量优异。学校历年高考重点率、名校率、高分率逐年攀升。学校学生上全国重点线人数达90%,被“双一流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录取率达 60%,名列全省前茅。
        但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当代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未来社会对人才心理素质的要求日益突出,但遗憾的是据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最新数据显示全世界约有3亿人患有抑郁症,而我国抑郁障碍终身患病率达6.8%,约有9500万患者,抑郁障碍及焦虑障碍居各类精神障碍疾病的前两位。据人民网调查统计我国抑郁症患者约有9500万??仅次于心血管疾病人数。通过对我校患病者年龄研究发现,尤其是14到18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理问题频发,而且其心理问题具有复杂性和隐蔽性等特点[1]。因此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认真研究和大力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一、心理健康的涵义和重要性
        健康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长期以来,人们把健康定义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精力充沛并具备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关于健康观念的转变,绝大多数人越来越意识到,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因素同生物生理的因素一样,与人的健康、疾病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与之相应,健康的概念也超越了传统的医学模式,心理的健康成为“健康”概念和范畴中的必然而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还应有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只有当一个人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处在一个良好状态时,才是真正的健康。
        不同的领域对心理健康的界定不一致,但总体而言心理健康不仅是指没有身体疾病或不良身体症状,它还包括个体心理机能正常、无心理疾病或障碍和人格健全三个方面[2]。是指个体在与社会存在相互作用与影响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统一、协调,维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3]。
        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正确有效的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可以为其成年以后直至终生的幸福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可以通过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学生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尽早发现,尽早矫治,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影响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当今大多又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学习竞争压力的增大,成长环境和社会环境日趋复杂,身心健康发展受到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致使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以前更显著和突出。近年来,发生在我国高校、周边地区学校、甚至就在我校的大量事实表明,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令人担扰,应该引进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和关注。
        1 本体因素
        本体因素是指个体自身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的、主观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生物遗传因素和心理活动因素。
        1.1 生物遗传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的影响主要有遗传因素、病菌或病毒感染、脑外伤或化学中毒,以及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等。心理专家曾利用家谱分析研究遗传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问题学生中家族患有遗传病史的比例较大[4]。其次是个体的疾病因素,如中枢神经系统等脑部疾病、甲状腺方面的疾病等[5]。
        1.2  心理活动因素
        第一:认知因素。认知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客观事物对人的意义和作用的心理活动,主要有感知、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等。这些认知因素中如果某一认知因素发展不正常或某几种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失调,就会产生认知的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会使人感到紧张、烦躁和焦虑,使人产生认知偏差。认知的严重失调,还会损坏人格的完整性和协调性,甚至导致人格变态。刘启刚与刘永贤在吉林高校学生调查中发现,积极认知调节策略在大学生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之间起一定的调节作用,可以调节生活负性事件对个体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6]。赵连俊等在中学生负性生活事件、认知情绪调节与抑郁的关系调查发现,糟糕至极等灾难化的认知和应对策略在负性生活事件和中学生抑郁起了重要作用[7]。
        第二:情绪因素。人的情绪体验是多维度、多成分、多层次的。它是一个人机体生存和社会适应的内在动力,是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有数据表明约有25%的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会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8]。一般地讲,稳定而积极的积极情绪状态,可以使人心境愉快、精力充沛,身体舒适、有力;相反,经常波动而消极的消极情绪状态,则往往使人心境压抑、焦虑,精力涣散、失控,身体衰弱、无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积极情绪的培养,教会学生处理情绪的办法[9]。
        第三:个性因素。个性因素亦可称人格因素。个性因素包括性格、气质、能力和个性倾向性等因素。个性因素是心理活动因素的核心,它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例如心理韧性、自信、自尊等[10]。同样一种生活挫折,对不同个性的人,其影响程度完全不同。有的人可能无法承受或消极应付,从此自暴自弃;有的人则可能接受现实,正视挫折,加倍努力,奋发图强。
        2 诱发因素
        诱发因素是直接引起心理问题的外在的、客观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
        2.1 家庭因素:对于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来说,家庭的影响很大。叶苑调查研究表明,家庭
        功能越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越好,两者呈正相关的关系[11]。不良家庭环境因素,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这些因素主要有:家庭主要成员不全(离异或死、死亡),家庭关系紧张,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等。
        2.2 学校因素: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学校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学生在不同的学校受到不同的校园环境的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的表现会产生差异[12]。学校因素主要有学校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这些条件和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学习负担过重、教育方法不当、师生情感对立、同学关系不和谐等,都会使学生的心理压抑,精神紧张、焦虑,如不及时调适,就会造成心理失调,导致心理障碍。
        2.3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社区对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成员的影响主要是社区文化的传递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13]。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文化和行为,会对学生的心灵造成严重影响。特别在当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广泛,各种社会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生活紧张事件增多,矛盾、冲突、竞争加剧。所有这些现象都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内心矛盾,影响身心健康。
