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三环”培养模式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1/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   作者:祁永涛
[导读] 青年教师已成为学校的主力军,成为教育事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接受现代化教育发展模式的挑战,对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更严的标准,本文主要从夯实基础到专业化发展,铺出一条“外环”(成长“充气大道”)、“中环”(成长“发展大道”)、“内环”(成长“支撑大道)三环相扣的教师成长“环形大道”,来提升青年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促进青年教师自身发展。 【

祁永涛   海阳市辛安镇第二初级中学  265126
【摘要】青年教师已成为学校的主力军,成为教育事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接受现代化教育发展模式的挑战,对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更严的标准,本文主要从夯实基础到专业化发展,铺出一条“外环”(成长“充气大道”)、“中环”(成长“发展大道”)、“内环”(成长“支撑大道)三环相扣的教师成长“环形大道”,来提升青年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促进青年教师自身发展。
【关键词】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三环”模式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2-209-01

        一、模式构建的起因
        (一)抓好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新时代教育需要更多具有“无我”精神的有效青年教师,需要建设更多师德高尚、品质优良、专业素质过硬的青年教师团队,激发广大青年教师的创新意识和无私奉献精神,使团队中的每位成员都做到“不忘教育初心不忘历史使命”,尽其所能,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农村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优势与不足分析
        在农村学校中,教师素质普遍偏低,中师生、高中生、民转公等还占很大比例,教师结构不合理,专业教师缺乏,骨干教师紧缺,青年教师的成长缺乏有效引领,促使农村学校教师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
        二、农村学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三环”培养模式的内涵和目标
        (一)内涵
        农村学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三环”培养模式是我们辛安二中为破解“农村弱,城镇挤”的教育难题,着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能肩负时代重任的农村青年教师队伍,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地域特色,提出了“三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培养模式。旨在通过“外环”(成长 “充气大道”)、“中环”(成长 “发展大道”)、“外环”(成长 “支撑大道”)提高青年教师队伍专业素养。
        (二)目标
        一是以教育发展战略的眼光,把“三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培养模式作为导向,引领青年教师寻找自己的职业特长,明确自己的的研究方向,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
        二是创建农村青年教师队伍专业成长,创新破解“农村教育薄弱”的教育难题,建设高素质的农村青年教师队伍,优化农村教学结构,提升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夯实农村教育基础。
        三、农村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三环”培养模式构建
        (一)总体框架
        从夯实基础到专业化发展,铺出一条“外环(成长充气大道)——“中环”(成长发展大道)——“内环”(成长支撑大道)三环相扣的农村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环形大道”。
        (二)具体策略
        1.外环——成长“充气大道”
        所谓的“充气”就是对青年教师进行多元化的校本培训,培训方式主要采用下列方式。
        一是课标培训。学校以《新课程标准》和《海阳市“学本”课堂教研项目研究内容》为依据,先后举办了不同类型的校本研修培训活动,为一线青年教师提供课程理论、校本教研理论等专业理论,以及研究方法和技巧的专业引领,促使其开阔视野,更新观念。



        二是专家引领培训。每学期学校都要开展 “观看名师教学录像,追寻名师足迹”活动,活动中教师不仅观看全国特级教师的录像观摩课,同时搜集相关的书籍加以研读,细心体会名师风采,走近名师。
        三是请进来面对面培训。为了及时解决青年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中遇到的困惑,我们先后聘请市教科所、教研室的领导到我校进行现场培训指导。
        四是走出去学习培训。学校还建立一种开放性的教师考察和学习交流制度,定期“走出去”,让教师与校外的同行保持经常性的交流研讨。
        2.中环——成长“发展大道”
        为了让青年教师迅速加入高素质的骨干教师队伍,我们提出了“一年适应,三年合格,五年成才”的培养目标。
        一是新入行教师培养。重点开展师徒结队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我们要求学校骨干教师担任辅导教师,在班主任工作、课堂教学、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方面给予指导、帮助,让新教师尽快站稳讲台,进入角色,并作为一项常规管理活动加以落实,同时我们还打破了新老学习界限,开展了“1+1”互助工程,形成了“人人为师,人人尚学”的风气,促使每个成员都能自觉成长。
        二是开展“六个一”活动。一是青年教师必须担任一门主科(语、数、理、化、英);二是青年教师必须分担一项学校工作;三是青年教师必须参与一项课题研究;四是我们重点要求青年教师必须“读一本名家专著,每学期要写一万字的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研究一位名师,听一次名师讲座、讲一节精品课、写一篇相关教育教学论文,经验交流,要发表或获奖。
        三是专业阅读,丰厚教师成长底蕴
        为搭建青年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有效地助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在教师队伍中实施了“读书工程”,组建了青年教师阅读团队,并采取了多种方法引领教师读书,要求教师养成“读书+思考”的习惯,同时每月定期开展一次青年教师读书沙龙活动,通过多渠道营造阅读氛围、多策略激发阅读兴趣。
        四是在观课、议课教研中提高授课能力。
        课堂是青年教师成长的主阵地。我们通过“每人奉献一节精品课”和“绽放打磨课”活动,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培育教师的精品意识和评课能力,打造教师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实现教师专业发展。通过“精品课”、“打磨课”让教师在听、评、研中明白了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并熟记于心,践行于教,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3.外环——成长“支撑大道”
        一是建立精品资源库,助推青年教师共同成长
        学校利用校园网络办公平台,建立精品资源库。学校成立有学科领导和骨干教师组织的精品资源库评审委员会,教师运用信息化教研平台,收集、上传、管理本学科的资源,将备课、课件、课题研究、作业设计等信息上传精品资源库,为教师提供丰富优质的共享资源,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支撑大道。
        二是加强教学反思,推动教育的完善
        我们倡导青年教师在刚工作的三年时间里,要每天坚持写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积累教学经验,工作三年后可以定期写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撰写的反思可长可短,但力求完整,有全面的剖析。
        通过实施“三环”培养模式,使我校青年教师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助推了4名海阳市品牌教师,2名烟台市骨干教师,1名烟台市优秀读书人物,4位教师加入了海阳市骨干团队,5位教师被选为海阳市学科带头人,4名教师被评为海阳市教坛新秀, 2名教师被评为海阳市十大读书推动人物, 2名教师被评为海阳市教科研先进个人,4位教师在远程研修中被评为省级优秀学员。
        今后将继续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强校、科研塑师”的战略,以我校“特色工程”的创建为契机,打造“科研型”的名校,把辛安二中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