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师校本研修

发表时间:2021/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   作者:汪晓虹
[导读]

汪晓虹    湖北省当阳市太子桥小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2-205-01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使美术常规教学由过去基于学科本位的学科教学转变为综合审美能力的教学,由此带来的是美术教学学科性的削弱和普及性、实践性、生活性的加强。教学中涉及的知识面更广、艺术形式更多、生活经验更丰富,工具材料更加多样。在使多数学生更容易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的同时,也增加了教学组织、管理的难度,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师生课前的准备工作量加大。基于这种现状本学期以“多任务、目标下的教学组织”为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美术校本课程目标的确立
        美术校本课程目标是利用大量的文化场馆、名人故居、老字号、企业等文化场馆为教育载体,让学生接触自己熟悉的青岛乡土文化和传统文化,将这些资源整合开发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美术课程与美术活动,重温青岛厚重的本色历史,有效激发学生的乡土情怀,为老街里文化做好传承、复兴之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审美教育落到学校教育的实处。
        二、美术校本课程实施可行性分析
        1.社会需求。育人是全社会育人,学校无法承担全部的育人功能,学校要做的是创造真正服务于人成长需要的课程。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学校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应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教会如何学习,使他们具有健康的体魄、形成完整的人格。美术校本课程的设计,是通过一个人对不同知识的学习,最终让自己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拥有实现自我、成功生活与融入社会的最关键、最重要的知识、能力与态度。
        2.学校现状。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是对于教育的理解和追求,学校百年历史成就了学校的发展。
        三、美术校本课程内容的实施
        学校美术校本课程开发,根植于学校文化传统,从学生身边的人、事、物出发,从爱家庭、爱学校、爱家乡开始,结合小学段和四个学习领域,学校美术团队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立了1—6年级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利用多样的教学方式,通过实地走进老街里的建筑、老字号、博物馆等场馆,通过翻阅书籍、网络查找等方式,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研究性资料通过手绘、国画、版画等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创造表现,引导学生关注美术与老街里文化、风俗人情、社会变迁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感受美术之美,提升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身体力行做好青岛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四、美术校本课程实施原则
        1.合作性: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构成学校教育的“共同体”,成为学校课程教学的主体。要通力合作,发挥群体智慧,形成一个民主氛围。



        2.灵活性:教学内容、方法应从学生实际而定,从学生的能力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立足本校实际,量力而行,逐步完善。
        3.实践性:课程要提供给学生更多深入自然与社会,亲自动手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在实践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
        4.创新性:在实际美术活动中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创新,在创新中进行实践活动。
        五、美术校本课程分段推进课程
        低年级段美术校本课程内容:通过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并热爱老街,用拼贴、添画等多种形式制作明信片,记录家乡老街的独特魅力,体验设计、制作的快乐,传递青岛老街里文化的独特艺术美感。
        中年级段美术校本课程内容:通过运用中国画用笔用墨的技法表现老街里文化,发现老街里老建筑独特的美感,传递青岛老街里文化的独特艺术韵味。
        高年级段美术校本课程内容:通过学会发现、运用生活中各种材料的肌理,运用版画知识和表现形式展示老街里文化。
        六、美术校本课程实施初见成效
        艺海撷英传承老味道。在学校推进美术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学生们利用自己对“老街里”文化的熟悉,跟着学校美术团队的引导,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提高着自己的美术技能、美术素养和人文精神,他们用手中的七彩画笔,用中锋侧锋,用小小的刻刀描绘着自己心中“老街里”的老建筑、老字号、风土人情,表現着纯纯的老味道。学校校本课程美术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区美术比赛,举办美术专题画展,得到了专家的好评,学生和家长的认可。从那一张张稚嫩的手绘作品、一幅幅浓淡相宜的国画小品、一件件充满独特刀味的版画作品中,可以读出孩子们发现、欣赏、创造老街里之美的足迹。
        七、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程评价,完善成长记录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评价是评估教学方案、检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此,在具体评价中,要对评价主体的全面性做出充分考虑,其中作为一个较为独特的个体,学生的积极参与也是至关重要的。学校可以组织高年级學生在期中、期末分别评价校本课程,并以不记名的方式来让学生将自身想法、意见积极表达出来。而对于表达能力相对较弱的低年级小学生,教师则可以通过轻松谈话的方式来进一步了解学生更喜欢哪些课程以及对校本课程有哪些看法、态度。然后对学生的关注点进行整理、统计,基于此来对课程方案做出不断修改,将其提供给全体学生共享,以此来将其价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也使得学生的成长记录表得到进一步完善
        总之,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实践探究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创新中的热点问题。其不仅能够将学校办学特色充分反映出来,也能够形成较为独特的校园文化,为精品课程的打造创造良好条件。对此,各学校及其教育工作者应给予足够重视,从不同方面加强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管理,为其各项开发工作的有效落实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田娜.小学校本课程开发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