        总之,上述各种因素是相互制约的,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往往是综合起作用的。


因此,我们在观察、分析、判断心理失调、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时,务必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作用,逐一考查、全面正确地做出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调适、甚至是医学治疗。
        三、中学生所遇到的心理挫折
        在青少年心理学领域,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个体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处于优势地位,辩证思维迅速发展;同时受到生理变化的影响,中学生情绪容易出现动态化变化;又面临升学等重大事件,往往其人际交往会面临挑战,容易产生心理落差[14]。基于中学生以上的心理变化,在学校心理健康的实践工作中,我们发现学生较常在以下一些方面产生心理挫折:
        1.自我心理探索:随着心理的成熟,中学生在内心世界有巨大的变化与发展,最主要的矛盾是对“自我的认识”,成长变化的自我肖像常常摸索不清,也容易受到他人影响,时常让自己陷入迷茫与烦恼中,进而影响生活与学习。
        2.亲子关系处理:一方面因为青春期心理的特殊性,中学生开始重视自我意识,另一方面父母与学生之间存在代际差异,在观点上不容易契合,因此中学生容易与家长产生矛盾,如何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也是中学生要面临的考验。
        3.同伴关系处理:中学生大部分时间都与同伴进行交往,并且与同伴交往是青少年的一种需要,在交往中可以相互学习、帮助、增长知识,也可以互相满足情感需求。但在处理同伴关系中,也容易产生日常和同学的相处模式不适应,未能结交知心朋友,不能调节同学矛盾等困扰。
        4.性心理问题:随着日益的生长发育,青少年身体及生理器官的变化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客观事实,从而产生了对自己身体了解的一种渴望,甚至对性的兴趣。如何适应社会文化的要求而加以控制,如何建立起自己的“心理性别”,也是中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5.学业压力问题:中学生面临中考、高考等制度压力,容易出现考试焦虑、学业倦怠、逃避努力、习得性无助等心理困扰。以恩施高中为例,此类问题在学校心理辅导中提及次数达60%以上。
        6.社会适应问题:中学生对自己的社会环境常常很敏感,面对变化的社会,中学生如何能在保证自己身心健康的同时更好地适应社会也是其常见的困扰之一。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措施
        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教育部2012年发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文件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15]。
        因中学生在校时间较长,学校作为教育主体,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充分发掘潜力;引导学生掌握情绪调节技术,克服心理困扰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乐观进取、自信自律、负责守信、友善合群、开拓创新、追求卓越、不畏艰难的健全人格及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理想,具备择业能力,能以更为成熟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去对待学习、人际交往、情感世界及自我发展等问题。
        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与途径
        将以上目标落实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层面,可由以下几个方面循序展开,集合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合力,有针对性与学生当前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2.1全面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和融合到整个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育,各项教育活动,德育和班主任等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和最基本途径。共青团、学生会等学生群体组织也应该为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另外学校还要注意美化环境和开发隐性教育资源,把环境熏陶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重要途径和渠道。
        以恩施高中为例,重视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的培养,定期开展教师培训,使教师充分利用和挖掘学科的特色和优势能自觉地使教育教学活动和德育工作成为有助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载体;同时也重视同辈力量的影响,成立班级心理委员,校学生会成立心理部,通过定期培训,将学生群体纳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另外,学校可通过制度推进学校心理健康建设,例如成立成长导师制,校领导包保责任制,困难学生联动干预机制,从校领导,到年级组、班主任、心理老师、班级心理委员,结合保卫处、医务室、生活老师,从上到下形成全面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2.2 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传授学生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健康积极生活,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有条件的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中,给予固定课时,由专职教师统筹安排教学内容。同时还可利用活动课、班团队活动等其他形式,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报告、讨论、座谈等。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一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3 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
        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和任务,是达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目标的重要途径。学校应该通过建立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或专门活动室,配备相应的专兼职教师,就可以对少数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恢复心理健康,增强心理素质。除此之外,还可通过心理测量和调查,每学年开学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动态追踪,及时干预。
        2.4  建立家、校沟通渠道
        建立家庭和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所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积极相互配合,将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半功倍。因此,学校可以通过成立家长学校,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改善家庭环境,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和谐的气氛去影响和教育子女,这样有利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2.5 重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当前我国一些中小学学生心理问题比较突出,极端心理事件(自伤、自杀等)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此类心理危机事件可以通过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的方式进行预防。学校可通过班主任、心理委员、家长或心理老师的识别,结合心理筛查结果,制定特异学生动态追踪档案,重大事件时及时更新,联动学校、家庭、社会,及时干预,预防恶性事件的发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要“促进心理健康”,其工作要点主要体现在针对所有人群的心理健康素养提升和针对重点人群的心理行为干预与服务上。学校作为中小学教育的主体,有责任也有义务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远,仍需各方共同共努力,共同为中学生健康幸福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学东. 寄宿制高中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教育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1
[2]廖全明,苏丹,黄希庭.目前国内常用心理健康量表的回顾与反思[J]. 心理学探新, 2008,  27(4): 74-77
[3]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余时平,彭新社:《浅析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分析》,《当代体育科技》,2018 年 1 月 25 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